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3000年名称未变的古代民族。“羌”是古代中原人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周代以后,不断进入中原的古羌人逐渐融为汉族。一部分古羌人从河湟流域向西南迁徙,与当地居民融合逐渐形成今天的藏缅语族诸民族。汉代,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羌人)冉部落逐步融合不同时代迁来的诸羌和少部分吐蕃人和汉人,形成了现代羌族。
图案以羊角和羌管(双管)组成羊头形状。羌族以游牧为业,有羊图腾崇拜。羌笛是羌民族传统乐器。图案既表现了羌族的历史悠久,又表现出其文化艺术的影响。
.
语言和宗教信仰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长期通用汉文。1958年创立拼音文字。
羌族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一部分信仰藏传佛教、道教等。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业余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被称为“释比”。
传统鼓舞源于祭祀舞蹈,又称“跳经”。旧时羌族巫师“释比”作法时手持羊皮鼓而舞,动作激烈、敏捷有力,造就出与魔鬼拼搏的紧张气氛。
.
建 筑
羌族人民以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闻名,这些建筑包括碉楼(古称邛笼)、索桥、栈道以及掘井、筑堰等。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所以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
.碉楼外形雄伟,建造坚固,最多达十三四层,外观雄伟,直插云天。每层以木板分隔,以独立梯盘旋升降,墙壁有射箭小孔。这种建筑式样从汉代一直延续至今,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
歌 舞
羌人好歌舞,民间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丧葬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
男女交往时唱情歌,遇有不幸或处境悲惨唱苦歌,婚嫁时通宵达旦唱喜庆歌,致赞美,致诀别,致怀念。年节祭典唱酒歌以助兴,劳作时唱山歌解乏。
“沙朗”,也叫羌锅庄。由一善歌者领头,男女围着火塘形成一圈,载歌载舞,沿逆时针方向行进。下肢动作灵活多样,双臂仅前后摆动。
.
.
竞 技
场中画一圆,石头三五块为蛋,一人在中心双手着地呈半俯状“保蛋”,众人围团巧设骗局、出其不意袭击“抱蛋”。抱蛋人输则被惩罚为保蛋人,保蛋人输则会受到“筛糠”等处罚。
.
长约一丈手臂粗细的木杆,一人紧握一端并骑在两腿之间防守,另一人则握着木杆的另一端用力向前推进攻。进攻方将木杆向前推至两尺外的界线处算获胜。比赛时围观者吶喊助阵,比赛显得紧张热烈。这种运动体现了羌人尚武好胜的传统。
.
酒文化
羌人喜饮“咂酒”:怕是用青稞、小麦、玉米等发酵成的传统饮料,有一千多年历史。酒封于坛中,饮时启封,注入开水,插上竹管,众人轮流吸吮。边饮边加清水,直至味淡。饮时先由在场的最年长者讲说四言八句合辙押韵的吉利话,作为“祝酒词”,然后按年龄长幼依次轮咂。平辈们在一起饮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长竹管于坛中,同时饮用。
.
乐 器
如前所述,羌族标志图案中含有羌笛,这是最为古老且最为流行的羌族民间乐器。
最早的羌笛系秦汉时游牧西北高原的古羌人创造而得名。笛用羊腿骨或鸡腿骨制成。早期的羌笛一物二用,既当吹奏的乐器,又作策马的马鞭,故又名“篷”或“吹鞭”。西汉以前的羌笛只有三四个按孔,到公元前一世纪,经过京房在后面加了一个高音按孔,并逐渐传入内地。
.
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双簧双排孔笛。管向用本地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长15—20厘米,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扎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用独特的“鼓腮换气法”连续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而婉转。
.
口弦系以竹块雕刻而成的吹奏乐器。竹块呈“凸”形,长约四五寸,两端系绳,中间镂雕一簧片,以手指拉绳振动簧片,并以唇吸鼓之,即颤然成声。演奏者通过变换拉绳缓急和吸鼓力度构成音阶和旋律。音色优美,音量细小。
.
工 艺
民间工艺以挑花、刺绣和织毪子最为出色。早在明清,刺绣已然在羌族地区盛行。挑花技艺精湛,其针法除挑花外,还有纳花、纤花、链子和平绣等。图案的题材多取决于自然物。挑绣图案的内容多为吉祥如意。
.
.
服 饰
羌族的服饰朴素、美观、大方,一般身穿麻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头包青、白色布帕,腰束鲜色彩带,脚着草履或勾尖绣花鞋。
.
妇女的衣服绣有花边,衣领镶有银饰,尤喜戴耳环、手镯和银牌等饰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