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毛南族火把节是居住在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河中一带毛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阴历除夕之夜举行。
  平塘这部分毛南族人的除夕之夜,过得别有一番情趣。他们晚上吃过团年饭后,男女老少全部出动,人们手举火把,敲锣打鼓吹牛角,走村串户乡祝愿乡亲们新年快乐,幸福吉祥。所到之处,主人家要燃放鞭炮迎接。客人走时,要送把把、酒肉等食品,用以作为游山结束时宵夜之用。逐家逐户的贺年之后,全寨人便汇集拢来。人们排成长队,高举火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牛角尽吹,向山上奔走。一时间山鸣谷应,十分热闹。在黝黑的夜空下,条条长长的火龙,浮游在大野山间,时隐时现,迂回曲折,十分壮观。
  火把节,毛南语称“雨定”,时间为除夕夜,人们以村寨为单位各自开展活动。由事前经过群众推选的寨上的几位中老年人主持活动。各家吃过团圆饭,主持人即敲锣打鼓,吹牛角,把全寨人集中在一起。每个人举着自备的火把,由主持人带领,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挨家挨户祝贺新年,驱逐邪恶,撵走老鼠。每到一家,主人即自动捐献食物、柴火等,供集体办夜宵。全寨祝贺完毕,主持人指定数人办夜宵,其余众人继续高举火把,敲锣打鼓,走到附近山坡上。邻寨群众也各占山头。然后两寨群众互相对骂。据说骂得越凶、诅咒越恶意,来年就越吉利,如骂“牛要死”、“猪成瘟”、“庄稼遭虫”等。对骂正酣时,双方暗中派人往对方侦察,或混人对方人群,或潜伏在对方的村边寨脚,出其不意,将对方成员“俘虏”归寨,罚其饮酒,将其灌醉。据说古时某个除夕夜有外来人人侵某寨,寨中人得知后,即于路旁林中遍插燃香、火把,并用绳索套住火把。人侵者到达寨边时,只见火把晃动、锣鼓喧天,人侵者便仓皇撤退。后来为了庆祝胜利,人们每到除夕夜都举行群众集会,举火把,吹牛角,敲锣打鼓,大骂人侵者。后逐渐演变成上述习俗。
  平塘毛南族人的火把节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传说很古的时候,现在平塘卡蒲、河中一带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毛南族人祖先,夙兴夜寐,披荆斩棘,辛勤劳动,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这时,外地有一些人眼红毛南族人的生活环境,妄图占为己有。
  有一年,突然从外地窜来一大批人,他们人高体壮,个个都习有专门惹事捣乱的武艺。这帮人一到毛南族人的居住地,就气势汹汹,耀武扬威,扬言要把毛南族人赶走,由他们来接管这块土地。外地人经过一番调查,虽然觉得自己的力量占绝对优势,但考虑到毛南族人有人多地熟的长处,为了减少自己的伤亡,决定把对毛南族人动手的时间,定在毛南族人过大年三十不提防的时候,用突然袭击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毛南族人探知外地人的企图后,考虑到自己一没有像样的武器,二没有打仗的经验,用硬打的办法难以阻止敌人的侵略,决定以智防守,保家卫族。毛南族人在外地人来此地必经的山坡上,插着许多火把,并用绳子把它们串起来,准备在外地人前来侵犯时使用。除夕之夜,外地人果然用武力对毛南族人进行突然袭击·。他们倾巢出动,一路杀气腾腾。有着充分准备的毛南族人,男女老幼齐动员,有的敲锣打鼓,吹牛角;有的点燃火把拉绳索,高声大骂。一时,毛南族人住的村村寨寨,火光满山遍地,锣鼓声、牛角声、人的吼骂声响彻天空。外地人看到这满山遍野的火光,听到这震天动地的声音,以为毛南族人人多势众,团结一心,早有迎战的充分准备,难以把他们制服,达不到占领这块土地的目的,只好鸣锣收兵,逃之夭夭了。他们再也没敢卷土重来。毛南族人胜利了。个个扬眉吐气,喜气洋洋,热热闹闹地除旧迎新,度过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从此,毛南族人一直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子孙。以后,为了纪念这个保家卫族的重要日子,唤起人民记住祖先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毛南族人约定每年除夕之夜,组织群众打着火把游村串寨,敲锣打鼓,高声吼骂,年深岁久,形成了毛南族的火把节。

  平塘县的卡蒲乡至河中乡一带,聚居着一万多的毛南人,共有大村小寨近百个。每年除夕,各家吃过三十晚的团圆饭后,男女老少便手持火把,敲锣打鼓,吹起牛角,成群结队地在本寨中,挨家逐户祝愿新年快乐,万事吉样如意(另有一说,是为了驱逐邪恶,撵走耗子)。每到一户,家主嫩放鞭炮,出大门热情接待,并拿出一份把把、酒肉,交与大伙作为当晚游山后的“宵夜”。队伍换户祝福结束后,留少数人在家办理“宵夜”,其余的人都举着火把,敲锣打鼓,吹牛角,放鞭炮,开始爬山活动。夜幕中,满山的灯球火把,或散如满天星‘斗,或连成串串火龙,夹着忽紧忽松、引起山鸣谷应的鞭炮声,其势十分壮观。当各寨的人们分别攀登到自己的山头以后,每个村寨各有一人带领大家,向对山群众作不指名的大骂,带头人骂一句,大家齐声学骂一句。
  据说越骂得凶越吉利。如骂:“喂牛牛要死”,“喂猪猪成瘟”,“种庄稼遭病虫害”……过一会儿,双方下到坡脚河沟边,一面继续大骂,一面暗派一些青壮年潜入对方必经途中,埋伏抓“俘虏”。
  被捉的人带回寨中,大伙用酒肉热情招待,直到把对方灌得肉饱酒醉方休。
  为什么寨与寨之间要相互咒骂呢?据了解有两种意思:一说是把所有不好的全骂出来,让它与旧的年岁一道消逝,余下全是好的,预示来年诸事吉祥如意;另有一说,大家相互咒骂,把平时胸中的怨气吐出来,达到消除怨气,相互谅解,重建新的友谊。
  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是:毛南人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卡蒲至河中一带地方,这儿山青水秀,田土肥沃,生活过得美满幸福。某年,有一帮外地人企图侵占这个地方,因为来人很多,硬拼硬打无法抵挡。他们探知对方准备年三十晚趁大家不防时突然攻打的消息,便想了一个办法,在沿路的山坡地插上很多火把,用绳子将火把串连起来。这晚,当外地人来到时,他们中一些人打锣鼓吹牛角,一些人点火把拉绳索高声吼骂。外来的侵略者看到漫山遍野的火把,听到四山的锣鼓、牛角、吼骂声,认定毛南人数极多,并且早有准备,只得掉头逃跑了。从此,毛南人一直安居这个地方。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的这一功绩,约定每年除夕之夜,大家点着火把游山,敲锣打鼓高声吼骂。久而久之,固定为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