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服饰 >汉族服饰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老北京的服饰与穿著》西洋服饰冲击下的老北京服饰

中西混杂,光怪陆离:西洋服饰冲击下的老北京服饰
 

  西服东渐,传统服装受冲击


  晚清,反清的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为了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场,都剪辫子、脱长袍马褂,穿上了象征时代精神的洋服,以表示与大清彻底决裂。当时,众多留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也受到感染纷纷效仿。虽然朝廷大肆阻扰,但收效甚微。


  民国后,受西方国家影响,人们普遍穿起了洋服。民国政府还仿照一些西方国家的礼仪,制定了《服制条例》,大燕尾礼服、大高筒礼帽以及西服都被人们所接受。


  但有些人的传统意识很深,在服饰方面还相当保守,尤其是老年人仍保持着长袍、马褂、棉布鞋的装束,只有青年人和少数中年人对西装情有独钟。他们不但自己喜欢穿洋装,对穿袍褂的人还投来异样眼光。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对西装产生了矛盾心理,一方面对旧传统强烈反对,要求改换新装。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国家对中国极度排斥,中国人恨人及物,这样,穿西装很自然地就会被人视为“没有民族气节”。


  所以,自此以后,除少数上层知识分子、洋行的经理职员和一些汉奸们之外,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对洋服“另眼相看”。


  有的人虽对洋服没有什么反感,但总觉得它高不可攀,买一套洋服的价钱可以买十几套民族服装,在经济上不合算。还有人觉得与自己从事的旧行业不太相称。更多的人认为别人都穿袍褂,唯独自己穿洋装,与其他人不协调、不合群,有碍于与他人往来共事。


  因此,老北京人仍然穿长袍、马褂,甚至许多从国外归来的留学生、学者、教授,也仍然不改袍褂的旧装束。陈寅洛、王国维、林语堂等都是留学、任教于国外多年的学者,却一直穿长袍、马褂。


  本来,西装的流行浪潮兴起于知识界,尤其是知识界的青年人对西装格外推崇。但五四以后,知识界的人物起来抵制西方服饰文化的最多,而且也最卖力气。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传统服饰在北京(北平)仍占上风。


脱去长袍,走进西装新世纪


  19世纪中期,西服的原始造型于英国问世。当时,欧洲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纺织业的生产,使服装的印染、面料、款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这就为服装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及技术条件。


  欧洲人骑自行车代步和开展网球、高尔夫球、汽艇比赛等体育活动比较早,可那时人们穿燕尾服,活动起来自己不方便。


  于是,英国便进行了服装革命,西服乃应运而生,而且因其独特的风格很快被人们所欣赏和接受。


  辛亥革命期间,西服正式传入我国,当时,有些外国驻我国的办事机构人员及外国开设的银行、商行的职员都穿西服,再加上我国一些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和从事洋务工作者也都穿西服。这样,我国知识界的新派人物中开始穿起西服。


  西服的传入也同其它时装一样,先从海外传进沿海各大商埠,如广州、上海、天津,最后才传入古老的北京。


  北京汇集全国各省乃至世界各地的很多人口。由于风土人情,着装习惯、审美观点不同,故所穿的西服从款式到色彩都各不相同。


  当时,国内流行四大派别:即欧美派、苏俄式样的“哈尔滨派”、日本式的“东北派”和当地派。还有少数由上海传进来的“海派”。


  其实,西装的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根据每个人的爱好、兴趣或观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文艺界人士思想活跃,多追求服装的款式新颖;工商界人士注重身份,讲究西服的质量与工艺;外事工作人员则强调西服的款式与色彩;文教界人士则要求庄重、大方等。


  “七七”事变前后,北京一直是以东洋(日本)派的洋服为基本模式,对襟大开门的底摆呈半圆衫。直至抗战胜利后,才出现双排扣、翘肩、卡腰的欧美式和海派西服。


  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大翻领、“小敞怀”、双排扣、前襟开门处方尖底摆的苏俄式西装。


  但西服不论何种款式,均分为两件套(上下装)、三件套(上下装和背心)和单上装等。当年,老北京以三件套为多。讲究的贵族子弟把它夸张为“十三件”,即西装本身和与之配套的穿戴物、饰物。


  上衣。富有立体感的开放式大翻领。钮扣少而简单,比较随便,扣不扣均可。肩部宽而厚,肩头平直。胸部挺而袒。腰间的曲线流畅而自然。其下摆线是府边线,与地板平行,使人穿着有平衡的感觉,既可使瘦人显得体态丰满,又可以使胖人显得苗条富有气质。


