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服饰 >少数民族服饰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彝族为什么非要把服装弄得光鲜亮丽,色彩斑斓?

远古时期,人类穴居山野,只知道用树叶来遮蔽阳光、风雨。为了捕捉到更多的野兽来生存,人类学会了披着兽皮来吸引猎物,从而学会了用皮毛来做成衣物,御寒保暖。随着文明的进步,服饰已不单只为遮羞、御寒,更多的是民族文化的承载和传承。

彝族是我国六大民族之一,彝族服饰以绚丽多姿的色彩和图案等,承载着彝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承和传说,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有“无龙不成衣”的规矩,他们将龙、虎视为图腾,与传说“龙女造人”息息相关: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地上人类兴旺安宁,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节日里,人们欢乐地跳舞、唱歌,笑声、琴声、欢闹声响成一片。一天,天神准备到宫殿外游玩,忽然听到大地上锣鼓震天,把宫殿都震的颤抖了起来,瞬间大怒,决心到人间查明究竟。

当他来到人间后,发现人类的生活竟然超过了天上,嫉妒充满了他的脑海,决定要毁灭人间,于是他派来了太阳神烘烤大地,很快,树木枯萎、大地开裂,来不及躲进山洞的人们被大火烧死,人间一片生灵涂炭。然而,天神还不满足,又派来了雷神,雷声阵阵、洪水翻滚,淹没了整个大地和人类。

东海龙王看到天神这样毁灭人间,不忍大地的主人“人类”,灭绝在浩劫之中,于是,就叫出他心爱的小女儿,到大地上重新造出人类。龙女用胶泥捏出两个胖娃娃,眼睛会动却不会说话,苦恼的龙女在地神那里才得知,世上只有老虎才留有人的仙气,泥娃娃只有吃了老虎的乳汁才会说话。

龙女找遍了大地,终于在一个山洞中找到了一只老虎和四只小虎仔,龙女悄悄的把这两个泥娃娃换进了虎窝,并躲在一边偷偷的照顾。老虎回到洞穴,一一给虎仔喂奶后,就又外出觅食去了。吃过虎奶的泥娃娃,竟然神奇的会讲话了,龙女将他们抚养长大后,讲述了她们的身世,并给他们完婚后,就回到了龙宫。从此之后,人类又延续和繁荣了起来,龙和虎就成为了彝族的图腾和衣饰上的图案。

彝族衣饰上的图案众多,不但喜爱龙、虎的图案,对马缨花也情有独钟。关于马缨花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坛华山上有一位名叫咪依鲁的姑娘长得像鲜花一样美丽, 山上有一个凶残的土官,在山顶盖了一座“天仙园”, 漂亮的姑娘常被骗到那里被任意蹂躏。

咪依鲁为解救受难的姐妹,摘了一朵含有剧毒的白花来到“天仙园”, 并把花泡到酒里给土官喝,为获得土官的信任,她自己先喝了两口,就这样毒死了土官,自己也献出了生命。她的恋人悲痛欲绝,抱着咪依鲁走出“天仙园”, 走遍坛华山的山岭,流出的血泪,染红了山岭的马樱花,从此坛华山就开遍了鲜红的马缨花。

人们为纪念这位姑娘,每逢二月初八(咪依鲁的殉难日),将采来鲜红的马缨花挂在门头、包在牛角上、挂在农具上,把马缨花视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镶锈在服饰上的马缨花,是彝家人对本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的记叙,被赋予了除恶避邪的功能。马缨花的花与瓣, 叶与花的相连,是取通往吉祥地的每条路都相通之意”。

服饰之美,不仅体现于色彩的艳丽、图案的精美,更多的是它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彝族服饰的龙虎图案让后人铭记着自己的族源和感恩之心,也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不要让嫉妒冲昏了头脑,发生不可弥补的错误;红艳的马缨花也使后人常怀着助人之心。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服饰列为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