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24节气 >雨水

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一)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后,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  

雨水名片

  • 中文名雨水
  • 外文名The rains
  • 属    性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
  • 寓    意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 气候特点气温回升、日光温暖、暖湿空气活跃、降水增多
  • 季    节春季
  • 时    间每年的2月18日或19或20日
  •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 黄经330°
  • 前一节气立春
  • 后一节气惊蛰
  • 农事活动培土施肥、清沟排水
  • 三    候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 降雨量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文献记载

《逸周书·时训》:“雨水之日獭祭鱼。”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郑玄注:“汉始以雨水为二月节。”
《汉书·王莽传下》:“乃庚子雨水洒道,辛丑清靓无尘。”
五代齐己《野步》诗:“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
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相公稳登前路,等雨水晴时节,可来取俺老小每也。”
杨朔《三千里江山》头:“秋季雨水勤,飘飘洒洒的,净连阴天,下的人浑身又湿又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