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服饰 >少数民族服饰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昨夜的壮乡——即将消失的壮族服饰文化

什么是壮族服饰?

简单点说,就是具有壮族鲜明特色的服饰。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

所织的壮布和壮锦,

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

用五色丝线绣出的人物、鸟兽、花卉等花纹,

也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而风格别致的“蜡染”更是为人们所称道。

衣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

形象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

壮族服饰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些文化也慢慢的随之消逝。

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

或许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连这些服饰都不认识。

壮族服饰的前世今生

早在旧石器晚期,壮族服饰已经出现,

考古学家在广西境内发现了一件粗制的古针。

新石期中晚期后,壮族先民已经学会了纺织技术。

秦汉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壮族服饰文化也得以变化。

隋唐时期,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

壮族服饰不但出现了性别、职业、等级差异,

而且更加注重装饰美。

不知远代的壮族服饰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透过镜头,一起去田野,

捕捉残留的壮族服饰,

留住最后的民族文化记忆!

《徐霞客游记》特别是他记载到现在桂西南左江流域一带的壮族妇女,笔下的三百多年前的粤西土人(广西壮族):“妇人无不跣者。……裙用百軿细裥,间有紧束以便行走,则为大结以负于臀后。……”。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长下郡国利病书》载:“獞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馒。”

清朝人笔下的壮族先民服饰。

从清朝画家笔下的壮族看,壮族并没有剃发。

1938年,民族学者徐松石先生在广西北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时拍摄的壮族妇女。

壮族服饰崇尚蓝黑的审美情趣。

壮族以黑为贵,

蓝、黑是端庄、肃穆的象征,

因此蓝、黑两色也是壮族传统服饰中最传统的颜色。

一是与壮族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

由于壮族居住地交通不发达,与外界接触甚少,

加上岭南的地形环境,

壮民便自己从自然中获取染料,

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果实,

形成了壮民偏爱蓝、黑衣服的结果。

二是与土司制度有关。

以色彩标明人物的身份,区分尊卑贵贱,

是我国古代色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压迫的限制,致使壮民只能只能穿蓝、黑色衣服。

三是与文化有关。

在壮族的传统文化中,

黑色是雨神、水神的象征,

是他们对水神、雨神的祈祷和祷告,

以此来得到生命和希望。

而随着农耕技术和经济形态的转变,

自种自纺自织自制的经济已被打破,

壮族服饰在颜色取舍方面,

也更趋于当代的共同的流行色,

如红色、白色、花色、黄色、青色、茶色等,

这才出现所谓白衣壮、蓝衣壮、花衣壮之称。

三月三话壮族服饰之美

壮族的服饰低调质朴,但独具特色。

壮族服饰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指服装,即衣服(衣裳),

包括衣、裤、裙、帽、围巾、手套、腰带、鞋、袜、绑腿等;

一是指装饰(修饰),

包括发型、首饰、眼镜、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

《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的服饰,

随着地区和支系的不同,

其样式有差异。

但各地壮族的服饰色调是一致的,

那就是蓝、黑为主要色调。

壮族服饰另外的特点就是朴素,很少有大红大紫的装饰。

博物馆收藏的不同地区(支系),不同时代的壮族服饰

现在,除了一些壮族边远农村,已经很少能看到壮族服饰了。

广西龙胜,据说是目前寨子里唯一一套完整的壮族古装

说到头饰, 其实,大部分的壮族妇女并没有特别的头饰。也就一张长长的头巾而已,有很传统的自家手工纺织的,现在也有用针织提花毛巾。

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很多文化都会褪色,少数民族服饰和文化也是岌岌可危。壮族服装的样式非常丰富,以上仅仅展示了一小部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