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大多数苗族地区都过春节,称为过“客家年”。
过春节时,除准备丰富的食品外,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初一到十五都要休息。
苗族过春节称“过客家年”。据老辈们说:苗家过客家年是20世纪40年代才兴的,尤以近50年才逐渐盛行。但一些居住边远,不与汉族杂处的村寨则不过春节。有的村寨虽过春节,但并不如过苗年隆重。过春节比较热闹的地区是城郊、施洞、革东、革一这些与汉族毗邻而居的村寨,他们向汉族学习一些春节仪式,贴对联、十五玩龙灯、耍狮子等等。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的苗族与汉人有交往的都兴互相拜年,互相请酒,民族友爱关系充分得到体现。
凡过客家年的村寨,各家照样祭祖,吃团圆饭,初一互相拜年,吹笙、打鼓、唱歌跳舞、斗牛、捕鸟、打猎,后生游方等,完全和过苗年一样,只是在热烈程度上稍差而已。苗族过春节虽然仿照汉族而来、可又不完全按照汉族风俗习惯来进行节日活动。有些规矩与禁忌,也不同于苗年。如年三十晚上,有的老人要用黄豆来测雨水。·方法是:用一截稍比黄豆大的竹管,放进十二粒黄豆(代表十二个月)然后加水,到正月十五过小年时(即元宵节),再取出观察,第几粒黄豆泡胀,第几月的雨水就好,反之为干旱。届时要设法防患。大年初一清晨,要观察天色和听鸟叫,预测吉凶征兆。如哪边天的天色好,说明那个方向今年的收成好。喜鹊叫,宜于养鸡;乌鸦叫,宜于养鸭。吃饭时,还要占卜物价,其法用一佗糯米饭和一片猪肉同时丢在地下给狗吃,如狗先吃饭,说明今年粮食价高,应多种粮食;如狗先吃肉,说明今年肉价高,应多养猪。这是苗族农民从事农耕的反映。
春节期间,亦有忌讳,如妇女在大年初一二不能舂米、纺棉花、扫地。春米,会把雨水吓跑;纺花,会把雨水车到别处去,造成干早;扫地会把银宝扫除等。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春节中的娱乐活动,各地不尽相同。松桃苗族春节期间的群众性娱乐活动称为“赶牛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唱花灯等。
黔东南苗族地区一般举行跳芦笙、踩鼓、斗牛、赛马等活动;黔西北地区苗族一般举行“踩花山”活动;贵阳、惠水一带苗族举行“跳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