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接着介绍哈尼族等五个民族:
哈尼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思茅地区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源彝族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县、禄劝等县市。与汉、白、彝、傣、拉祜、苗、瑶、回、壮、布朗等民族交错而居。
服饰:喜用藏青色土布做衣服,土布漂染是将靛青染料放入一个容器,加水和酒溶解,七八天后开染。染后将布浸泡在牛皮制作的胶水中,用清水漂洗晒干。 哈尼族男子头裹黑或白色包头,老人戴瓜皮帽,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穿布鞋或用木板、棕绳制作的木板鞋。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男子身穿右开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泡。每逢年节或与姑娘约会,小伙子们把美丽的羽毛或鲜花插在头上。澜沧一带的男子裹黑布包头,身穿对襟上衣,大襟镶两行银币,两侧绣几何图形。 女子的服饰各地各有特色。红河地区穿右开襟无领上衣,以银币做纽扣,下穿长裤,着盛装时外加一件披肩,有的还系花围腰,打花绑腿。穿高筒尖头绣花鞋。西双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长及膝盖的折叠短裙,打护腿。平时多赤足,喜庆节日爱穿绣花鞋。女子蓄发编辫,少女多垂辫。岁数较大的妇女把辫子盘于头顶,用黑或蓝布缠头,或戴自制的帽子。帽上镶小银泡、料珠,或是垂下许多丝线编织的流苏。也有的喜爱用银链和成串的银币、银泡作胸饰,戴耳环和耳坠。澜沧的妇女喜戴大银耳环。
饮食文化:哈尼族是我国古老的山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西南部,以农业为主,善于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林,他们培育出著名的“紫米”(接骨米)和“普洱茶”,创造了中国农田史上七种田制之一的“梯田文化”。竹筒煮出来的肉汤或菜汤,味清醇,鲜香,具有独特风味。卵石煮汤,需选择酒杯般大小的光滑卵石(最好是河中的卵石),洗净,投入火塘内加温,将卵石烧红。猪蹄或猪排骨预先煮熟,盛于器皿之内,加上豌豆尖等时鲜小菜及葱花等佐料摆在桌上。待欲开宴进餐时,将烧红的卵石投入盛汤的器皿内,使汤滚沸,将时鲜小菜煮熟。用卵石煮过的汤,特别鲜香,此外,哈尼族每天只吃两顿饭,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哈尼族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
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构成了完整的药膳系列。这些药膳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
哈萨克族:中国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的哈萨克文是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文,哈萨克斯坦使用斯拉夫字母(西里尔文字)哈萨克文。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也是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国等国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民族形成于15世纪的哈萨克汗国时期。历史上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现在大部分哈萨克族定居在城市。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服饰: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
哈萨克族男子的服饰大都宽大而又结实,主要用牲畜的皮毛做衣料,便于骑马和放牧。在冬季穿的有一种皮大衣叫“托恩”,不带布面,白板朝外,毛朝里,多为牧民所用,有皮领,腰系宽皮带。冬季放牧对,再戴上“吐马克”(皮帽),以防御严寒和风雷。男子的帽子品种和式样比较多,但由于地区和部落的不同而有差异。伊犁地区喀扎依部落的哈萨克族,在夏季喜欢戴一种圆形白色的毡帽,帽沿上卷,并有黑边,帽顶呈方形。
哈萨克族妇女的装饰也是绚丽多彩,一般喜欢穿花色连衣裙和坎肩。妇女们的服饰在年龄和婚前婚后都有明显的区别,姑娘婚前打扮得比较艳丽,喜穿紫红色连衣裙,西服上身,黑色和紫红色的坎肩,坎肩胸前还缀满了彩色的扣子、银饰、银元等装饰品。年轻的姑娘还戴一种圆形花帽,帽上缀满了珠子和金银片,帽顶插一撮猫头鹰羽毛,作为吉祥的标志,十分美丽。
婚后妇女的装饰就比姑娘朴素一些,但仍穿花色连衣裙和坎肩,不过胸前不戴任何装饰品,到了中年以后,头上要戴头巾,头巾多用白布做成,除了脸露在外面以外,脖颈、前胸和后背都被遮得严严的。所以从哈萨克族的妇女装束上也可以分辨出婚否和年龄。
饮食文化:哈萨克民族一直将牧放牲畜,发展畜牧业当成主要的生产方式,从而使之成为生活的支柱,所以哈萨克民族的饮食文化也与之息息相关。
