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论满洲妇女服饰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

一.清朝满族妇女服饰的特点

满族一般民人妇女在日常的着装方面,皆以“连裳”为常服,即不分衣裳的长袍,清人记述:“八旗妇女皆连裳,不分上下,盖即古人男子有裳,女子无裳遗制也”[1]而皇室“后.妃.主位以及宫眷之常衣,皆窄袖长袍。”下面就来分别介绍一下旗女的服饰。

(一)旗袍

满语称“衣介”,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工艺品。满族人称“旗人”,衣着称“旗装”,妇女之袍谓“旗袍”。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而旗袍却仅指女袍。满式旗袍可谓我国国粹------旗袍的前身,它与民国初、乃至现代的旗袍都有很大的不同。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箭袖、右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致敬礼时,必放下。清代,“马蹄袖者,开衩袍之袖也,以形如马蹄,故名。男子及八旗之妇女皆有之。致敬礼时,必放下”[2]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右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