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汉族在这一天要舞龙舞狮、猜灯谜、踩高跷、划旱船。阿拉善蒙古族则在这一天要准备好供品,全家人一起去参加各寺庙举行的法会,接连数日,烧香拜佛、磕头祈祷、布施修福。每年举行的法会,也是阿拉善蒙古族交流信息、交换物资和开阔眼界的绝好机会。
蒙古族将正月初一至十五视为佛祖释迦牟尼以法力驯服邪恶势力的纪念日。所以正月十五的法会也叫冬季祝颂法会或正月祝颂法会。法会期间举行查玛跳神会、晒佛、欣赏酥油花等活动。
查玛系藏语,意为舞蹈,源于古代印度民间舞蹈。藏传佛教活动中的查玛主要表达祛灾除祸、保佑万物生灵平安、祈祷世间康乐吉祥的美好愿望。
阿拉善查玛艺术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相传,1697年广宗寺温都尔葛根赴西藏深造佛学,期间,从自己梦里出现的各种图形入手,结合仓央嘉措离开西藏从印度、尼泊尔一路走到阿拉善途中遭遇困境时帮助他的各位神仙的模样,通过艺术想象,创作了广宗寺查玛的36个神的造型。罗桑图登嘉措用十年的时间,潜心研究查玛经典动作,掌握查玛音乐,经进一步加工改造及完善后,编创出了独具特色的阿拉善查玛。
阿拉善查玛共44段,分为赞颂舞、欢乐舞、鸟兽舞,有36个查玛神,由36人扮神表演。诸神各司其职,有严格的出场顺序、各自独特的舞蹈动作和位置。整场舞蹈以圆圈为线完成。查玛乐队共15人,其中迎神乐队5人,定位伴奏10人。主要乐器有“法鼓”两副、“法号”两只、“甘登”两只、“比西古尔”四只,演奏变化明显、方法灵活。查玛舞中主要有以下角色。
道尔吉道鲁德,又名巴达玛仲尼,是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的化身,是伊达木神(镇伏一切与佛门为敌的妖魔鬼怪、维护极乐世界安宁的主神)的形象。在查玛中为显示他的特殊地位,由他独自一人先登场。
官布,又名玛哈嘎拉,传说是千手观音的化身,她为震慑鬼怪而变成狰狞凶悍的形象。有四名绥远,即齐哈巴拉、齐门达拉、达吉林扎、达克沙那布。
却尔吉勒(阎罗法王),主管阴曹地府之神。在查玛中他以阎王的形象出现,以显示佛门的严正无私、惩恶扬善,使所有生灵皈依佛门。他登场时有七名随员陪同而舞,分别是扎门迪、贡古尔、巴拉贡、达木丁、扎木苏荣、鹿神和鹰神(鸟面神)。
哈姆,又称拉姆天女,在查玛中的主要作用是镇伏各种妖魔鬼怪。登场时有六名随从陪同。
巴拉贡,又名查干鄂布根,俗称白老头。传说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死后进入极乐世界。在查玛中主要以护法神的形象出现,起到维护教义的作用。
高瓦西,又称四凶煞(由鹿、鹰、狮、象组成)。有时以一般神的身份登场,有时也独立进行表演,表现四神奉主神之命前来选择清净之地,建造查玛城堡。
都尔图德,又名豪克麦(汉译为骷髅),他的主要职能是巡查、护卫查玛城堡,使其不受鬼怪的侵扰。
鹿神与鹰神,又名沙巴和沙鲁克。他们的职责是诛杀鬼魔,清扫道路。
阿孜尔,传说是一位古印度神。他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场地秩序,保证查玛顺利进行。表演形式比较自由,可手握“花棍”四处游动,亦可登场即兴表演。在庄严肃穆、摄人心魄的宗教氛围中,营造一种轻松欢愉的气氛。
哈尚罕,是个身着白缎长袍、颈挂念珠、手持九环锡杖、乐观和善的白脸老头儿。相传,查玛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个名叫哈尚的财主常为查玛施舍。为了答谢他的恩赐,每逢查玛表演时都要请他观看,并且敬称他为“罕”(意为“王”)。后来就作为施主的形象出现在查玛中,有两名或四名扣格斯(小孩)同舞。
内容丰富、历史久远的阿拉善查玛主要流传于阿拉善地区的寺庙中,是阿拉善僧侣、佛教信徒及百姓最为喜爱的宗教文化活动。它具有很高的宗教艺术价值,对宗教艺术的发展和蒙古族舞蹈、音乐、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阿拉善查玛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又叫展佛,在阿拉善各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五或四月中旬展出,但最具规模、最为隆重的是正月十五的晒佛活动。晒佛台完全由石块砌成,整个展佛台雄踞于半山腰上,高达30米左右,巨大的台面矗立在贺兰山山腰,显得雄伟、壮观,在数公里外就可以看见。巨幅的唐卡在僧众的簇拥下,从晒佛台顶端向下徐徐展开,一幅宽十几米、长二十多米的彩绣大佛像在金黄色绸缎的覆盖下舒展在晒佛台上。当覆盖在佛像上面的金黄色绸缎徐徐揭开时,晒佛典礼进入最高潮,在台下等候的民众向佛像跪拜,表达敬意。此时此刻,法号声、诵经声再次响起,人声鼎沸,鼓乐齐鸣。人们涌向晒佛台下,将能代表心意的哈达纷纷抛向佛像。大约二十分钟,晒佛节接近尾声,巨大的佛像又被金黄色的绸缎遮盖,僧人们开始从晒佛台的顶端将唐卡慢慢放下,台下的僧人将它缓缓卷起来。被卷好的唐卡在人群的簇拥下又按照原先的方式抬回去,鼓乐声、诵经声不绝于耳。唐卡带走了人们的祈愿和祝福,留下的是祈盼平安祥和、丰收富裕的美好愿望。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传佛教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内容涉及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唐卡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是一种新颖的绘画艺术,类似于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将珠宝、玉石用金丝缀于其间。
