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林林

萨噶达瓦节的由来

藏历四月十五日,据考证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圆寂的日子,全世界佛教徒都隆重纪念这一日子。在雪域高原,藏族人是如何纪念的呢?

四月,按藏历的说法,星象上将出现28宿中的萨噶星宿,即氐宿星。这月(藏语称“月”为“达瓦”),拉萨人统称为“萨噶达瓦”,把祭佛日也简称为“萨噶达瓦节”。四月一个月,信徒们不杀生不吃肉,专意朝佛供佛,有的还会闭斋修行,或是去转经磕长头。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曾言:“此日行一善事,有行万善之功德。”

拉萨的萨噶达瓦节

拉萨的萨噶达瓦节是这样一番景象:

天色朦胧,万籁静寂,圣城还沉眠于酣睡之中,但空气中却已弥漫开祭神祭佛的桑烟味。香柏、糌粑、奶汁等混合的特殊焦香味扑进人鼻中,有种痒痒的、舒服的特殊感觉。

因为大昭寺中供奉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拉萨遂成为圣地。拉萨城区是随着四方香客来朝拜大昭寺而兴起的,逐渐成为全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而,它的交通路径,也就按传统的朝佛转经路形成布局。

圣地的转经路分内环、中环、外环三条大路,皆以大昭寺为轴心。大昭寺内围绕佛殿的转经路为内环路(囊廓),围绕整个大昭寺的转经路则为中环路(巴廓),而延伸到布达拉宫、药王山、功德林、龙王潭、小昭寺转经路,便是外环林廓路,周长足足有20里。

随着朝霞初露,林廓路上人影幢幢,川流不息。有老人妇孺,也有年青小伙,有拉萨市民,也有外地香客,有农牧民、个体商贩,也有国家部门的职员,有青春妙龄的少女,也有领着孙儿的耄耊老人,一个个急步匆匆地走来又走过去,不相互寒暄,只留下诵念“嘛呢”(六字真经)的嗡嗡声浪。

转经的人流中,没有一个神色浮躁、举止懒散,也没有一个人两手空空。每个人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