  掖在上衣小兜内的手绢既是实用品,也是装饰品。有的讲究用一块与领带或领结花色相同或相似的手绢,半掩半露地插在小兜内。但一般在礼仪性的场合上要注意与服饰搭配的艺术效果。

 
  硬领衬衣。当年的西服衬衣领和袖都是与衬衣分开的,谓之“活领儿”、“活袖儿”,以便于洗换。


  民初,西服衬衣的领子竖立在脖子上,并不把它折回放下来。不论是打领带系领结,都是如此穿法。大约20世纪30年代后,领子一律要求折回放下来。这种穿法一直坚持到今天。


  领带和领结。领带是在西服的一个装饰品。领带花色品种很多,一般要根据西服的颜色进行搭配,既要避免花哨俗套,又要显得高贵大方。这种对衬的艺术效果与着装人的职业有关。


  领结,又叫“领花儿”,多是穿燕尾的装饰品。不过,穿西装时也有用它的,但多是用在礼仪的场合上。


  领带卡针。这是西服领带上的装饰品。它与高贵的西装配套有其实用价值,把领带固定在一定位置上。


  袖扣。袖扣的作用是将袖头箍紧,使之固定在手腕上。袖扣其质量有金、银、合金等形式,还可在上面镶绿色翡翠或红宝石、蓝宝石当作装饰品。


  坎肩(西服背心)。这是穿在衬衣外面,西服上衣里面的一种无袖短上衣。其样式一般为无领,领型成V型式的开领。卡腰,腰节处备有可调节松紧的腰带。


  背带。夏天穿西服,一般不用皮腰带系裤,以免出汗弄脏衬衣或将衬衣勒皱,这样就设计了有两个金属卡子的背带,它可根据人胸腔长短随时调整,也可随时卸下。


  裤子。其结构分前后裤片,西裤内、外侧缝的形状,必须符合人体下肢的生长规律,以显示人的体型特征。其腰、裆、裤口等部位可自然变化。


  皮鞋。俗语说“西装革履”,这是比较讲究的配套衣饰,笔直的西装配以洋式亮面的皮鞋更显绅士风度。


  鞋护。鞋护与皮鞋配套,冬天,一般不穿挂里子的皮靴,仍穿夹皮鞋,但加了细毡做成的鞋护,把脚面和脚脖子都护上了,这即是一种装饰品,又可以御寒。


  礼帽。即圆顶、宽阔帽檐,帽檐微微翻起。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丝葛。周围有一市寸的类似本色的帽箍为饰。这种帽式是当年欧洲所流行的。


  西服大衣。初冬为藏蓝、藏青呢子大衣,严冬为吊上礼服呢面、挂皮里子,镶水獭领子的皮大衣。再围上一条蓝绸白花的围巾。这可是当年北京“阔少”的装扮。平民百姓穿西服只限于春秋两季,因买不起西服大衣,冬天只能穿棉袍了。


  当年,与西装配套的穿戴的饰物还有金壳怀表挂金链翠坠,有的金链上还饰有红宝石雕成的小桃、石榴、梅子、翡翠白菜、香瓜等极为精致的工艺品,此外,手上戴有镶着红、蓝宝石或钻石的金戒指。


  有的人为了显示洋学者风度,还要戴上进口平光眼镜。
 

“遵礼成服”,洋装捕获中国心


  过去,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新派人物,穿西服除注意款式、面料外,还有些特别的讲究是值得注意的:


  讲究“遵礼成服”。西服是集礼貌、庄重、高度艺术化为一体的装束,故必须“全副武装”。


  凡与西服配套的穿戴物、饰物,须样样齐全,而且注重从头到脚的搭配。


  “遵礼成服”,不是不允许破礼改革,但破礼要破得有理,破得艺术。破,得在惯例之外,又要破得在艺术之中,也就是按照美的要素,遵循艺术规律和特点来改进。


  讲究量体裁衣。穿西装讲究量身而定,以便充分体现流线、线条上的美观。所以,过去凡穿西装的都要去订做,以便合体。一些老洋服行在给顾客做衣服时甚至还要坚持一次或多次试样,直到顾客满意为至。因为这种服装一旦不合体,就失去了全部

  艺术价值,这与艺术审美是不协调的。


  量体裁衣首先是通过垫高、垫平、凹低等妙法,减轻或完全纠正身形上的缺陷。线条与肥瘦二者是关联的,故除了根据体形确定西装的剪裁制作方法外,还须根据西服派别、款式确定它的肥瘦与其他特点。


  例如:青年穿的海派西装就要偏瘦,尤其是腰和袖,卡腰紧袖,袖子突出表现为上宽下瘦,越到下边越瘦,就像自然紧袖一样。而且略短,以致能露出一点衬衣,甚至露出手表。

 

