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节日 >春节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春节是拉祜族人民的重大节日,拉祜语称为“扩塔”或“扩扎”,在古诗歌唱词中称为“科尼哈尼”。过年的时间因支系不同而异,拉祜纳基本与汉族相同,在每年的正月间过,所不同的是要看日子,如果认为日子不好,便会提前或推后几天,不一定是初一。拉祜西和苦聪人从十一月到第二年一月间择吉日过年,属马、蛇、兔、猪、鸡之日为吉日,属牛、羊之日为忌日。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杀年猪、舂糯米粑粑、歌舞、丢包、打陀螺、荡秋千、射弩,走亲访友、拜年贺岁等。
  关于“扩塔”的热闹场面,拉祜族民间文学史诗《牡帕密帕·歌尾》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天,今天是过年,一年一次大节,一年一次大团圆。桃子花开了,李子花开了,春意最浓最艳,最好的日子是今天。男的跳舞站中间,女的跳舞围外面,女的拍手银镯叮响,男的吹笙心儿欢。跳吧,唱吧,让我们忘却一年的辛苦,让我们送走过去的灾难,打响哈灭那———使我们精神振奋,赶走邪魔保平安。我们围住温暖的火塘,高高兴兴好过年,喝足多依酒,吃饱白米饭。大年过完了,各自回家了,扛起犁头背起芟刀,上山下箐搞生产。
  每年秋后,澜沧江两岸的拉祜人就着手过春节的准备。男子忙于进山狩猎,准备年礼;女子纺线织布,赶制年装;青年男女们忙着制作葫芦笙、口弦、哩嘎嘟;心灵手巧的姑娘们,还要缝制荷包和筒帕;孩童们则忙着做陀螺、搓麻线。从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起便开始打扫卫生、烤酒、杀年猪等,以迎接“扩塔”的到来。
  除夕这天,山寨便热闹起来,全寨一致行动,洒扫除尘,大搞清洁卫生,把个绿树掩映,鲜花点缀的山寨,收拾、装点得面貌一新。男女青年们上山砍回一棵2米多高的青松树,栽插于寨子中央,周围置芭蕉秆和甘蔗,以示迎接春节。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春节,人们都喜欢舂制糯米粑粑,这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糯米飘香,碓声此起彼落,欢快而有力。人们将舂出的糯米粑粑首先敬献给天神厄萨,然后象征性地祭祀牛、犁、锄、砍刀等生产工具,以表祈奉之意。认为这些农具在过去的一年里,十分辛劳,与主人合作得很好、很愉快,主人要与之同尝丰收之果;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与主人再度合作,种好庄稼,来年获得更好的收成。除夕之夜,人们还要沐浴净身,除去一年的尘垢,清清爽爽迎接新的一年,并将翌日的食物准备齐全,因为初一是忌动刀的。新中国成立前,有的地区的拉祜族,还要在太阳未落之前,众人一道向日落处接祖先灵魂回来一道过年,晚上举行滴水、献饭仪式,老年人则要到寺庙里熬夜守岁。相传,从前巨人扎努扎别与天神厄萨争斗,天神厄萨为了惩治人类,作祟不让庄稼长出粮食来,扎努扎别最后也被厄萨害死了。人类没有饭吃,无法生存,没办法,只好去求厄萨。天神厄萨这才给人类划分农时节令,人们按着四时节令去耕种,庄稼才长出粮食来。这样人类才有了饭吃,人们为了报答厄萨,每当春节都要舂糯米粑粑,跳芦笙舞来纪念厄萨。从此,每逢年节都要跳芦笙舞,以示纪念与庆贺,特别是春节,就更加隆重和欢快了。舂出的糯米粑粑首先要敬献给厄萨。就这样,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节日活动一共为九天,分三个阶段。