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或“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枟风土记枠:“仲夏端午,烹鹜角黍。”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其中更为别致的一个。如今,我国政府已正式恢复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端午节究竟怎么形成的,它对我们国人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重新将它定位在国家的节日。我以为,端午节是我国先民顺应天时地利而形成的独特的生态情缘,其间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概括之,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季节性自然保健卫生节。在历史长河中,它不仅包含着全民健身、防疫祛病、辟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意义,还被赋予了不畏自然和社会的险阻,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诸多文化内涵,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民俗文化的盛大节日。此外,从深层文化角度来看,端午节还蕴含着我们的先辈对天、地、人———身体和心灵融合的感悟、调和、调适的精神文脉。它是我们先民所创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一朵奇葩,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