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中华民族 >蒙古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内蒙古有什么过年习俗?内蒙古过年风俗简介

作者:姜和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大部分地方都要吃年糕和年夜饭。春节一到在外漂泊的游子就会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在外心情劳作了一年终于可以高高兴兴的回家与家人团聚。想知道内蒙古的春节是怎样的吗?那么就跟小编一起走进内蒙古文化吧。

小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又称为“年火”,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是,要在这一天送“火神爷”上天,因为火神是赐与人们幸福与财富的,所以蒙古族群众对火是很尊重的。平时用火小心慎重,不让小孩玩火,随意跨越火堆,出门远行先要祭火,出外归家要检点新柴放到炉灶里,以表示对火的虔诚。

待到小年这天,全家恭恭敬放地向“灶神”供献羊胸叉骨和哈达、香烛、奶食品等、并且全家人同吃羊胸叉肉,饮酒娱乐,夜以继日,将“祭灶”饭吃七天。

你所不知的内蒙古的过年习俗

蒙古族的除夕夜,大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目。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睡,直到天明。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

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

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正月初一,祭敖包、祭天地之后,热闹的拜年活动开始了,以前多数人是需要骑着骏马相互拜年的,小辈的要行叩头礼;大家先到长辈的家里(蒙古包)里拜年,然后再邀请亲戚朋友到自己家里。一直忙活着,叩节、拜年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在此期间,酒肉、歌舞是不变的主题。现在,蒙古族多数仪式简化了,但春节期间一定会盛装,穿上蒙古长袍,祭天仪式仍然非常隆重,最主要是供奉酒、肉、奶制品,跪拜之后,再是家庭内部给长者尊者拜年,最后才是向家庭外部的朋友拜年。

初二开始,在内蒙古春节习俗中,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他们的舞蹈有反映飞禽走兽的生活怀貌的,有表现猎人捕捉野兽情景的,也有描绘妇女采集劳动场面的,动作古朴纯真,具有深厚的狩猎生活气息。

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初四。初五,人们认为是“鬼日”,忌讳出门,也不许娱乐和吵闹。这一天,人们都各自在家里休息。初六开始,猎民可以上山打猎,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在内蒙古春节习俗中,正月十六早上,有相互给对方脸上抹黑的习俗。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