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泪罗江殉国的日子,于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之作《怀沙》,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竟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深入人心。人们一陪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扩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关于端午节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