初一到初四为第一阶段,称为大年。大年初一的“抢新水”,可谓是春节最富情趣的活动。凌晨,随着雄鸡破晓的一声啼鸣,山寨立时响起炒豆般的枪声。枪声中,青年男女们争先恐后冲出家门,穿浓雾,踏草露,奔向山脚下的清泉边“抢新水”。新水,在拉祜族看来,是纯洁和幸福的象征。春节伊始,泉水最新最纯,喝了能使人消灾去病,获得幸福,益寿延年,第一个抢到新水的人,被认为是最幸福、最勤劳的人,她(他) 在新的一年里,将受到人们的敬羡。大年初一,按照拉祜族的传统习惯,人们不外出串门拜年,吃年饭前不能高声谈笑,不能吹口哨,不能坐在门槛上,不能在门槛上砍东西,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他们认为这样做,在新的一年里才能受到人们的敬重,生产、生活才会顺利。初一,还要给狗喂好吃的,以示感激,拉祜族传说认为,是狗给人类带来了五谷籽种。初二开始,人们带上糯米粑粑、猪肉、酒等,走村串寨,串门走户,给亲朋好友拜年,互致问候。有的地方,初一早晨,全寨男女老幼听到寨外传来的火药枪声时,便奔向寨门口迎接干活归来过年的亲人。由寨中老者向他们撒米、敬酒,表示春节快乐,吉祥如意。新中国成立前,初一早饭后还要举行祭祀仪式,祭祀仪式结束后,男孩子打陀螺,女孩子荡秋千。有的地方初一上午鸣枪两响,请死去的父母亡灵归来过年;有的地方,凡已安家立业的女儿、女婿,在最初三年内,每年必须携带四块糯米粑粑,两块大的,两块小的,初一去向岳父母和妻兄拜年。节日的主要庆祝活动是歌舞、打陀螺等,尤其是在寨子广场举行的大型集体芦笙舞会,场面隆重热烈,从早上跳到晚上,从初二跳到初四。初三,有的地区全寨人聚在一起吃一餐团结饭,届时,每人自带酒肉饭菜,到某处或某户去聚餐,按男女分左右两拨,男左女右。聚餐开始前要先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傍晚每户要将过年吃剩的残物,用火焚烧后丢弃到寨外。正月初五、初六、初七三日,照常下地从事生产劳动。正月初八、初九为第二阶段,称为“九黄会”。拉祜族是一个喜欢狩猎的民族,据说春节期间寨子里的男子因外出狩猎,没能及时赶回来过年,故而用这两天给他们补上,所以又称“男人节”,而将大年称做“女人节”。节日的主要活动也是互相拜年、跳芦笙舞等。初十、初十一、初十二日,又照常下地从事生产劳动。
  正月初十三至十五为第三阶段,称为小年。家家户户再舂一次糯米粑粑,富裕的人家再杀一次年猪。此时芦笙舞会进入高潮,最为隆重热闹,人们尽情地跳啊跳,否则就得等到明年了。有的地方,小年还举行荡秋千、射弩比赛等活动。传说拉祜山寨每逢过年,村村寨寨都要搭一个架子宰杀年猪,为此猪不服,告到了天神厄萨处,请求天神也将人类吊起来,以示惩罚。于是天神宣布:过大年的时候,人类可以吊杀年猪,但过小年时,则人类要将自己吊起来,以示认罪。人们便想出了一个对策:过小年时,在宽阔平坦的场子上,搭建起一个木架子,吊上两根绳子,拴上块木板,男女老幼聚集在一起,荡起了秋千。由于地区和支系不同,拉祜族“扩塔”习俗也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前,有的地区拉祜族过“扩塔”时不准外人进入寨子。据说,拉祜族最初过“扩塔”时都要邀请周围各寨的各族人民前来共同欢度佳节,后来因为个别外来者趁拉祜族喝醉之际取走了寨里的金银首饰等什物,因此引起了拉祜族与外民族的一场械斗。从此,拉祜族村寨便订下了寨规,过年期间不准外人进入村寨。几百年来,沿袭至今,已成了惯例。如果在“扩塔”期间有外人走进他们的地界,便会被叫住,带到在路边临时搭建的“小房”中,暂时软禁起来,直到过完年才放行。在软禁期间,由寨里派两个青年监护这些“不速之客”,并在生活上给予特殊的优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