哈萨克人知道在草原上饮喝纯净的河水,啃吃丰茂的绿草,漫步游牧的四畜肯定也吸收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牧草。患了感冒的时候,人们会用绵羊的鲜肉汤来治疗。又会用驼乳酿制而成的柯莫孜来治疗肺炎、哮喘等疾病。大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哈萨克人将牲畜的乳汁通称为“洁白”,并加以珍视,严禁践踏、泼洒和浪费洁白的乳汁。所谓的“洁白”具有神圣和生命的支柱这样的涵义。
哈萨克民族通过总结享用乳汁和鲜肉的实际经验,制作出了各类丰富的饮料和食品。他们用畜肉做烤肉、肉灌肠、炒肉片、煮肉等饮食,用乳汁制作各种饮料和食品。在漫长的历史中不仅从事畜牧业,也侍奉土地,种植庄稼以及园林。同时,也用粮食与各种水果制作各种美味佳肴。例如:羊肉炒土豆、马肉炒圆葱、肉馕等等食物。
傣族:语言分三种方言,即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泐语、德宏地区的傣那语和孟连等地的傣绷语。傣族也有自己的文字,按使用地区不同,可分为傣泐文、傣那文、傣绷文和傣端文四种。长期以来,傣族人民用这些文字记载着傣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大量文化典籍及民间手抄本得以流传至今。傣族的民间艺术也丰富多彩,尤以音乐、舞蹈最为闻名。
傣族的服饰特点男女不同:
男子服饰: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
女子服饰:傣族妇女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
青年妇女将长发盘于头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 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筒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傣族妇女都喜欢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作,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衣料多选用薄而柔软的乔其纱、的确良或有锦丝绸缝制。 衣裙款式在吸收传统服饰“精华”的基础上,朝着优美、轻柔、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
饮食文化: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食。1.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出劳动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2,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浴佛节(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
3,节庆食俗 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众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4. 酸肉 傣族传统风味菜肴,用牛肉经过腌制,而后炒制而成。特点是酸香味浓,可帮助消化。制法是将新鲜的黄牛肉用淘米水洗净,切成大片放入盆中,加入鲜花椒叶、盐、米饭拌匀,装入瓦罐,淋入白酒压实,上盖,用草木灰与泥巴合泥密封罐口,腌渍一个月即成。将腌好的黄牛肉切成丝,与青蒜苗炒熟。
6,火烧鱼 傣族传统家常风味菜,特点是软嫩鲜甜,原汁原味。7,腌牛头傣族传统家常风味菜。,8,酸角 冬春两季,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走进西双版纳的傣家村寨 ,很容易见到一种当地人们特别喜爱的果树——酸角,它树身高大,树干粗糙,枝叶扶疏,枝头挂着一串串、一嘟噜褐色的弯钩形荚果。,9,虫类食品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地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州县。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黎族:文化受岭南文化的影响,而黎族也算是原生性文化的一种,它拥有自己的黎语,官方定义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当然不同地区还是拥有一定的差别,好像他们都有语言天赋,都会讲汉语!黎族文化历史及现状,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等市县。“黎”属他称,内部各支系为了相互区别有“哈”、“赛”、“杞”、“美孚”、“润”等自称。黎语属东亚语系的分支,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
黎族服饰:风格独特,无季节之分。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妇女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黎族女性习惯头带花巾,下身穿筒裙,再加上头发扎成球形,黎族妇女以前有纹身的传统习惯,现已不多见。再加上插上个银簪或者骨簪。每年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会穿上他们独特的服饰为大家展示他们独特的魅力的。
