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观园(五)今天介绍的五个民族是: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佤族:佤族是我国云南省境内的土著民族之一。有悠久的爱国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有丰富离奇的神话传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社会生活的影响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特色。

佤族后人始终记住自己是从神圣的司岗里走出来的阿佤人,因此,许许多多的佤族人,经常过境到缅甸的司岗里朝拜,把那里的山崖岩洞、溪水飞瀑、树木花草、飞禽走兽、蓝天白云都绣在自己的衣服上,带回家。今天的沧源佤族自治县,随处可见“司岗里”三字,到处可听到“司岗里”传说,可以说“司岗里”是沧源佤族的文化。

服饰:承袭原生态的浸染工艺并经腰机编织而成。线料有棉线、麻线、彩色毛线。棉线采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树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泽,成色均匀自然。

佤族服装多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的民族文化心理在服装上的外在表现。佤族还在服饰上合理搭配精美的图案和头箍、耳坠、珠串、项圈、手镯、腰带等饰物,达到色彩对比鲜明,线条流畅、简洁大方的视觉效果。传统服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大背景下又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饮食文化:生活在云南的佤族大多居住在云南的西南方向的高山处,每年的日照时间也较长,气温也是非常的高,由于地处亚热带森林一带,相对来说,湿度也是相当的大,因此,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很容易患风湿性一类的病。





在那里,汗出不来是一件十分难受的事,若不流汗就等于被风湿病给“关押”了,得上风湿病是早晚的事。为了防止患上这种病,人们对饮食是想尽了办法,尽量的多吃一些让人能多排汗的食物,才能减少生病的机率。辣椒是一种能比较能让人出汗食物,可谓是无辣不成席。佤族人吃饭也比较讲究,他们的菜并不像川菜的那么辣得过火,大部分是有辣而不过。基本上不管哪盘菜都要来上一点辣,这样,来自外地的人也可以接受得了。

炸排骨佤族人制作的肉菜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不太适应,其原因是菜做得比较硬,放到口里基本上咬不动。主要是做菜的时候要将肉啦、排骨啦等放在油锅里炸一遍,洒上芝麻后才端上桌,这样的菜看起来很好,但一吃起来----有几道佤族菜看起来是很害怕,但吃起来是非常的鲜美。这几种菜的名字就是:炸蜂蛹、炸竹节虫和炸猪皮。炸蜂蛹是将未长成蜂子(黄蜂、马蜂、蜜蜂等)的蜂巢取下,将蜂蛹取出,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然后拌上调料。味到鲜美,与蚕蛹味到相近,但比蚕蛹味道更佳。竹节虫的制作方法和炸蜂蛹几乎是一样的。

佤族人很喜欢喝酒,可以说是无酒不成席,若是到佤族农家做客,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酒。带上两瓶酒到佤族农家,他们回拿你当成贵宾的!

畲族: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11月1日畲族人口为70多万人。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通用汉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 99%的畲族所操语言接近于客家语,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普遍认为畲族和瑶族同源而属于广义瑶族:盘瓠传说、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称呼。

畲族歌曲的主要形式:历史歌、小说歌、劳动歌、礼俗劝世歌。畲族体育的产生原因包括:原始的生产劳动、自卫抗敌、原始宗教仪式、闲暇娱乐。游文良把畲语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唐时期的古代畲语阶段、宋元时期的近代畲语阶段和明清至今的现代畲语阶段。畲族的岁时节日,根据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传统节日、生产性节日、娱乐性节日和神事节日。 “四礼四舞”极具代表意义。

畲族服饰:畲族的传统服饰,衣服崇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由于居住地区不同,服饰的样式不一,种类很多。在文献记载中,多说畲族早就“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清代,畲族服饰大致是“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蓝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缨珞状”。福建古田县畲族戴竹笠,穿草鞋,妇女以蓝布裹发戴冠,短衣束腰带,裙长不蔽膝,跣足。





