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春节禁忌

  新年第一天,谁都希望一年的开始百事遂意。有个好兆头。因此,禁忌极多,集中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福佑的心理。
春节的禁忌  首要的一忌是不能扫地和倒水,怕因此带走了财气。这一大忌,似乎全国皆然。然而,大年初一,全家人团聚,再加上拜年的人们进出不断,吃花生、嗑瓜子、吃甘蔗、吃水果、吸香烟、剥下的壳、渣、皮、纸屑、烟头满地都是,不扫不行,于是人们就想出个变通的办法——改往外扫为往内扫,象征财宝进门,扫好后装在撮箕里不倒掉,财宝便留住了。上海人往内扫地时还不住地念着歌谣:“一扫金,二扫银,三扫扫到个聚宝盆;聚宝盆上插金花,左金花,右金花,金花上掉下个金蛤蟆。”这样,破财就变成了发财,岂不美哉!《录异传》一书就说出了这一禁忌的来历。相传,有今叫欧明的商人,出外经商路过彭泽湖,常以钱财祭祀湖神。湖神青洪君为了报答情意,特邀欧明去水晶宫作客,并决意要欧明在宫中任选一件礼品。欧明推辞不得,只要了“如愿”。青洪君虽然舍不得,但有言在先,只好唤出了如愿。原来,这“如愿”是青洪君的佣人,一个美丽的姑娘,更是个无价之宝,你无论需要什么只要向她一说,马上就可以得到。成语“如愿以偿”就来源于此。欧明带着如愿回家后暴富起来,日渐骄横。有一年正月初一早晨,如愿起床迟了点,欧明挥鞭就打,如愿气恼不过,一下子钻到了秽土堆里。这时,欧明用钱杖敲打秽土堆,口里呼唤着如愿。如愿却永远消失了。欧明的家境很快败落下来。因此,大年初一忌讳扫地倒水,怕如愿(即人们想像中的财神)从扫帚里跑掉,或是从水里逃遁,使家道衰败。
  这一天,还有其它许多禁忌,如:五更时不能躺在床上打喷嚏,如实在憋不住,必须赶快爬起来穿上衣服,倘若来不及穿而在床上打了喷嚏,将会一年多病;不能躺在床上聊天;门外有人叫唤不可回应,因为这天清晨在门外呼喊俗谓“呼鬼”,是绝对不能回应的;这一天不能吃开水泡饭,也不能用汤泡饭,否则不但出门必雨,而且注定一年里只有吃稀饭的“穷命”;还不准用剪刀,否则会断绝财路仕途,甚至断子绝孙,所以人们往往把刀剪藏了起来;这一天,小孩子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为防止万一,许多家庭早贴上了“童言无忌”的小红纸条以破解;这一天,不能打破杯盘碗盏,打破了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紧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这一天,妇女不可动针线,否则这女子一年到头和别人争吵不休或浑身会有针刺般的感觉;这一天,也不得下河挑水洗菜,因为河神封住了水埠头,凡人不得随便用水;这一天,无论有什么病痛也不得请医生,请医生会一年到头都生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人人规规矩矩,绝不乱说乱动。
  更有趣的是,为了正月初一顺顺当当,开个好头,家长们早在除夕的晚上就准备了干净的草纸,放在枕旁。初一早晨,小儿刚刚睡醒未开口说话以前,就急忙于草纸擦揩其嘴,称为“揩屁股”,意思是说儿童的口不足信,即使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只当是放屁。这种讨口彩的趣闻,著名作家、漫画家丰子恺在《新年怀旧》中,曾作过生动的描述,叫人忍俊不禁。丰先生这样写道:
  吃过年夜饭,母亲乘孩子们不备,拿出预先准备的老毛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这一年里即使有不吉利的话出口,也等于放屁,不会影响事实。但孩子们何尝懂得这番苦心?我们只是对这种恶戏发生兴趣,便模仿母亲,到毛厕间里去拿张草纸来,公然地向同辈、甚至长辈的嘴工乱擦。被擦者绝不忿怒,只是掩口而笑,或者笑着逃走。于是我们拿起草纸,朝后追赶。不期正在追赶的时候,自己的嘴却被第三者用草纸揩过了。于是满堂哄起热烈的笑声。

洒扫洗涤禁忌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团圆美满、安康吉祥、幸福欢乐,因此,节前就要想方设法去营造一种热闹的节日气氛。春节将临,各家各户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庭院洒扫,以保证有个干净卫生的家庭环境。除搬走庭院中不用的东西外,还要把自家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屋子里面的灰尘、蜘蛛网也要扫除。扫尘工具用竹枝和竹竿捆扎而成,扫完房间后一起扔掉,绝对不能用平常用过的扫帚。同时“尘”和“陈”谐音,故民间扫尘就有除旧布新的含义,其意就是把一年当中一切“晦气”、“衰运”全部扫出门外。香炉要把灰和土倒掉,重新添加干净的沙土。公阁、神塞也要清理干净,清理时,要先将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