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服饰的外在表现就是符号的能指,而其所指则是服饰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结婚成家,也是人类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最重要的步骤,而婚俗服饰文化是这一环节中的不可缺少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选取了近代民间的婚俗服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婚俗服饰文化元素的提取,整理研究婚俗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为现代婚礼服设计的审美取向和设计语言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可以为现代传媒的设计提供现代转换符号,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近代民间婚服的能指视读

    1.1主服的演变及其表现

    (1)传统婚礼服。近代整个时期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个社会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各种文化与思潮交织碰撞、百家争鸣。旧式与新式的婚礼服的交融与改良,在当时的婚嫁行为中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混搭风格。

    在经历了各朝代的演变后,传统女性的婚礼服的基本形制为:上衣下裳、凤冠与红盖头、霞帔与云肩等,且大都以红色为主色,这也是现代认定的传统婚服的标志“符号”,也是充满了华夏特色的婚礼服元素。传统的上下两件式形制的婚礼服,其主要的形式为上衣下裳,是根据早期深衣的款式演变过来的[1]。上衣类有衫和袄,根据形制分为大袖和小袖,按照开襟方式分为大襟和对襟为主。下装类则基本为裙装,如马面裙和凤尾裙,也有少部分的婚裤。作为清代主要的下裳服制马面裙,在平日里也会穿着,另一种叫法为“马面褶裙”。因为裙体分别有两个光面,两个褶面,共四个裙门,两两重叠,前后两个光面则被称为马面。凤尾裙一般是搭配马面裙穿着的,是用面料裁剪成规则的大小的布条所制,并且每一条上都会进行不同手法的装饰,例如刺绣、染色或是手工绘制等。不同于马面裙用于日常服饰,只有在特殊的庆典日或喜事的时候才会穿着凤尾裙。清代以前包括清代的汉族女性都极少衣着裤装,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才逐渐增多,对于民间的劳动人民而言,裤装比裙更为方便。

红地绣花婚袄
    图1红地绣花婚袄(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近代的男性的传统婚服是从满族的服饰形制演变过来的,依据“男从女不从”的要求,从上衣下裳的形制转变为几乎清一色的长袍马褂。直到民国初期依旧延续这样的穿着风格。

    (2)新式婚礼服。民国时期,西式的思想文化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女士的婚服也由繁变简,从传统的上衣下裳简化成旗袍(图1),这样的服装款式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更加方便行动。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婚礼服饰中常用长袖旗袍,但是也有很多新青年选择在婚礼时穿着中袖或者短袖的旗袍。作为婚服的旗袍的面料和工艺十分讲究,多为丝绸面料为主,也有使用蕾丝面料的,根据季节的不同也有所变化,夏季使用较为轻薄透气的乔其纱、重磅丝、缎类等,冬季会选用加棉、厚绒真丝,且所用的刺绣、收边、盘扣工艺都十分精湛细致。

    在这场服变革的浪潮中,除了改良旗袍之外,更多的是吸取了西式服饰的形制,根据表1中的婚照来看都是中西结合的婚服,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式礼服。不难看出大部分的新娘都是选择穿上衣搭配裙装或是旗袍,头纱和捧花也成为了大部分的选择。而新郎的婚服则彻底西化,大部分的新郎结婚礼时都是穿着衬衫、西装或是西式礼服、皮鞋、手套等。

新式婚服

    表1新式婚服

    1.2服饰品演变及其表现

    (1)首服与肩饰。追溯近代的民间婚俗服饰品,其主要的配饰便是凤冠加霞帔。《续通典》中记载:“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所谓凤冠霞帔,于电典制实无明文也。至国期,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用凤冠霞帔,以表示娶妻而非妾。”[2]在传统婚礼当中,头饰与肩饰是女子出嫁时重要的配饰,一般包括凤冠、盖头与云肩。

    凤冠是指古代贵族妇女所配戴的礼冠,代表着身份品阶,明制皇后礼服的冠饰是最高规制,有九龙四凤;皇妃等级,以及公主、太子妃的凤冠则是九翚四凤;而命妇的凤冠没有凤,只是根据品阶不同绣有不同数量的雉。到了后期一般女子在盛装时(多用于婚礼)所戴的彩冠也叫凤冠。清末民国时期所使用的凤冠最大的特点在于使用绒花装饰。

    云肩是指古代妇女置于肩上的装饰织物[3]。从隋代开始出现,宋代逐渐普及,发展至清代时云肩被各个阶层所使用,尤其是婚礼这种重要的场合,女性都会佩戴云肩。清末民国时期民间婚礼使用云肩也比较普及,所以流传下来的云肩的数量也较多。

