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古代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给女孩子妆打扮,女孩子们头上插石榴花,换上新衣裳,有些地方还做各种佩饰戴在女孩们的身上。已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探望家人。姑娘们在端午这一天可以成群结队盛装出游,玩耍嬉戏,所以端午节又叫女儿节。有诗咏道:“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盆纬炎当胸符当髻,衫裙将朵盈盈新。”
  小孩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上大多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面用丝布包着,清香四溢,再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老北京的女孩们,在端午节前常常把棉织丝缎剪成各种式样,并用五彩丝线绣成王字或五毒虫等图案,年年有翻新,真可谓是女红竞巧。
  佩戴五色丝线的习俗源远流长。据东汉末应a著《风俗通义》说,佩戴五色丝线是为了“以示妇人蚕功也”。后由于东汉永建年间大疫、刀兵不断,人们用五彩丝线祈祷消除灾祸,并称这五色丝线为“续命缕”。女人有漪单地以五色丝线合股编制成绳,系在臂膀或手腕上。也有在五彩丝上缀饰金锡饰物,挂在颈项上的;还有的用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献给长辈。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祛疾”,儿童则在脖子上系百索,据说是“为屈原缚蛟龙”。山东日照的人们则在端午节给JL童缠上七色线,一直要彭倒节后第一次下雨才可以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佩艾虎是端午的重要习俗。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者剪裁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或者身上。端午节饰戴艾虎的习俗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裁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人们将艾剪成小虎,或者在所剪的彩虎上粘上艾叶,戴在头上用来避邪。宋代还有穿艾叶虎衣的习俗。现在有些地区,外婆和舅舅还要为新出生的小外甥准备虎头帽、老虎衣,由外婆在端午节前,送到女儿家。到了端午节那几天,家家户户都给小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老虎衣。
  为了驱邪防病,端午这一天人们身上还要挂戴一些佩饰。
  这些佩饰五颜六色,形状新异,十分明眼,也起到了增美的作用。
  佩饰之一是五彩丝。汉应助(风俗通》说:“五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瘟病。”南朝梁宗僚《荆楚岁时记》注文,五彩丝又名长命缕、续命缕、辟兵增、朱索等。所谓五彩丝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绳合并而成的细线,又称“花花绳”。到了端午这天,人们将它系在手臂上,或做成五色丝镯,套在儿童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
  端午系五色丝与屈原有关系。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说:
  “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阁大夫,谓曰:‘君当见奈,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蚊龙所窃。今若所惠,可以徕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搏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以徕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所以,唐徐坚《初学记》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亦因屈原。”道理在此。五彩丝是由汉代朱索而来。宋范哗《后汉书》指出:“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五色桃印就是后来的五色彩增。彩增为什么要用五色?原来在我国古代,五色被认为是吉祥之色,在中国古人心中已形成五色祟拜。神话中的女蜗是炼五色石才把破漏的青天补好的。黄帝战胜蛋尤,也是因“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风俗通》)的缘故。到了汉代,当时思想界正盛行阴阳五行之说,五色之中,黄代表中央,其余四色代表四方,五方、五色都具有神秘色彩。于是吉祥加神秘融人了风俗,汉人认为五色丝可以辟邪。汉人祟拜五色丝实际是崇拜妇女的蚕功。(风俗通)云:
  “五月五日,集五色绪碎兵。余问服君,服君曰:‘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装方级于脚前,以示妇人蚕功也。织麦绢悬于门,以示农工成,传声以裘为辟兵耳。”
  在汉人看来,五色代表大地,而妇女的蚕功使人类获福,无所不至。此外,汉人又创造了五色丝辟鬼的说法。这一说法也出自《风俗通》:
  “夏至着五彩辟兵,题曰‘游光’,厉龙知其名者无疽疾。五彩,辞五兵也。按人取新断织系户,亦此类也。谨按织取始断二三寸串,级着夜矜,以已织维告成于诸姑也。后世弥久,易以五彩。又永建中,京师大疚,云厉兔字野重游光。亦但流言,无指见之者。其后岁岁有病,人情愁怖,复增题之,冀以脱祸。今家人织嫌祈,皆取着后嫌绢二寸许系户上,此其验也。”
  “永建”是东汉顺帝年号,可见东汉人认为五色丝可以辟邪已成为社会风气。
  南北朝人对此也深信不疑,北齐魏收《五日》一诗有句:
  “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即指这种辟邪、辟兵的迷信。
  其实在历代社会里,一些明智的人都不相信这些做法,如北宋苏轼就曾写诗表示怀疑:
  “圣主忧勤政治平,仁风惠泽被群生。
  自然四海归文德,何用灵符号避兵。”
  诗人重人力而轻神威是显而易见的。但历代民众视系五彩丝为节日的风俗,不过是表达一种心愿而已,那便是希望人人太平,特别是小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给孩子系五色丝应注意,“男左女右,以验日后肥府”(《昆新合志》)。有的地方还佩戴“老虎头”。清顾禄《清嘉录》介绍说:“编线为虎头形,系小儿胸前,以示服猛,谓之老虎头。”有的还给孩子穿“老虎肚兜”。以红布绣黄虎,斑烂可观,燕得人们喜爱。清代诗人吴曼云(江乡节物词》中写道:
  “乙威曾不露全身,一例牙须巧制新。咦作虎头痴亦好,管中窥豹又何人!”
