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贵州都柳江和龙江上游的水族人民,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端节。水族有本民族的历法,以农历九月为岁首。按照习俗,以农历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每逢亥日或午、未日各村寨轮流过端节。
由于这时正是大忙的三秋季节,连续过“端”影响生产。解放后,经过群众充分协商,一致决定把端节改为每年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举行。
端节又叫“借端”,语义为吃端、过端,是水族的年节。传说水族的远祖由南方北迁到黔南一带,几兄弟散居各地,相隔又远;为了约定个聚会的日子,就把祖传的端节分批轮流来过。因为远祖居住地一日三餐常食鱼虾,所以以鱼食为主祭品。又因大家相隔较远,故骑马来相会,并举行登高赛马活动,以示吉祥。千百年来,水族人民一直把这古老的节日沿袭到今天。节日上午,大人按习惯挨家逐户去吃庆贺的年酒,儿童们则尾随去分享撰品。下午举行赛马活动,更是热烈欢乐。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们和扬鞭跃马的骑手,从四面八方拥向赛马的端坡。当英俊的骑手飞马登上坡顶时,围在跑道两旁的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水族“水色”浓;水稻、水果、水产、水路,还有姑娘们长得水灵。
对歌是水族姑娘的共同爱好,过端节更是歌声不停,笑语飞天。水族对歌十分讲究,一问一答贴切巧妙。
对歌均借物抒情,幽默含蓄。过节期间,村村寨寨还要搬出深藏于家中的大铜鼓和大皮鼓,悬于庭中,尽情敲击。被誉为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水族之乡,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端节又称瓜节,水族人民叫借端,意为过年,这是水族人民欢庆丰收和预祝来年顺利的隆重节日。
端节是按照水族的历法推算出来的。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