    女子在婚礼时除了会佩戴凤冠,还会有一层用于遮盖头部与面部的大红色绸缎,被称为盖头。盖头的形制十分简单,基本为方形,上面绣有不同的图案,风格不一,但是都寄予了吉祥的含义。

    (2)足服。婚礼服饰中另一个重要的配饰就是婚鞋,婚礼中也有对于女子婚鞋的礼仪。清末民国时期的婚鞋分为三种,为缠足婚鞋“弓鞋”、半缠足鞋和天足婚鞋。弓鞋的出现是因为缠足陋习,是古代的审美习俗,源于“女子以脚小为美”的思想观[4],也是男子在选择妻子的标准之一,到了辛亥革命后,风靡全国上下的缠足之风才逐渐被废除,显示出了妇女的解放和地位提高。

    2近代民间服饰婚俗能指之“二元对立”

    2.1传统婚礼婚俗

    中国传统的婚俗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融入了各个时代的多种传统文化,例如等级分明制、男尊女卑的观念和阴阳调和等古代的哲学思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婚俗礼制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

    根据《仪礼·士昏礼》中所载:“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5]直到宋代的《朱子家礼》重新划分并简化延续了千年的“六礼”,将“问名”和“请期”并入“纳彩”和“纳币”当中,保留了纳采、纳币、亲迎“三礼”[6]。到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婚俗程序有了简化的趋势,《顺天府志》中记载:“昔日娶亲风俗,头日迎妆,二日娶亲,三日会亲。近改为早晨迎妆,上午娶亲,下午会亲。”[7]虽然在形式上有所简化,但是普遍大众依旧对婚礼仪式十分看重,一般从议婚到成婚大多数还是包括了三个步骤即订婚、纳聘和成婚。

    2.2新式婚礼婚俗

    到了民国时期,西式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国,这时候的婚俗开始出现新时代的特征,在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风尚,形成一种”新旧结合和“中西交融”形式,又称“文明结婚”,这种方式的婚礼改变了传统婚礼的许多陋习,有关此的报道日益增多[8]。南京的《首都志》中形容新式婚礼婚俗:“清季欧风渐于中国,一切趋于简易。乃有所谓文明结婚,不由父母媒约,先相结以情爱,然后订婚,互易约指。”[9]字里行间说明了当时的男女双方是通过自由恋爱的,且简化了结婚仪式。民国时编著的《清稗类钞》中记录了当时文明婚礼的程序,通常婚礼的仪式为:先奏乐,司仪入席宣唱。随即各位嘉宾按照先后顺序入席,最后傧相引导新郎、新娘入席。再次奏乐,宣读证书,宣毕后分别在证书上印下印章;随即交换饰物,行结婚礼鞠躬,奏乐致辞,新郎、新娘双鞠躬致谢,女宾代表唱文明结婚歌,新郎、新娘行礼退席,最后开始享用茶点和筵席[10]。这种新式婚礼习俗,男女青年经人介绍或自己相识,自由恋爱交往一段时间后,经双方家长同意而结婚[11],不仅尊重了男女双方的意愿,而且简化了结婚礼仪,因此备受先进思想的中国人所欢迎。

    3近代民间婚俗服饰的符号内涵

    3.1承上启下的转折

    从时间上来看,近代特别是清末民国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性时期。清王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服制形式上基本是对前朝所有的形制进行的吸取改良,尤其是到了清晚期,慈禧太后执政的时期,为了彰显出自己的雍容华贵,对自己的服饰更是要求精美,繁缛华丽。那时候的整体形制为上衣下裳,宽衣大袖,精美华丽。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变革以及新文化的出现,动荡的时局让人们意识到宽大华丽的服饰装束已不再适用,不仅限制行动,而且还会为自己找来祸事,所以对于服饰形式慢慢开始有了变化。这种对袖型进行缩小的改良方式正是服饰承上启下转变的开端,接下来的改变就是服装的宽度逐渐减小,到了民国时期西风东进,服饰上的装饰功能逐步减弱,形制也向着合体修身发展。

    婚服受到服饰的变革也产生了变化,也从奢华宽大变为精美简约,过往的宽袍大袖慢慢地被贴体的服饰所替代。这种大小袖口的转变释放了女性的双手,也表明了其地位在逐步提高。袖口从大袖到小袖的转变既是能代表近代女性婚礼服承前启后的显著特点,又是女性服装风格改变的见证,这样细微的调整对整个民族的女性风貌都有所改变。在服装工艺上虽然比不上精美华丽,但对于时代思想跨越的价值上的功劳是举足轻重的。

