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春节这一概念在时间上有较大的弹性。“正月里来是新年”道出了这一情形:新年的上限是作为时辰的元旦(年尾最后一天的午时),下限是正月末。湖南民间各族在此段时间内的每一日都有不同的民俗活动。新年本身的习俗从事象上看,各地大同小异,但从时间排列上看,各地大多有自己的特色。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这天的敬祭礼俗活动大致如下:“元旦,举家长幼男女皆夙兴盛服,择吉时开门,烧纸钱,叩拜天地,以祈一岁之祥。

  次渴祠堂,无祠堂者即于祖先堂具香烛、茶果、酒撰列拜焉,然后拜于尊长,其下各以长幼为序而拜。次日拜母党,又次日拜妻党,已乃会见诸亲邻。往来者肩相摩于道,谓之‘贺岁’。嗣是,亲友始以春酒互相邀叙。”凤凰人“元日,先向附近神庙进香,即往亲友家称贺,大约不启门,通名投刺而已,抑或彼此留饮春酒”。

  正月初一早上燃放鞭炮、祭祖之后,湖南民间许多地方有初一早餐不吃米饭要吃面食、晚餐不准吃饭泡汤的习俗。俗信初一见米饭,当年稻谷会长虫;泡汤会垮田坎。至于要吃面食,说法不一,有说是面食对于南方人来说很珍贵,需要从北方贩来,吃·上一餐不容易,所以选在初一早餐吃,以示富裕;也有人说,初一早餐见什么谷物什么谷物就会长虫,所以,吃麦子就会使种麦子的“他人”遭灾。往深层里说,或许这也是稻作文明与黍作文明或融合或冲突的习俗表现。也有的地方是用除夕剩饭用NGOPA蒸热了吃,·俗称吃“年根饭”。年根饭又称“饭根”、“饭娘”,是一种留剩饭过年的祈福活动,亦是形成已久的饮食风俗。

  一年的第一次开门被赋予了丰厚的意蕴。湖南民间有的于除夕在大门合缝处贴红纸“财”字,在当眼处贴“开门大吉”、“对我生财”之类的吉利语,开门时在鞭炮声中高声呼叫“开门见喜”、“开门见财”。有的人家在大门边堆很多柴(谐音财)寓意多财,元旦抱柴进门,意“进财”。苗族正月初一凌晨,小伙子放鞭炮“开财门”—小伙子打开大门先放鞭炮,之后将门外事先准备好的一捆柴抱进屋。跨入大门时还要大声地说:“财(柴)来了,财来了。”此俗的时间现在已经变更,现已演变为一过子夜便开“财门”了。

  大年初一,苗家的姑娘少妇(也有小伙子)争先恐后去井里或河水里挑水,俗称“抢头水”。抢到“头水”的人,就会被全村人称为最勤快的人。抢到头水,象征他(她)已抢到祖宗传下来的第一担金水银水,就会发家致富。但也有地方忌讳在初一干活以及四处走动,主张初一呆在家里和家中长辈聊天玩耍。

  春节期间一项主要的社交性活动是拜年,共享美食佳肴。但民间拜年传统上有一定日程安排,各地规矩不一。如株洲、湘潭、衡阳等地,“初一息,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干娘,初五初六团团转,初六以后随便行(hang) ";长沙、常德等地,“初一不出行,初二丈母娘,初三以后,村里村外互来往”;邵阳等地,“初一村里走,初二外婆家,十五接回老妈妈”。还有地区俗语云:“初一患、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指姑姑)。”小伙子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去岳父母家拜年做客尤为隆重,礼物必须把岳父亲房人家户户送到,回请吃饭一户一天,往往一吃就是十天半月。

  拜年时须放鞭炮以示喜庆。衡阳等地拜年时主人放鞭炮接客,而邵阳等地客人带鞭炮到主人家门前自放,主人出门相迎。

  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此俗源远流长,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孩童得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心情,清朝吴曼云《压岁钱》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亦将之刻画得活灵活现。有关压岁钱的形状,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有如下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义“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长辈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送给孩子们,因“联”“连”谐音,预示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湖南很多地区有初一至初三一系列排除晦气、制止破财的禁忌风俗。如凤凰人“三日内禁扫除,谓之‘聚财”’。黔阳人“戚友相过贺,谓之‘庆节’(俗名‘拜年’)。客至点茶,有留饮者,谓之‘传杯’。三日不扫除,市不列肆”。“至必饮食,款客尽欢而罢。是月逢戊日不扫地,不汲水,谓有避忌云。”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日湖南民间有在大门口摆上香烛、食品,放鞭炮迎神的风俗。人们认为春节前后请神回天上述职,各种鬼怪纷纷出洞,引妖作恶,残害百姓,因而家家户户贴钟馗像以镇诸鬼。初四时诸神述职完毕要下凡,故而人间要燃烛摆供品放鞭炮欢迎。

  零陵人“正月初四夜,各焚挂门纸钱而祭先。礼毕,城市择吉日开肆。半月内,来往宴会,爆声闹轰不绝,乡村男妇亦有拜贺至月尽及二月中者”。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因而仪式也格外多些。花垣苗族正月“初七日,俗以为‘人日’,沿古之称。多民凡在疾病者,以此日作秋千戏,延巫师,将五色纸以攘之。十二日,民间共延巫师上刀梯以除瘟疫”。永州“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影为人胜,或镂金箔为之,贴于屏帐,亦戴之头翼,按,《艺苑》,‘正旦画鸡于门,谨始也,七日贴于帐,重人也”’。安仁“人日,亦曰‘灵辰’,占以晴明为佳··一大率自‘人日’前后至是夜止。室中燃灯火,谓之‘照虚耗’。城市妇女出人衙署及各神庙,谓之‘走百病’。乡村游灯滕以祈丰稳”。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