  这样穿起来才会表现青春活力,体现体型的流线美。


  要讲究场合。按场合种类可分正式、半正式和非正式三种。


  正式场合是指参加宴会、招待会、酒会、亲朋之间的婚、丧庆吊典礼、岁时节年礼节性的拜访、晚间的社交活动等。这种场合西装必定上下一色,色泽应稳重大方,不显花哨轻浮,里面要搭配适合的衬衫,系上领带或领结,不允许空着脖领。衬衣下
 
  摆必须掖在裤腰里。鞋、袜要与西服搭配得当,以保持严肃、庄重的风格。


  半正式场合是指日常上班办公、午宴、一般性会客等。这种情况则可任选西装的颜色、款式,上下身是否一色,可自行选择。只要严肃、大方与活泼、新颖相结合就行了。


  非正式的场合是指外出旅游、参观、玩耍、到公园散步、家庭内部的便宴等业余生活。这些情况便不必拘于礼节,可根据个人平日的生活习惯,随便选择。


  西服本身也不一定是通身一色的,而是上下身近色相衬或异色对衬,均可随意搭配。但绝对不能与中式传统服装参差而穿。因此,穿西服要讲究协调美,又要讲究艺术效果,才能体现出自身的魅力所在。


花样杂陈,中西结合翻新样


  民国年间,西服势如破竹,几乎席卷了半个中国。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人不会被西装所囿,其必定还会走出属于自己的服饰革新的路子。


  20世纪30年代,国人开始将西装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个性化的中西合壁装束: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脚穿牛皮鞋。


  当然,只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才有如此时尚的装束,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至于大学生和大中学校的老师也有其独特的装束,上身穿长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到民国中后期,这种穿着打扮,竟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推陈出新,民族品味居鳌头


  每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有其基本模式的装束,倘若离了这种传统的模式,就难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清末民初,老北京男人的服装基本模式是长袍、马褂,既使是各行各业的工作服,也仍是在长袍、马褂的基础上改动而成的。


  当年,凡是站柜台售货的伙计(店员)都是男性的,都要穿长袍(冬天为深色,春、夏、秋为浅色),头上要戴瓜皮小帽(帽头儿),腿底下一律扎绑腿,绑上裤脚,穿白布袜子或粗线洋袜、双脸青布鞋或圆口青便鞋。无论布铺、绒线铺、南纸店、香蜡铺、茶叶铺、饽饽铺……都是如此。


  但有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没有办法穿长袍、马褂的。例如:民国初年,汽车行的汽车司机,在国外应是工装打扮,但汽车到了北京,不论司机是否当地人,都得入境随俗。只要是“出车”,就要穿上长袍(不允许短装),年轻人不但穿长袍,而且在外面套青坎肩,头上要戴美式礼帽,来个民族服装洋冠戴。


  当年这种打扮并不局限于司机,有些宅门里的厨子、听差、使唤小子都毫无例外地要穿长袍、青坎肩、青圆口布鞋、白线袜,头戴帽头或美式礼帽。这似乎是规矩、礼貌的象征,否则,即被斥之为“不成体统”。


  灶上掌勺的厨子、干油行给厨子打下手的“小工”、红、白棚里打杂的茶房,油、厨、茶三行虽然都要与油污打交道,但也要穿长及膝盖的半大长袍,俗称“中褂”、“短大褂”,头戴帽头。


  厨、油两行在操作中加束围裙、套袖,但仍有油渍溅到身上,因此,他们穿的半大棉袄、短大褂、青坎肩,还有帽头都会失去原本的颜色而变成油光锃亮的了,所以人们直呼其为“油厨子”。


  茶行(茶房)稍事整洁。身穿蓝中褂,照例要将中褂与里边穿的白小褂袖头一齐挽上三四寸,再掖上两张手纸。下身必穿青中式裤子,绑上腿,白布袜,青布鞋。头上也要戴个小帽头,腋窝夹块铜茶盘,肩膀上搭块白毛巾,干净利索,显出一股帅劲儿,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位是个“茶师傅”。


  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服务行业,如棚匠,根本穿不上长衣服,但上工时也要穿


  着大褂,以表示对主人的礼貌。等到操作时再脱去长袍,换其他的衣服。工程结束,还要穿上长袍向主人交活,请主人验收,以便请赏。


  当然,有些属于社会下层服务行业的体力劳动者是例外的。如人力车车夫穿的相对随便些,包括拉洋车和蹬三轮的工人,春、夏、秋三季,一律是短装,而且并不规范。


  车夫根据车的等次,也可以分出三六九等。在东交民巷使馆区或北京饭店、六国饭店拉洋人的车夫,以及在大宅门拉包月的车夫,夏天必然是白串绸裤褂;春秋穿青、蓝夹袄、夹裤,冬天穿件大棉袄,还有的穿老羊皮袄,不穿时,就给车座主人盖盖腿脚,以便防寒。