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唐卡在阿拉善地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已逐步形成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阿拉善唐卡文化,在阿拉善蒙古族的宗教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地也形成一种以贴绣镶边方式为主的唐卡制作工艺,本地区的主要寺庙如延福寺、广宗寺、福因寺中也有不少这样的唐卡。阿拉善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关于阿拉善神的阿拉善唐卡,它是本地一位蒙古族老艺人在20世纪80年代,花费两年时间用手工制作的一件精美的唐卡艺术品,非常珍贵。
前来参加正月十五法会的人们参加完白天的活动,都期待观赏当晚举行的酥油花展示。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早产生于西藏。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和松赞干布完婚时,带去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大昭寺内供奉。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宗喀巴学成归来后,在佛像顶上献了莲花形的“护法牌子”,身上献了“披肩”,还供奉了一束“酥油花”,这就是酥油花的来历。
酥油花虽名曰“花”,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祖神仙、菩萨金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它的造型特点和手法类似国外盛行的蜡像艺术,但不宜长期保存。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其次是做胚胎。先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上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油泥。然后裹在骨架上完成粗糙但准确的一个个大造型,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再次是敷塑。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种颜色的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地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种形象的塑造。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的温度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身边放有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不时将手浸入冰水中。整个制作过程十分艰辛,艺僧们的手上大多会生出冻疮。
酥油花艺术以精、繁、巧为特点,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容纳极多的内容。大至一米到二米、小至十毫米到二十毫米的人物走兽,个个力求写实,而其姿态神韵力求传神达意。
随着时代的推移,酥油花艺术又被不断赋予一些新的时代气息。以前的单塑手法逐步发展成为立塑和浮塑相结合、单塑和组塑相结合、花架和盆塑相衬托的多种形式。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佛教管乐器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舒缓、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伴着佛灯的闪烁,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千姿百态。酥油花展示当晚就要结束,第二天不留任何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