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节日 >端午节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在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或节日早晨儿童身上要挂荷包。荷包,又叫香包,各地样式不尽相同,大致要由老虎、彩色缠粽、缠线、彩荷包四样组成。荷包大小不一,大的可装人火镰、香料、烟丝等,小的与杏仁差不多,可作为一种装饰品。荷包大多制成如意形。但也有作成寿桃、蝙蝠、柑桔、·小鸡、昆虫、花朵形,据认为端午节,小孩子胸前挂上一个荷包,或再加上一个用麻编的小扫帚、簸箕,可以起到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与挂荷包同时流行的节俗,是拴五色线+五色线,古时称之为“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线”、“五色丝”、“百索”。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的时候,禁忌儿童说话、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场大雨时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被河水冲走。这样,戴五色线的儿童即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将五色线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对小儿来说过端午节另还有一种风俗,就是编虎头形铜钱,挂在小儿胸前,称作“老虎头”;还有的给小儿肚兜上彩绣虎形,称作“老虎肚兜”。以示其服猛。

  在民间,五月被称为恶月,五月初五更是恶中之恶,此时人们极易受到各种病菌、邪鬼及毒虫的伤害。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由于身体娇弱,因此更易受危害。为此,人们想出了一系列办法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给孩子穿“五毒兜”与系五色丝就是两种非常普遍的传统习俗。此外,带榴花、带符及穿绣有五毒的鞋子等方法,据说也可以起到保护孩童的作用。因此,在旧时端午节这天最快乐的恐怕当属孩子了。因为这一天,他们可以换上新衣服,手上、身上还会佩戴上一些特殊的饰物。
  小孩子虽然并不知道它们的具体含义,但却都能领略到端午民俗的特殊魅力。
  五色线,又被称做“长命缕”、“拴命线”、“五丝”,旧称“五索”。据应劭《风俗通义》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已有端午节系五彩线的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彩线就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编成的线,这五种颜色是指青、白、红、黑、黄,从阴阳五行学说来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象征东、西、南、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在元代以前,因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做五丝。后来棉花普及后,就以棉线代丝,所以被称作五色线,但在一些地方,却仍保留着五色丝的名字。系五彩线有讲究,可以系在手腕上,也可以系在脚腕上,但是要男左女右,而且一定要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系好。系线时,孩子们不能开口说话,所以大人们通常是在五月初四的晚上等孩子熟睡后,悄悄给孩子系上。而系上的五彩线想要摘下也是有讲究的。五彩线要在端午节后第一个雨天摘下,压在石头下面,大人们说五彩线会在石头下变成一条“圣虫”(蛇)爬走,灾病也就随之带走了;也有人说摘下的五彩线要放在雨水中冲走,这样好运也就随之而来。
  我国各地普遍都有端午节这天给孩子戴五色线的习俗。在山东荣成,凡是不满十二岁的孩子,都要在端午这天戴五色丝,当地俗语说:“初一戴,十一开,不得病,不招灾。”说这样把孩子拴住好养,还能保佑孩子不招病灾,长命百岁。等端午节后下第一场雨时,再把彩线扯断(不能用剪刀剪)扔到雨水里。旧时,货郎们在端午节前挑着五色丝线走街串乡,唱着歌谣,按尺寸论价,招引了许多村妇儿童。在山东安丘,端午这天在早晨太阳未出之前,大人们就给孩子的手腕、脚腕上以及脖子上戴五色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再解下来扔到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扔到水里能变成蚯蚓。而老济南人则相信,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端午系五彩线,就等于有“五色龙”随时护卫,可保孩子不受妖魔侵害。端午节的早晨,孩子一起床,家长就会把长命缕送给他们,或佩戴于脖颈,或佩系于手臂,或佩挂于幼儿的摇篮上。流传在河南荥阳地区的一首名为枟五色线枠的歌谣,就描述了带五色线的各种功用:
  五色线,戴脖上,一年到头保安康。
  五色线,样样全,五福临门保平安。
  白银条,黄金条,红线穿,绿线绕,五福临门人逍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