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为什么云南昌宁的苗族服饰会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中国民族风在国际时装周上的兴起,LV、爱马仕、米兰国际时装节上,随处都可见到中国民族服饰的影子。然而什么使得民族服饰拥有这么大的魅力,令众人如此痴迷和疯狂的追随?

中国的民族服饰不仅拥有着精美鲜活的刺绣花纹,还传承着每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和人文。苗族人用他们精湛的刺绣技艺,将生活的点滴,都记录在了他们五彩缤纷的服饰之上。

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在蚩尤的带领下,成为雄踞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强大部落。然而,崛起于黄河中上游的炎黄部落,随着不断的壮大,开始向下游发展,最终在逐鹿展开了争夺适合生存的放牧和耕种地带的战争。最后苗族祖先们被炎黄联盟打败,被迫南渡黄河,开始了苗族的第一次大迁徙。

随着苗族先民在洞庭湖、鄱阳湖等地区休养生息,使得苗族再次壮大。害怕苗族壮大后,争夺黄河流域肥沃的地区,尧、舜、禹等部落,再一次发动了对苗族持续两百多年的战争。最终,三苗集团被禹彻底瓦解,苗族被迫再一次大迁徙。从此,一个曾拥有肥沃土地、丰富水源的民族,被迫进入了崇山峻岭之中;一个以“苗”为族称的水稻民族,逐渐衍变为一个山居型的狩猎民族。

秦汉时期,苗族先民们在偏僻山区,得到了一段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机会。然而,东汉以后,这股强大的势力却引起了汉王朝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7年)至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的一百三十九年中,东汉王朝就对苗族的先民用兵十三次之多,苗族先民在战争中再次被迫向西、向南即向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方向迁徙。清朝末年,云南苗族先民因红白旗事件,从文山迁往楚雄、大理,最后于光绪年间迁入昌宁一带。

昌宁苗族服饰就是苗族五千年迁徙的缩影。衣服以红色为主体,记录着苗族浴血奋战的历史;每一缕红色,都是记录着苗家经历的每一次血战。在迁徙途中,他们每趟过一条河流,一条路,就在衣服上绣一条彩线做记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五彩斑斓的苗族服饰。

昌宁苗族服饰上的彩色线条,就是苗族五千年大迁徙中淌过的一条条河流、一条条山路,线条越多表示走过的江河越多。衣服上龙蛇的图案,代表着苗族祖先:女娲;鸟、牛的图腾,代表了他们是蚩尤的后裔。无数回环式的方形纹、几何纹是祖先曾经拥有的村庄、城市;无数的云纹、水纹、波纹、菱形纹,是故土的梯田和一丘丘肥沃的田地和村庄;牛马羊的足迹,是曾经放牧的骏马、牛羊。

苗族服饰以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女子精湛的审美、剪裁、刺绣技艺,将衣服也赋予了神圣的灵魂之光。随着信息的发展,绽放出了民族服饰那神秘、艳丽的光芒,吸引着国内外无数爱美之人惊艳的目光。

2006年5月26日,“昌宁苗族服饰”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