浙江景宁畲族不分寒暑,都穿麻布衣。男穿单袷,女短裙蔽膝,有穿短袜裹绑腿的习惯,腰间多悬围身裙。妇女头戴凤冠,裹以花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近几十年来畲族的服饰变化不大。 民国以来地方志所载,福州侯官一带畲族“短衫跣足,妇女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德化畲族男子不巾不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妇女不笄饰,结草珠,若璎珞,蒙髻上。建阳畲族男子服饰与汉人略同,妇女不缠足,不施膏泽,无金银饰物,服色唯蓝、青与白色,常披蓑衣戴笠,跣足,与男子同劳作。


饮食文化:由于地域及人文环境的不同,各地的饮食文化也有所差异,而畲族的饮食文化则是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那么畲族人民的饮食文化都有什么特色呢?一年四季以杂粮为主食:畲族先民长期过着随山而种的游耕山地农业生活,虽也租种当地地主的水田种水稻,但所种的大米基本都用于交租,所以一年四季以番薯、玉米等杂粮为主食。很早以前的畲民每天吃两餐,很少吃三餐。





嗜辣重咸,喜食野味、河鲜,善腌制食品,畲族的饮食习惯之一,嗜辣。畲民喜欢在炒菜煮食时加辣椒调味,正如畲族谚语所谓:火笼当棉袄,辣椒当油炒,番薯丝吃到老。畲族同胞散居于深山之中,耕山而作,日常狩猎、捕鱼以供饮食之需。了保存食物,畲族先民特别重视腌制和腊制食品。腊制食品一般在冬季,有腊猪头、腊条肉、腊猪脚等。其中,畲家腊腿制作工艺特殊,风味独特,于每年冬季,取新鲜猪腿,用食盐抹透,挂于灶头,常年以烟火熏之,时历一年则肥肉似白玉,精肉似火红,以刀片之成薄片即可入口食用,肉肥而不腻,有股淡淡的烟熏味道,美味无比,口感独特。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服饰: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在台湾高山族看来,饰物不但美观,而且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仅以幅布遮阴,毛皮围腰。但接触汉文化以后,逐步形成男穿长衫女着裙,讲究服饰美。





男子的服装有腰裙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北部常见无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带;中部常见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见对襟长袖上衣、腰裙、套裤、黑头巾等有些部族的男子还要佩戴耳环、头饰、脚饰和臂镯、手镯,显得绚丽多彩。

饮食文化:高山族以稻米为日常主食,辅以薯类和杂粮。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靠种植,少量依靠采集。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高山族普遍爱食用生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过去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高山族的经济属于农耕和渔耕采集型经济,食物多以大米和可食用的根茎类为主,副食大多是猎获的熊、鹿、兔、鸠、山猪、山羊和自养的猪、鸡以及捕捞的鱼、蟹、鳖、虾等水产品,蔬菜有各种瓜、豆、笋等等。高山族也是一日三餐,部分人还保留着生食和半生食肉类的习惯。

拉祜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故不少词汇与哈尼族、彝族相同或近似。绿春县的拉祜族普遍能讲哈尼话,金平县的拉祜族不少人还能操傣话。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拉祜族从来没有文字,至今刻木、结绳记事的情况仍然存在。1957年,国家为拉祜族创造了一种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但红河州内至今未曾试行。因此,许多有关创世、迁徙的故事传说、有关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英雄业绩以及谚语、歌谣等,全靠口碑相传。歌舞是拉祜族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婚丧嫁娶、喜庆寿诞、宗教祭祀、农事活动乃至客人相访,都以歌舞表达感情。歌曲有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古歌,也有见景生情、随口编吟的新歌。

服饰:古代,拉祜族男女皆着袍服。近现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无领短衣,内套浅色或白色衬衣,下穿肥大的长裤,头缠长巾或戴瓜皮式小帽。妇女服饰各地不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头缠长巾,身着大襟袍式长衫,长衫两侧开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襟边、袖口及衩口处镶饰彩色几何纹布条或各色布块,下穿长裤。有些地区的妇女还喜欢腰扎彩带。。另一种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装束,上着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头缠各色长巾。

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所以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未婚姑娘用各色毛线编成发箍勒在头上。比较富裕者也有戴耳环、项因、戒指、手镯等银器和彩色料珠的。男子留短发,中老年包黑布包头,年轻的普遍戴有沿的圆形帽。进人80年代以后,青壮年的穿着大多向市场购买成衣,因此逐渐趋向现代潮流。

