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的地位已经不低了。
早在二十年前,陈家祠就被誉为广州的“新羊城八景”和“广州文化名片”。
但我还是要说,这点儿荣誉根本对不起陈家祠。
每每走到一些杳无人烟的小村落,如果听说村子里有一座祠堂存在,我就会肃然起敬。
祠堂一直是中国文化传承里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如同寺庙作为佛教传播的主要介质,那么祠堂就是一个家族寻根溯源、传承祖训、教导后辈的重要场所。
在小说《白鹿原》里,族长白嘉轩在祠堂立下“乡约”,规范全村全族人的行为:
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
我曾经问过我家人,为什么我们老家村里没有一个以我们家姓氏修成的祠堂?
大家说,一是以前穷,二是心不齐。
这话很对。
一个祠堂,对应一家姓氏。但祠堂的兴建,必然是一个具备着凝聚力与实力的大家族才干得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