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最引游人喜爱的便是蒙古族特有的服装服饰。蒙古族服饰色调明朗、纯净,崇尚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体现了一种天然的和谐。
蒙古族服饰褒衣博带,既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族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传统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形成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装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2009年4月,内蒙古开展了蒙古族服饰的抢救保护工程。调查了内蒙古地区的50多个旗县,600余名乡土专家和牧民群众接受采访。经过4年多的调查,最终确定了蒙古族28个部落的传统服饰基本样式,抢救性制作了内蒙古现存28个蒙古族部落的108套服饰和34组头饰,并已全部移交内蒙古博物院,作为永久性藏品,供展示研究之用。
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古族服饰也称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制作而成的。夏装多为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
蒙古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屹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地域和民族给了蒙古人智慧,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袍饰。蒙古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已成为蒙古族的象征。有蒙古袍出现的地方,就有蒙古人的豪爽和豁达,就有悠扬的长调和优美的舞姿。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人穿戴传统服饰的时候也越来越少,即便在牧区,人们也是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交替穿戴,只有在逢年过节、举办婚事或召开那达慕大会时,人们才穿戴华美的传统服饰。
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四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将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艺术节期间,将进行包括国标蒙古族28个部落服装服饰展示,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获奖、俄蒙等蒙古族服装服饰及三少民族服装服饰走秀,蒙古族服装服饰及相关产品销售等。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是内蒙古自治区一项重大的旅游文化盛事,是游客近距离感受蒙古族文化魅力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