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宁波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

  宁波地区各家门口插曹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有用菖蒲根削制成葛莆人孩,悬于未。相传是日为楚国爱国诗人、三间大夫屈原投汩罗江身亡的日子,为纪念屈原,民间有悬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此日,药铺结清赊帐,并向老客户赠雄黄、香料粉。民间姑娘忙于制作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香袋,内塞棉花掺人香粉,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床帐或摇篮上,谓可驱邪。此日午时有喝雄黄烧酉解百毒的习俗,先将雄黄酒晒在太阳下,并掺放切细的曹蒲根,每人嘿一口,谓可解毒。又有喷雄黄酒于屋角,亦有倒写“蛇”字贴壁上,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菱白、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

端午日午时前(尤以午时为佳)捉到的癫蛤蟆、蜗牛、娱蛤均可人药,故端午节又称“药送节”。有将蛋钻个小孔,把蜗牛肉塞进蛋内,封口后清炖,谓食后可清凉解毒。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