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春节,为一年之首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农历十二月三十和正月初一至初三。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早晨,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有一说,“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年的时间不一样。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西汉时,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一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武帝继位(前140—前87年),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订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春节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远古时期的先人们从事的农业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年”是个时间概念,它的产生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从传统年节风俗活动来看,春节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拜祭祖先”,包括拜天地及祖宗、还有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

  春节是民间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各种习俗活动丰富多彩:

小年

  腊月二十三日为“灶王节”,酒泉人称这一天为“小年”。小年这一天是祭灶、送灶神的日子。从汉代起,灶神就是赐福之神。

  魏晋时,灶神成了玉皇大帝的使者,专管人间善恶之事,并于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言人间罪状,玉帝将依其说治罪。灶神作为人与神的中介,在民间受到极大重视。在酒泉农村,人们怕得罪他,遭到报复,于是敬献糖果,企图把他的嘴粘住,使他不致告状,或只说甜言蜜语,祈求玉帝赐福人间。

  这天人们忙于备年货,擦洗祭器,打扫庭院,置办节日新衣等。

  在各城乡集市,到处悬挂着手工套色的财神和门神以及灶爷灶马像,鲜红的春联和装饰神龛的五彩打刻旂帘。满街摆放着祭灶的糖果、香表以及过年的彩色蜡烛和鞭炮之类。家家户户要准备过年的新衣,即使是贫困人家,至少也要给孩子们做一双新鞋子穿。

  灶神在民间有男女二像。村人称男像为灶王爷,称女像为灶王奶(婆)。灶王爷头戴皇帝冠,身穿蟒袍正襟危坐于神坛之上,头后神圈光芒四射,左方有一手捧如意的童子,右方站一威风的判官。

  公案下方正中央鸡犬相望。灶王奶头戴凤冠,身披霞衣,端坐于神坛之上,与灶王爷一样头后一圈圆光,左右有金童玉女伺候。公案下方正中央鸡犬相望。灶神像既慈祥又威严,神主与家长之风集于一身。

送灶神的仪式:

  祭献:放糖果、瓜子、糕点数盘,献于灶神,焚香三炷,黄表一张。

  祷告:主献者祈求灶神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送神:一炷香燃尽之后,取下灶神像(为纸制手工印染)烧掉,再将所献之物各取一份,与纸灰一同放于净水碗中。主献者喊一声:

  “送灶爷上天了。”端起净水碗走出厨房。此时,儿童们点燃鞭炮跟在主献者后面,送灶神走出院门。

  告别:把灶神送出院门后,向东找一处洁净的地方,主献者把碗中的东西泼掉,然后三拜九叩告别灶神。

  腊月二十三日后即进入大年的准备阶段,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名曰“扫房”(扫舍)。这时全家动员,大搞卫生。腊月三十前几天,各家男性不论大小均要理发,“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这一习惯沿袭至今。

大年

  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被称为大年。大年是春节的高潮部分,因此,习俗活动更多些。

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酒泉人在腊月三十日这天还有“打醋炭”的习俗。即从野外选择一个碗口大小的圆石头,将石头洗净,放在灶火内烧红,取出后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勺或盆中,浇上半碗上好的黑醋,石头立刻咝咝作响,散发出大量醋酸气体,之后快速沿各房间四角转一圈,让室内弥漫醋酸烟气,出门时要在门坎上浇点醋,并随手关门,将醋味“圈住”。这样一是起到避恶祛凶作用,二是可对空气杀菌消毒。

贴春联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场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敦煌遗书中保存有唐代桃符题词,在立春日和正月初一写于门的两旁,含祈福禳灾之意,为四言、五言偶句,见《启颜录》背面:“岁日: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又三阳开始,四序来祥;福延新臼,庆寿无疆。立春㈠:铜浑初庆垫(晷),天律始调阳;五福除三祸,万古消白殃;宝鸡能僻恶,瑞燕解呈祥;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又—二阳始布,四猛(孟)初开;[凶随]故往,吉逐新来;年年多庆,月月无灾;鸡能僻恶,燕复宜财;门神护卫,历(疠)鬼藏[埋]。门书左右,吾傥康哉!”末题:“开元十一年(723)捌月五日写了,刘斤子于—二舅口”。

  在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要贴门神、门花、剪纸窗花,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增加新春气象。一些读书人家更是铺纸泼墨写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有的还在街门外边加贴“出门见喜”、“迎喜接福”的短联,也叫做报春的“报条”。在住房炕墙上贴“身体安康”、“福寿康宁”、“身卧福地”;在粮仓上贴“五谷丰登”、“米谷满仓”;就连牲口圈也要贴上“糟头兴旺”、“牛羊满圈”等,以祈来年人寿康宁、六畜兴旺。酒泉农村主要以秦琼和尉迟敬德为门神,为版画套色像,上绘日月。在贴门神时,要祷告两位大将军,希望他们严守门户,保护家庭平安。

