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饮食文化 >饮食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原因为何?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作者:hujunfen

我们在购买食物的时候,不买隔夜的,不买坏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尤其是一些肉类,买之前不仅要问清楚时间,还要通过气味判断是否变质。民间就流传着一些关于如果购买食物的俗语, "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不要一早就去购买猪肉,豆腐就不要买的太迟。这可能与现在的情况相悖,但是在以前,是值得借鉴的。

3.jpg

如果猪肉一早就去购买的话有可能就会买到隔夜肉,就是前一天卖家没有卖完的猪肉。过去人们的经济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平时是很少买肉吃的,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去买点肉吃。所以就有屠户当天猪肉买不完的情况,当天没有卖完的猪肉,屠户第二天当然会接着继续卖,而第二天肯定会优先出售前天剩下的猪肉,等剩下的猪肉卖完了,才会出售当天的猪肉。所以说购买猪肉不宜去的太早,去早了,就有可能会买到隔夜肉。一般来说,你买到的猪肉是不是隔夜肉也不好区分,所以买猪肉的时候去晚点,有可能前一天剩下的猪肉就被别人买去了,自己就会买到当天的新鲜猪肉了。

2.jpg

"晚不买豆腐 "的原因,买豆腐要趁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过去卖豆腐时,基本上是自己磨豆腐,自己卖,前一天晚上把豆腐做好,第二天早上卖。要是早上豆腐没有卖完,走街串巷也会把豆腐卖完,因为豆腐在常温下,是不耐储存的,保鲜期很短。如果早上买豆腐,基本上都是买的新鲜豆腐,如果晚上去买的话,特别是夏天温度较高,豆腐有可能会坏掉,吃了容易坏肚子。

看到这里,我相信你对 "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 "这句话的含义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这是以前社会的做法,如果是现在的社会,可能就有不同的答案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