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也过正月十五和十六。春节是岁时节日,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鄂伦春族同我国其他很多民族一样,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天文历法和季候知识,他们把一年分为4个季节,并认为一年之首是农历正月初一,是辞旧迎新的好日子。
鄂伦春族对春节非常重视,为了过好春节,在一两个月之前就筹备过年的东西。过去,有的猎人们打到好肉要留下来,捕到好鱼也要留下来准备过年。到了年底,猎人们要驮着猎肉到汉、满等民族村镇交换米面、衣物、烟酒、糖果、鞭炮等年货。
年前的几天是最为繁忙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着加工各种美味食品。大人小孩都要做一套新衣服,屋里屋外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夕夜晚,各户便开始过团圆年,一般不串门。
太阳一落山,各户门前都要燃起一堆簧火。簧火,一是表示以后的日子象簧火一样红火,二是表示要驱走蚊蝇疾病。
鄂伦春族在除夕的夜晚有守夜的习俗,即一夜不能睡觉,认为这样在新的一年里才会精神饱满。这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