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林林

经济状况

明代蒙古的社会经济曾长期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由于蒙明对立和蒙古内部动乱,由于同内地的经济联系几乎断绝,蒙元时期在蒙古地区发展起来的农田弃而不耕,城市变为废墟,手工业生产萎缩,畜牧业也遭受很大损失。自明初开始,社会经济急遽衰退,人民生活至为贫困,"衣裳坏弊,肌体不掩",为了活命甚至不得不卖掉亲生儿子以换取食物。封建主也时常感到物品缺乏,颇为不便。

在艰苦的境况中,勤劳的蒙古族人民坚持社会生产,提供民族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在北元中后期蒙古社会渐趋安定的时期,他们又以辛勤的劳作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为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畜牧业

畜牧业仍然是蒙古族的主要经济部门。"行则车为室,止由毡为庐,顺水草便骑射为业,"明代蒙古族人民经营传统的游牧畜牧业,在封建主指定的牧地上,放牧以马、牛、羊、驼为主的大小牲畜。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赖于这些牲畜:肉是食物,乳用来作奶酒和乳酪,皮毛是衣服和其它手工制品的原料,马是战士的乘骑,牛粪是普遍的燃料,马牛驼充当运载的役畜,同时这些牲畜还是对外交换的主要产品。

明代蒙古的牲畜数量,因缺乏资料而不能做出统计。但从有关记载来看,在明代前期由于连绵的战争,牲畜损失很大,动辄成千累万,牧业生产呈现不稳定和下降的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