祭祖

  春节前,酒泉居民都要到先祖坟前烧纸钱和敬献各类食品烟酒,以表示和先祖共度年节。三十日傍晚,各家各户在家里立相片或灵牌于桌案上,敬献各类食品,民间称“生纸”。生纸一直从三十日晚到年初三,每天香火不断,蜡烛长明,敬献不停,表示家人与亡灵共度年节。

吃团圆饭

  除夕,家家都要团聚吃年夜饭。年夜饭除了丰盛的菜肴外,酒泉人家家户户都要吃臊子面(面里掺入适量食用碱拉制而成的长面),取“健”与“俭”、“长寿”的谐音,一方面祝贺“健康长寿”,另一方面教育子女节俭粮食。深夜还要饱餐一顿,俗称“装仓”,象征一年之内,仓满食足,不缺吃喝,不饿肚子。年夜饭之后,家族子女齐集在长辈房中,为长者叩头,名曰“辞旧岁”,祝老人健康长寿;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岁时风俗。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进竹筒,宋以后普遍改用鞭炮。在三十晚上零时燃放烟火爆竹以示辞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守夜

  酒泉有除夕坐夜(通夜不睡)之习。据说,坐夜可以延年益寿,故又称“熬寿”,“守岁”。当晚,妇女们赶做年饭(包饺子),男主人则给子女们讲家规家教、历史故事,或让识字者念卷(民间宝卷),一则进行劝善,再则作为一种家庭娱乐活动。大人一般要坐到天亮等候“接神”。随着社会进步,到现当代人们除夕夜的活动就更丰富了,有的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有的是和亲朋好友彻夜吃喝玩乐等,形式多种多样。

  坐夜的来历传说不一。一说是,除夕之夜天门大开,财神大把大把地从空中抛洒银子,甚至会点石成金。是夜,人们把石头搬在院落以便财神点化。于是,人们彻夜坐等财运到来。但有一条规矩,就是谁都不能贪心多拣,拣到金银,还得放在屋里,天亮了才能出门。传说李家有兄弟俩,老大叫“狗崽”,待人刻薄,爱财如命,老二叫“五子”,心底善良,勤劳厚诚。这年三十晚上,兄弟俩都坐在屋子里等待开天门。老大早就搬了许多大石头弄到自己家门口,准备天门一开,就把这些东西都变成金银搬回自己家中。老二却一动不动,准备随便拣点。三更时,天门开了,院里的砖头、石头、瓦块都变成了金银。五子只拣了一点放进了框里,狗崽却拼出命来,把那些石头变成的金子都搬进了家里。他看着满屋的金银喜得发狂。

  可他却忘了“天不亮不出门”的规矩,天刚亮就跑出来向别人夸耀。

  等回来时却发现是一屋子石头,就气疯了。五子天大亮才出门,发现一满筐金银财宝。后来老天爷发现像狗崽那样的人越来越多,再也不开天门了,但一些人却总是团聚到一起等着天门开。就这样慢慢形成了三十坐夜的风俗。另一说是,除夕之夜“年兽”来到人间作祟,是夜人们专等子夜的到来。时辰一到,家家鞭炮齐鸣,驱逐年兽。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帖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饮食

  酒泉人春节前半月(即腊月中旬),就已开始过节的准备工作。陆续购买肉食、蔬菜等过年用品。农家多杀猪宰羊,烧馍馍、捞油果(包括敬神用的供品)、油饼、油馓之类。准备节日招待来客。

  同时还蒸大量的枣卷(长圆形、卷红曲、姜黄、香豆等佐料,两端各镶红枣两颗),大馒头(卷香料,桃形,鼻尖镶枣);烧烤枣山——做成均匀的S形叫“盘长花”,堆成“金字塔”形的山峰,每个S形的圆圈上各镶一颗红枣,烤熟后,真像一座红珍珠塔;还要烧一些糖馅或枣泥馅的“禄馍馍”,这些食物,用来做敬神祭祖的供品,寓意“米山面岭”、“谷丰粮足”和“福禄长寿”的祝愿,卷上红曲、姜黄,又因为年节肉食较多,起帮助消化的药物作用。

初一至初五

  正月初一,天麻麻亮,就要吃元宝(饺子),取“招财进宝” 之意,饺子馅一定要多包,象征一年生活丰满。大年初一忌讳诸多,如扫地、倒垃圾、动剪刀、大声喧哗等都视为不吉利之举。初二要吃拉条子,取细水长流之意,初三要吃“ 麻什子” 饭。

  正月初四年节结束了,但年节的余波并未终止。如初四走亲戚,初五扫穷日,初六结新婚,初七过人日,初八敬八仙,初九祭天公。直到正月十五再次掀起过春节的高潮。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