  佩饰之二是“健人”。这是女子过节所戴的一种头饰。《清嘉录》解释说:
  “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续钟珍诸状,漪人于虎,极精细,级小权贯为串。或有用钥丝金箔为之者,供妇女擂奥,又互相献奋,名曰‘健人’。”
  顾名思义,“健人”就是戴上此饰,可使人身体健康。头饰往往是妇女所制,其工艺之美,充分表现了她们的聪明才智。
  这“健人”在唐宋时又称为“豆娘”。所佩之物以虫兽形状为主。杭州一带,则以艾做为人形,作骑虎状,擂戴鬓间,尤为精彩。清人吴曼云写诗赞之:
  “画将眉目施襟裾,剪辛先知艾气除。何物幺么呼健者,势成骑虎复何如?”
  与南方女子不同的是,北方女子却将小荷包、小葫芦一类的饰物播在头上。更多的人是把这类饰物别在衣裙上。特别是用麻绳或彩线扎做的小扫帚,仅寸许长,作为护身物与猴、虎鱼一类的动物饰物串连一处,戴在腰间,表示扫除邪秽,避去瘟疫,而又增添美饰之意。
  “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节前后正当石榴花盛开,因此女子又有替戴榴花的习俗。
  石榴;据考证源自西亚,是张蓦出使西域后带进中国来的。首先植于宫廷,后逐渐遍及民间。榴花有大红、粉红、黄白等各种颜色,其中以大红最具特色。榴花的根皮可作驱虫叶剂而减少夏季疾病的传染,所以榴花也被妇女用来作端午节的饰物,与艾叶一同辟镶邪气。
  其实女子插榴花主要为的是好看,元代张宪(端午词》中写道:“榴花照握云髻热,蝉翼轻绢香叠雪。”但不管怎么样,端午节前女子们都在忙着准备饰物,近人冯文询(端午忙》写道:
  “下绷收拾绮鸳鸯,节近天中分外忙。
  五色丝悬长命缕,葫芦样检女儿箱。”
  她们把长命缕、葫芦花样装人箱中待用。“长命缕”俗呼“老虎搭拉”,也叫“老虎锁”。近人赵光哀《津门岁时记》云:
  “小儿所戴者用丝制,小扫子簸箕及虎、蛇、壁虎、蛙、蝎子等,谓之老虎锁。”又端午节也是女儿节。明沈榜编《宛署杂记》:“宛俗自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许多地方有端午节已婚女回娘家的风俗,这“女儿箱”更是随身所带的东西。到了端午,妇女们纷纷插戴起头饰,娇媚得很。宋人侯宾〔杏花天〕(豫章重午)词中写道:
  “宝权整翼双x斗,睡未醒,熏风徐袖。彩丝皓腕宜清昼,更艾虎,衫儿新就。玉杯共饮蓄蒲酒,愿耐夏,宜春厮守。榴花故意红添坡,映得人来越疫。”
  在榴花掩映中,一位身着新衫、腕戴彩丝、头插艾虎的美人,的确为节日增添了光彩。
  鬓边插花,也在男人中流行。有明人虞堪《午日访沈元圭席上次韵》为证:
  “一帘葵锦烂晴霞,五色丝红映嘴纱。元药自消头上雪,蜂榴谁擂翼边花。茶烹石鼎从施禁,诗写蛮笺学破那。不是西山黄石史,难逢东老地仙家。”
  诗中写的是明代文人的节日的生活习俗。他们臂缠五丝,头插榴花,制药,煮茶,写诗避邪。
  佩饰的风俗也影响了宫中的生活。每到端午,宫中就会出现如下的景象:
  “端午生衣进御床,褚黄罗帕及金箱。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针封彩婆长”。
  “茧馆履柔桑,新丝引更长。纫为五色婆,续寿献君王。”
  前一首诗描写宫中美人“玉腕斜封彩缕长”。后一首说皇后亲制五彩丝献君王,为的是延年益寿。皇帝也向百官恩踢五彩丝。此种风俗越演越烈,招致一些人的反对,欧阳修在《皇帝图端午帖子词》中大胆建议:
  “舜舞来退俗,尧仁洽九区。五兵消以德,何用赤灵符!”
  意思说,皇帝应张扬仁德为天下消灾,言外之意不必再恩赐佩带五彩丝。宋人林景熙说得更干脆:
  “客乡吊古重登临,隔水针阳鸟语深。
  踢茜尚余唐阔梦,倾葵犹抱楚臣心。
  蒲边腊酿供华发,棣后春风在绿阴。
  桃印灵符何必佩,乾坤正气古扰今。”
  这首诗写于宋亡之际。诗中说端午旧俗可以不要,但爱国正气不能没有。于此可见民风是以爱国为前提的。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