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至元年,东乡先民从中亚带回来一种擀毡工艺。毛毡作为东乡族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在东乡族地区是非常普遍的,是东乡族每个家庭必备的炕上用品。在全盛时期,东乡族很多男人都会擀毡。
擀毡就是制作羊毛毡,这一始于元代的工艺,是由大量的中亚撒尔塔工匠征迁带来的,之后在东乡族自治县迅速传播。但由于其他因素的限制,擀毡技艺始终无法进入当地手工业市场,主要是自给自足。民国时期,擀毡业突飞猛进,南北二岭山闻名遐迩,龙泉、董陵地区制毡者达500余人。
东乡族人最擅长养羊,毛毡的使用又非常的普遍。因此,擀毡在东乡族中非常流行。男人几乎都擅长这个。很多东乡族毡匠到其他地方以擀毡为职业,有的去了肃北,还有的去了青海、新疆等地方。
东乡族的毛毡有很多种,要是按照种类分有春毛毡、沙毛毡、棉毛毡、瓦青毡等。东乡族擀毡的工具主要有三件,弹弓、珠帘、沙柳条这就是所谓的毡匠三件宝,虽然工具简单,但制毡过程非常复杂,分为弹毛、撕毡、洗毡等。其中弹、洗、揉边是技术性很强的,尤其是揉边的最后一道工序最为讲究。因为不平整的毛毡边不能用剪刀剪整齐,只能用手慢慢整理,没有丰富经验和精湛工艺的匠人是做不出这样的毡边的。
擀毡在东乡族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经常被用作姑娘们结婚的嫁妆。在炕上铺上又白又厚的毛毡是家族财富的象征,擀毛毡的技艺更是值得骄傲。毡子不仅仅用于炕上,还可制成毛毡服装、毡帽、毛毡鞋、毡鞍鞯等。是具有良好的防潮保暖效果,适用于西北地区,尤其是西北农村地区的气候环境。
目前,东乡县在龙泉乡建设了两个擀毡传承基地,使擀毡技艺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