    3.2满汉交融的发展

    近代时期是清王朝统治的末期和民国时期的过渡时期,这样的时期也促进了满汉文化的融合。清入关时要求汉族男性必须留长辫,不允许穿着汉服,对女性则无要求。满族无论男女性都喜欢身穿长至膝盖的袍服,女长袍服整体成A字型,上窄下宽,衣长通常为了遮盖脚面而长至脚踝,侧边开叉很高能到大腿根部,女性会在袍服里穿着裤装,为了方便走路骑马,实用功能较强。到了清后期,由于当时的审美情趣,日常袍服的围度变得十分宽大,但是固定场合所需穿着的特定服饰依然保留原来的尺寸形制。汉族的女性则一般穿着两件式即上衣下裳,多穿裙,少数穿着裤装。随着清王朝的满族政权的瓦解,满族的袍服结合汉族的服饰特点进行合理的简化演变,形成了新的满汉服饰,这也就是旗袍的原型。这样的满汉服饰的交融,对服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激发了旗袍的出现,这样的新服饰的样式使传统的中国女性展现出了新的风采。

    3.3中西结合的演变

    清代的女性服饰注重装饰,功能性为辅,而到了民国时期的女装则是更加注重服装的功能作用,追求简约舒适,这跟当时的政治文化碰撞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东方人一直以来都很保守,以宽大的服饰来遮蔽身体,延续了千年的服饰形制特点在近代这个西风东进的特殊年代有了改变,各种西式的新鲜的物品都在吸引国人的眼球,新青年们开始尝试西方的事物,包括学习西方的知识体系,穿着西式服装。这种东西方结合的观念不断被推崇,有着先进思想的中国女性结合了西方的思想对袍服进行了改良,缩短了原有的长度,进行了收腰的裁剪使得服装变得合体,慢慢地也出现了半袖、短袖旗袍,使得服装更为合体,越发表现出女性身材的曲线美。

    近代以前的女子在“出阁”时除了佩戴凤冠以外还需要再蒙上一层红盖头,这其中也蕴含了多层含义,一是为了不让新嫁女子的头直指天空,这是对天的不尊敬;二是因为传统思想从而遮盖身体;再有就是辟邪的含义。随着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渗透,民国时期女性的婚礼服中也开始有了西式婚纱的加入,婚服的不同形式混合穿着的,形态不一,比如身穿旗袍,搭配凤冠或者白色头纱,卷起了一阵“混搭”风,也形成了一定的中国特色。除了混合穿着的婚礼服,纯西式的婚服也被穿着的十分多,这表明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广泛地接受了西方服饰的文化。这种中西结合的服装变化是对不同的服饰文化进行借鉴、补充和再发展,一直持续到至今。

    3.4社会思想的转变

    近代清末民国时期是一个社会思想变革跌宕起伏的年代,文化的碰撞传播改变着人们以往的社会观念,政治思想的变动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变革,民生又与经济的变动密不可分,同样也作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解放缠足和文明新装。

    正是因为放足运动的成功,此时的婚鞋的尺码就大小不一,有缠足鞋、半缠足鞋和天足鞋。缠足鞋的尺寸非常小,鞋头又尖又窄,那是因为缠足的时候要将要脚趾缠于脚掌之下使脚变尖,将脚面的骨头缠断使脚变小,这样缠好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女子的脚部完全畸形化,走路时候只能依靠后脚跟的力量,走起路来左右摇摆,在古代这被称为仪态万方。天足就是指脚部自由成长,不经过缠足摧残的完整脚部,那么天足鞋就是完全正常发育的鞋码。半缠足仅仅才完成了脚趾变尖的步骤,还未进行到缠小的时候就停止缠足,但是已经变形的却无法重新恢复到原样,也就形成半缠足的状态,所以半缠足鞋的长度要比天足鞋短一些,但是鞋头却和缠足鞋类似,十分尖窄。缠足裹脚这种陋习是对女性身体的严重摧残,天足婚鞋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人权的平等。

    文明新装的出现也是服饰的重大变化,这是由民主主义革命发起的,提倡人们穿着新装,为的就是展现新的女性风貌,那时候的女学生们喜欢穿着上浅下深的、两件式的女装,显得朝气蓬勃,也成为了当时强烈高举民主共和的形象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女性就选择了文明新装作为婚礼服,表现出了对新女性自己的向往与态度。

    4结语

    近代民间婚服作为服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记载了近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文化和思想变革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婚服作为特定场合的特定服饰,与常服相比较更加富含文化内涵。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将能指和所指有机的统一,透过这些传统婚服看到的是前人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思想。对于服装的发展来说,社会思想对服装的形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装的技艺和面料受社会经济的制约,审美文化体现在服装装饰性上的改变。深入的剖析这些服饰背后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既是研究文化的历史依据,又是当代婚服设计中重要灵感来源之一。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