  拉散座儿的车夫则是新、旧不等,还有一些车夫的短装打了补丁。


  日伪统治时期,要求所有车夫一律在便服外加穿蓝布白字的号衣,亦称“号坎儿”。上面有与车号一致的号码。并规定车夫出车不得赤背,必须穿号坎儿,违者如被警察发现,就要受罚。


  粪夫也穿与车夫同样的号坎。车夫、粪夫多是以毛巾包头,冬天有戴毡帽的,但并不是很讲究。


  水夫无号坎儿,只是穿中式裤褂的便装,讲究扎腿带,以毛巾包头,脚上穿毛布底蓝布纳帮的趿鞋。

 
  当年北京大街小巷都是土路,因此越是下雨变天,越要穿新鞋。新鞋泄水设施好,不易透水,不易打滑。他们不穿袜子,而是用包脚布,以便于洗涤。


  20世纪40年代,兴出一种白帆布,鞋头将大姆脚指分开,脚面是完全封闭式的,高靿,后开门的胶鞋,谓之“水袜子”,是专门给水夫以及类似工作人员准备的劳动保护品。所以,有的水夫便穿它来操作。但也不能完全防水,往往下了大雨,蹚进深水或水桶翻倒,扣在脚上,都仍然要穿湿鞋。这样的日子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冬天,为了保暖、防湿、防滑,他们要穿上猪皮做的靰鞡(毛窝),内填稻草,系以麻绳,并在脚心处拴上铁条,以防滑倒。


  还有一种与水打交道的服务行业——澡堂浴池,除帐桌先生之外,所有“伙计”(包括修脚、剃头的),只要是在浴池外边(即顾客休息座前)服务的,不管冬夏,一律穿漂白市布的中式裤褂、白线袜子、青布鞋,非常为清洁整齐,因为他们有条件经常洗换,一般澡堂都附设有洗衣房和烘干设备。


  至于在浴池内搓澡的人则是裸体,只在腰间围上一块堂布手巾而已。


  总之,老北京各个行业的人员,都穿老式的、中式的、传统式的“土”工作服。


  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天津各大商埠的经营方式被大商家、新式店铺相继效仿,各行业的工作服才开始有了新的规定。


  例如:东安市场的文信成服装商店专门经营男、女洋服,为了接待上层顾客,


  他家的店员不穿长袍短褂,而穿本店所经营的最新式洋服,既向顾客展示了所经营的服装样品,成为兜揽生意的活广告,又别具一格。


清朝皇帝是怎样看待西装的


  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宽衣广袖且绣有龙、凤、麒麟花纹的锦袍在早年曾得到了欧洲人的喜爱,中国人也曾为此而骄傲。


  之后,欧洲使臣经常来中国,其服饰文化也渐渐传入中国。


  雍正皇帝对于西方服饰就曾起过爱慕之心。他曾经在宫中戴着西方人卷发式的假发套,穿起翻领西装,衣襟敞开,颈下系起司脱克式的饰巾,俨然一副十八世纪欧洲男子的打扮。


  雍正帝穿洋装仅仅是对西服的好奇,皇帝真正对西装感兴趣是在晚清,鸦片战争失败之后。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朝驻法国公使裕庚的两个女儿裕容菱、裕德菱从国外回来时,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居然允许她们穿洋装晋见,说明朝廷对西装已开始采取宽容的态度,但慈禧还是提醒她们正式场合要换下洋装穿旗装。视权如命的她是不可能让西方文明动摇她的天朝的基业的。


  光绪帝对西装持肯定态度,他私下里多次赞美裕容菱、裕德菱的洋装好看。但


  有皇帝名、无皇帝实的他纵然对西装千般喜爱,却也不能左右根深叶茂的传统服饰文化。


  辛亥革命之后,末代皇帝溥仪受其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影响,大胆地接受了西方文化。毅然剪掉了自己的辫子,而且大胆地穿起了西装。


  溥仪洋装衣饰引起了爱新觉罗家族、前清遗老的极度不满,他们甚至于将他不能“复登大宝”复辟帝制,归咎于所穿西装所致。

.
  其实,当时的溥仪何尝不想维护祖训?在伪满洲国做傀儡皇帝时,他就曾试图穿龙袍登基。


  所以,在对待西服的态度上,他也只是从艺术审美的观点表示赞赏,如果天下与西服让他二者只选一,他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天下。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