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春节是2018年2月16日。
  节日名称:春节。
  节日时段:农历正月初一。
  每年寒冬将尽、春天就要临近的时候,中国人民迎来的一年中第一个传统佳节就是春节(农历春节)。春节是中华人民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有着漫长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农历春节的岁首是春节,俗称“过年”。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新春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是春节习俗的萌芽阶段。此刻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年终农事完毕之际,人们为了报答天神的恩赐而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西周时期(前1046一前771)旧岁春节交替时的节庆风俗,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这是后来春节习俗的雏形。
  春节习俗最初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前475一前221)和秦朝(前221一前206)末年的农民起义时期,西汉(公元前206一公元25)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发展和恢复,社会秩序也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一系列的传统节日习俗也逐渐形成。《太初历》在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春节的日子也因此被确立。这样一来,原先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渐渐统一在大年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420-589),大年初一过春节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游玩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春节顺势演变成了中国第一大节日。
  春节的习俗在唐朝时期发生裂变。唐朝是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朝代。春节习俗渐渐从祈报、迷信、攘祸的神秘气氛中展现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鞭炮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措施,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春节的重点也由祭神转向了娱乐,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只有在唐代以后,春节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万民共度的佳节良辰。
  春节习俗到明(1368-1644)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礼仪性、应酬性逐渐加强。人们在春节期间相互拜访,达官贵人相互拜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老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乐性进一步加强。春节期间,耍狮、演戏、说书、高跷、旱船、舞龙等各种新年活动丰富多彩。
点击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