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桂婷
蒙古族艺术文化介绍“呼麦”一个民族经过许久的传承,在不断的创新与弥补不足中流传下来许多的文化,只是有的是广为人知,而有的却是名声不显。而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又有什么艺术文化呢?“呼麦”,是蒙古族特有的单人发出多声部唱法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震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俄罗斯图瓦地区也能听到这种歌唱方式。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的唱法,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作有《特斯河赞歌》、《温柔的诺尔玛》、《成吉思汗颂》、《阿拉泰颂》、《甘地树》、《四岁的海骝马》、《四座山》、《白色的阿布噶山》、《山峰》、《蒙古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