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古称“么些”,属由北向南迁移的氐羌族群,现有人口约30万人,分东、西两个方言区,四个支系,分布在滇、川、藏三省交汇处,云南丽江市(今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主要聚居区。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信仰东巴教和藏传佛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民族交往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具有研究价值的纳西族情爱文化就是别具一格的。
纳西族是个充满着烂漫色彩且感情十分丰富的民族。历史上,为了一个“情”字,他们把生命置之度外,弹(唱)着情歌,双双走进他们梦中的天堂去殉情。这是一种何等的伟大而令人震撼的行为。在人性上真正能够升华到以死来达到彼此的真诚相爱,是一种人类最高的境界。丽江被誉为“殉情之都”而倍受民族学者们的青睐。为此,许多作家、艺术家都创作了以纳西族殉情为素材的文艺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及观众的欢迎。虽然,纳西族的“殉情故事”已经闻名中外,但是,到目前为止,对纳西族情爱文化中的“情歌对唱”全过程和真正的内涵底蕴却鲜为人知。
“众所周知,纳西族的社会发展史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它包括社会思维,社会知识和社会活动等一切领域知识,体现了纳西族历来是一个向往开明,进取向上的民族。是一个愿与各民族平等互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民族。而纳西族的恋爱文化又是个单向性的民族内部发展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实现自由婚姻为目的”。因为,过去而言,一对青年男女从“不相识到相识、相识到相知、相知到相爱”的恋爱过程中,都用“情歌对唱”这种特殊的方式来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情。首先是“时授”或“谷气”,其次是“娥姆达”,最后是“弹口弦”。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纳西情歌三部曲”。
笔者通过对流传在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原生态情歌“谷器”、“时授”、“娥姆达”、“口弦调”等的多次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和研究后。发现在纳西族音乐文化中,情歌的文化内涵深奥,底蕴丰厚,涵盖了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