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俗谓“上元节”,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是日,为祈天宫赐福,旧时民间多诵经持斋,不御劳洒。正月十五又谓之“元宵节”,俗称“灯节”、“玩灯日”。夜晚,家家灯火通明,悬灯放爆。村村皆酬神耍社火,娱神又娱人。人常说:“元宵有灯光,人畜都安康”;“雪打元宵灯,早稻一束蒿。”十四日谓之“试灯”,本日谓之“正灯”,十六日谓之“残灯”。此日人们时兴吃元宵,古有“元宵不禁夜”之说。
如果村里在正月初过世了女人,或者有“少丧”之事发生,或者死了大家畜之类,村里将集体组织各家各户出灯于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晚“圆庄”(亦称“弯庄”、“玩庄”)。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以此禳解,求得家家全年顺和,人畜安康。圆庄结束时,还要举行封神仪式。
正月十五日,古时又有焚楮币,燃面灯于坟墓而祭之的习俗。
正月十五日傍晚,家家捏十二生肖面灯,按一定规律放置,注入清油点燃,谓之“点相属”。生肖就是属相。用动物记人生年的相属和年法,最早起始于《诗经小雅·车攻》,完善于东汉以前,被普遍编排使用。人有十二肖相之别,动物也有十二生肖之实,用动物十二生肖代替人之十二属相,取替代禳解、逢凶化吉之意。此为古俗遗留,现在多数人家不再“点相属”。
散百病,亦称“游百病”。正月十六日,老幼散游寺观各庙焚香,以此来消散百病,祈得全年身体健康。近年来,敬佛上香之人少了,但游散之风不减,可见积俗难改。
正月间还有一俗,就是“社戏”。社戏演出,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正月初五过后到正月十五之前这段日子。有的村子演四天四夜,有的村子演三天三夜,有的村子演一天两夜……都沿袭村中古人所留之俗而各承不变。西和、礼县有的村子虽组织不起人才演社戏,但请外地皮影班白天演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晚间演皮影戏(俗称灯影子),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岁俗中,正月之俗为最多。一过正月,民间的岁时风俗就稀少了。这里,略去一些禁忌习俗不谈,将旧时每月较普遍流行的典型习俗分述于后,以便读者对陇南全年广为流传的岁时之俗有个大致的了解。
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日,人们食应节的汤圆,西和称“元宵”。元宵之夜,各家用荞面捏成十二生肖及天灯、锅灯、麦磊灯、祭祖灯等及其他造型灯,点燃谓之“点灯”,点完后,切片炒食。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演变为由政府出资,用县花炮厂生产的礼花举办盛大焰火晚会,与民同乐。元宵观灯在陇南也很盛行。1958年前,武都、文县的“松棚大会”,四街两行,搭满松枝,白天悬彩,夜晚点灯。天上月光,人间灯光,长约五华里的沿街两旁,悬挂着数以万计的各式花灯,观者人山人海。文化馆和一些单位,还在元宵夜举办灯谜晚会,悬奖让观灯者猜射。
在陇南武都山区农村,一些老年人和小孩子们都等待这一时节的到来,他们无心去看灯看戏,而是找个僻静人家迎背篼神。
据说,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天上的背篼神下凡的日子,此神是专给凡人报喜报平安的神,所以在过年以前人们早已准备了迎背篼神的一应材料。这些东西都要新的(也就是没有用过的,这样神才灵验)。
人们在每年的开始预测自己一年有没有好运,心里想干的事是否能成功,最重要的是农民预测来年庄稼的收成怎样。就这样这一活动从古到今流传下来。据说背篼神很有灵验,在老百姓的心里有一种神秘的可信度。
到了正月十五晚的十点以后,全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家摆有神笼的堂屋里,选一位好施行善的老婆婆来主持。先把新背篼拿来,在腰部穿一根木棍,倒扣在地上,再把木水瓢插在背篼顶部。然后把农村妇女的大襟衣服穿上,系上丝腰带。在纸上画脸部,贴在头部,让人看了慈善而清秀,再围上黑丝。打扮后,好似漂亮朴实的人坐在那里,使围观的人都开心地大笑。当主持老婆婆把香点着,烧着纸,把早已煮好的清油茶洒在神的面前时,屋内一片静寂,主持人开始念着咒语请神下凡:“清油茶麻油茶,请神下来喝油茶,凡人心里尊敬您,您为人间报吉祥。”念多遍。背篼神由两人平平抬起,人们开始拜,祈求庄稼丰收。拜后有些年轻人问是否今年能找到媳妇,有些结了婚的还问生男生女。想问的人都问完了自己的心事,一边笑着、说着,心里都美滋滋的,把美好的希望带回家,带回梦里,带到新的一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