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甘州人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也叫“过年”。传说有一种称为年的凶猛怪兽,每隔365天便来到人们的居住地残害生灵。为驱赶这种猛兽,人们聚集起来点火、呐喊、追打,逐渐成为固定的习俗。以后又加进了庆祝丰收,并祈求丰产的意愿,逐渐形成了尚红、崇新、团圆、喜庆的过年节俗。一进腊月,家家就会忙乎起来,置办年货。要备齐肉、菜、面、烟、酒、糖、茶、调味品、水果等;买布料做新衣、新帽、新鞋袜;还要买彩纸、香、蜡烛、年画、鞭炮等以红色为主的装饰、节用物品;甚至要买新碗、新碟、新筷子。家家户户要扫房,将家中各个角落清扫整顿一番。所有生活用具擦洗一新,意为扫除晦气,辞旧迎新。腊月二十三日开始杀猪、宰羊、杀鸡,制作各种肉食、面食,还在当夜焚香敬酒肉给灶神,作干粮糖果,备盘缠,焚“灶马”,拜托其“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沟通人与神的友好联系,俗称“送灶王爷上天”。
因为气氛热烈,还要燃放鞭炮,被称为“过小年”。腊月二十六、七开始炸油馃子、烤烧壳子、做年馍馍,年馍可谓做得花样繁多,有万寿山、麦穗山、枣卷、牛鼻子、灶马虎等,便于春节期间招待亲朋好友。腊月三十,家家门上贴春联、福字、门神,挂红灯笼。这天,所有外出之人都要赶回家里,吃饺子、祭奠先人、守岁、赠压岁钱、燃爆竹、闹社火等。家家喜气洋洋,处处热闹异常。
因此,民国甘州诗人曹学禹有诗“通宵爆竹到清晨,又喜东风旧转新。记得手携小儿女,鼓楼高处看迎春”。
除夕之夜吃饺子,也是过年习俗的重要内容。甘州人吃饺子历史悠久。古时候的饺子是连汤一起盛在碗里吃,所以被称为“馄饨”。自唐至元,饺子的叫法很多。直到明代,因为已形成除夕夜的十二点(即是古代的“子时”)包完饺子的习惯,为了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便统一为“饺子”,并成为春节的年节食品。饺子形如元宝,人们过年吃饺子希望招财进宝。人们可以随自己意愿包入吉祥物品,如糖、蜜、金、枣、花生仁、栗子甚至镍币。谁能吃着,则谁有福气;可以早立子;可以生活甜美;可以发财。于是,饺子既是美食,又是寄托人的情思和心愿的象征物了。除夕饺子不能吃光,须有余剩,寓寄丰衣足食,年年有余。正因为如此,饺子做为除夕夜的主食,在甘州历久不衰。
相传除夕之夜,怪兽“年”一到,常使儿童受惊害怕。大人们在赶走“年”后,用食物来安慰小孩压惊。后来,压惊逐渐演变为以钱币代替食物,这就是“压岁钱”。但实际上“压岁钱”始于唐代宫廷,宋以后才流行于民间。压岁钱的意义也由压惊转化为节日祝福。明代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于是有诗“儿童连日拜新年,红线穿来压岁钱”。清代时,压岁钱多用红绳串着。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个铜圆,寓长命百岁。现今压岁钱的形式有所改变,有奖储蓄贺卡又是城市流行的压岁礼品。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子女智力教育的重视,家人尤其是亲朋赠送的压岁钱已改为压岁礼,即送一套高档玩具、书、学习用品等。
相传古代人们战胜了怪兽“年”,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年关”。次日天明,便走家串户,互道平安,庆幸能够顺利地过了年。这就是拜年的由来。相沿日久,拜年的顺序、方式、用语逐渐固定化。甘州民间传统一般认为过年三天。相沿正月初一拜父母,正月初二拜岳父母,正月初三拜近亲长辈、邻里街坊、亲朋好友。传统的拜年要带拜年礼,或大肉礼方,或点心,或烟酒。见到长辈要行鞠躬礼,问“过年好”。平辈和晚辈则互相握手、祝贺。亲友会酒肉款待,表示感谢。遇小孩子,要赠压岁钱,以祝福其健康成长。拜年又是增进感情、加深友谊的好时机。人不分亲疏,见面都要笑呵呵地道一声“年过得好”、“过年好”、“恭喜发财”、“春节愉快”等吉利话。即使平时有怨,也会顿消三分。如今,拜年除登门外,还有电话拜年、电报拜年、广告拜年、团体拜年(团拜)等形式。
每到春节,鞭炮声此起彼伏。放鞭炮贺新春,也与怪兽“年”的传说有关。但在《神异经》中却有另一记载:“西方山中有兽,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魅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但不论是“年”,还是“山魅”都是最怕火花光和响声的,所以燃竹而爆是为吓跑它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过年燃放鞭炮的习俗。甘州过年最初燃的不是爆竹,而是干枯的苇秆和枯树枝,真正改为燃放鞭炮,是始于西夏统治后期,明代才普遍。除夕之夜,先是小孩子零星燃放,而到夜里零点,才是大人小孩聚在院里院外集中燃放。大年初一清晨又要燃放一次,以求新年红火。有的人家因为去年一年不顺,为除晦气,要在长杆上拴成串鞭炮点燃,从屋内到屋外,房前屋后炸一圈,谓之“炸鬼惊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