黎族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木棉做为纺织的原料。公元五世纪的时候,黎族的纺织工艺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黎锦配色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一百二十多种。除筒裙外,用黎锦做的花幅、壁挂、花带、挂包等工艺品颇受人民的喜爱。
饮食文化:黎族人民的饮食分为一日的早、午、晚三餐,每餐配以主食、菜蔬、肉类和饮料。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山栏稻或其他大米,因此米饭是主食,杂粮有玉米、番薯等。由于地处热带,为降低体温,补充水分,人们喜食凉米饭。其做法是:取一日三餐所需要的稻米舂好,放到锅中煮熟后撤火,再倒入凉水即成,称为“他哪呣”,即“稀饭”,清凉可口,解渴又能填饱肚子。
蔬菜有南瓜、东瓜、豆角等家种菜。此外,还有从森林及山地上采摘的野菜。肉禽水产类食品并不少见。黎人喜欢摸鱼、捞虾,采拾田螺、河蚌,逮青蛙、螃蟹,上山捕猎等,这些食品均为餐桌上的美味。饮品有酒和茶。黎人嗜酒,酒在黎族人民的生活中,不仅是节日饮品,待客佳酿,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正因如此,黎人造酒技术高超,酒品种类繁多,有山栏糯米酒、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味道迥异。黎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黎茶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这里的茶树枝繁叶茂,品种多样,有五指山茶、白沙绿茶、水满茶等,是黎族人民喜爱的饮品。瓜果类食品可算是黎族饮食的补充。这里四季的天气状况十分适宜瓜果生长,瓜果四季不断,成为黎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黎人常用火烧法去掉禽兽身上的毛,而后用火烤制食用。常见的去毛法还有用开水烫。生腌酸菜也是黎人常食的副食品。
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临沧等州县。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傈僳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人著述,樊绰的《蛮书》称之为“栗粟”,被认为是当时“乌蛮”的一个组成部分。
服饰;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大方。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上着短衫,下穿裙子,裙片及脚踝,裙褶很多;另一种上穿短衫,下着裤子,裤子外面前后系小围裙。妇女的短衫傈僳语称“皮度”,短衫长及腰间,对襟,满圆平领,无钮扣,平素衣襟敞开,天冷则用手掩,或用项珠、贝、蚌等压住。有的袖口以黑布镶边,衣为白色,黑白相配,对比强烈。
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币,傈僳语称这种胸饰为“拉白里底”。有的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有些贵重的胸饰可值一至二头黄牛。有些妇女不穿长裙而穿长裤,腰间系一小围裙,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
澜沧江一带傈僳族妇女在额前戴一串齐眉粒珠,别具风采。有的上衣内穿白底黑纹短装,外罩大红或深黑色坎肩,下系百褶裙,有的在裙外面再系上风格独特的刺绣围腰。百褶裙分两种,长裙拖到脚面,短裙及膝,着短裙则要裹上绑腿。
饮食文化:极其丰富,有阔耍俄勒、苦荞粑粑蘸蜂蜜、琵琶肉、籼米粑粑、清水煮乳猪等美味佳肴。大多数居住在高山地区的以包谷、荞麦为主食。蔬菜有小白菜、小青菜和芋头,特别是芋头深受傈僳人民喜爱,除杀牲祭鬼或过年外,很少吃肉,间或猎获野兽,也须在本寨或家族内平分。包谷是傈僳族的主食。
傈僳族的烹饪方法主要是饭菜合煮,做时先把粮食放入锅内熬煮,更换两次水,到快熟时放进青菜、白菜等,煮到菜烂即可。吃饭时由家庭主妇按家里人口多少,平均每人一大木碗。傈僳族的副食品有各种肉类、蛋类、鱼、猪肉、牛肉、小鸟等喜爱的烧食,这是傈僳族人吃肉的传统方法。每当过年或有婚嫁喜庆时,都要杀猪。
傈僳族人都喜欢喝水酒,每年九十月份粮食收获后,人们以包谷、高粱和稗子为原料,捣碎后进行蒸煮,放入酒药,装罐封存,数十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启封后将酒糟盛入温水中搅拌,主人先尝后即可过滤倒入酒杯敬客。酒糟可兑制二至三次。傈僳族以酒待客的最高礼节是饮双人酒,俗称饮“同心酒”。饮时主人和贵宾各出一手捧起木碗,同时喝下,表示主客之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喜饮一种麻籽茶。制作麻迷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
傈僳族的生活用具较为简陋,大多以三块石头和土锅煮饭,少数富裕人家用铁锅和铁三角架,一般人家没有陶瓷碗,大多用木勺、木碗,背水用木桶或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