饮食文化:主食大米,辅以玉米、荞子。蔬菜有青菜、萝卜、韭菜、白菜等。日食两餐,喜欢将饭菜合煮。肉类通常用火烤而食,即先将肉块抹上盐及香料,然后拴在两根棍子中间,放在火塘边慢慢烤熟而食。拉祜族善于腌制食品,日常的腌制品有腌肉、豆豉、卤腐、腌酸菜等。灌肠和猪骨头生是拉祜族喜爱的风味食品。灌肠是将豆腐、辣椒粉、草果粉、八角及盐等拌匀后装入猪肠内,然后扎在竹竿上放到火塘边,待被烟火熏干后即可食用。猪骨头生是把猪脊骨剁碎,拌以盐、辣椒、草果、八角等佐料,装在土罐内腌数月即可食用。

“剁生”是拉祜族年节的必备菜肴。是取公猪或公兽的新鲜脊肉及护心血,与生姜、辣椒,韭菜根、香茅草、花椒、胡椒、草果、薄荷、橄榄皮、香料及食盐等配料一起剁碎食用。剁生虽是传统菜肴,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小孩、未生育妇女和有病者禁止食用,只有那些健康的成年男子才能吃。

拉祜族喜饮烤茶,即先将茶叶放在小陶罐内于火上烘烤,待茶叶焦黄时再冲入开水,顿时茶香四溢。这种茶水极酽,入口有苦味,很解渴。

酒也是拉祜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拉祜族所饮之酒大多自己酿酒。分为水酒和烧酒两种。水酒的酿造方法是将糯米粗糠放入热水中浸泡煮开后立即取出,再用甑蒸熟,拌酒药放进陶罐中,约一小时后水酒即成。烧酒则是用玉米为原料,先煮熟后再用木甑蒸,然后取出晾干,拌上酒药,待发酵后即可放进木甑中蒸出烧酒。酿酒的酒药也是拉祜族自己制作的。

拉祜族男女都喜欢吸自制的草烟和兰烟,兰烟较普通草烟味道浓烈。男子使用的烟斗用竹根结雕成,妇女使用的烟斗系陶制,装上长约10厘米的竹管。

水族: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0多万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一方面是与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他们欣赏的色调与他们生活的绿色自然环境是和谐一致的。因为蓝色、青色是冷色,往往同浓荫、清泉等的清爽柔和相一致,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

水族男女衣服多以青、蓝两色为主。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或青布包头。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花边,系青色绿花围腰,穿绣青布鞋;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盛大节日或宴会时,戴各式各样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

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饰缀绣片,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有的钉银泡等装饰。穿时系银链,与围腰口衔接处的银饰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为内容的浮雕银花,既是挂勾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穿衣外面,起保护、美化服装作用。

饮食文化:水族大多分布在柳江和龙江的上游地带,那里溪流交错,气候暖和,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水族人民,他们最喜欢吃糯米饭、酸菜、辣椒、腌鱼、腌肉及烧酒、甜酒等。在众多的美味中,最具有特色的是鱼酸这道菜,它称得上是酸中精品,开启坛口,异香扑鼻,诱人食欲。

水族村寨大多居住在茂林修竹的河谷槽区,气候炎热,以种植水稻为主。因此水族饮食文化无不与稻作文化相关。富源水族喜食糯食,肉类喜食鱼、鸭、鹅,调料以酸辣为主,故水家人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痨喘”。

水族人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另外还有包谷、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小米、红薯、豆类等。蔬菜主要有青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菇、蕨菜、木耳等。水族人喜欢吃酸食,喝酒,酸汤是水族人夏天家中的必备食品。水族妇女还善于做各种腌制食物,主要有腌鱼、腌肉、腌菜。水族妇女泡制的“鱼包韭菜”是端节酒席上必备的佳肴。

水族农民不善种菜,因而蔬菜品种比较单调。水族比较重视养殖业和渔业,因此,各种牲畜禽及水产品为水族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家家都会烤制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