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老北京的服饰与穿著》女子传统服饰旗装裙衫,满风汉韵

旗装裙衫,满风汉韵:老北京的传统女子服饰


  从汉装到旗袍的过渡


  在中国,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着装含蓄、端庄、严谨,崇尚自然和谐之美。


 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此时,西装、汉装、满装并行于世,上衣下裙和上衣下裤成为女子的时兴装束。


  民国成立后,女子礼服按公布的服制为“上衣长与膝齐,有领、对襟式,左右及后下端开叉,周身得加锦绣,下着裙子,前后中幅(即裙门)平,上缘两端用带”。


  但对西方文明的崇拜和向往,打破了关于服饰装扮的种种限制,人们为追赶潮流,开始模仿西式妆扮。一时,套装裙、连衣裙与鸭舌帽等服饰被时尚女士广为穿戴,丝袜渐为流行。


  这一时期,人们的衣着观念、生活方式都处于新旧更迭的大转折时时期,旗袍也正是在此时开始悄然过渡。


  外罩马甲的旧式旗女长袍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在交通闭塞的偏僻山村依然承袭着清式装束。


  总体说来,此时的旗袍在廓形上变化不大,仍以清末的宽敞为其特点,领子由早期的无领或低领变化为“元宝高领”,最高时可与鼻尖齐平;袖子稍有收紧并略有缩短,至肘与手腕之间;袍身长度减短至膝与脚踝之间。


  旗袍线条造型仍较为平直,色调力求素雅,领、袖、襟等部位也用镶滚,但比以前简练概括得多,通常只有少许几道,绣纹也趋于简单。


  这时的旗袍已开始注重体现女性曲线美,追求自然的装饰效果。这与当时崇尚自然新生活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时代潮流酿造着社会服饰的整体风貌。


  20世纪20年代,由于受欧美服饰的影响,旗袍袖口缩小,滚边改窄,衣长仅过膝,比以前更称身合体。


  此时的旗袍以实用、简练、美观、民族化的原则,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


  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时期,呈现出“中西合璧、变化多端”的特点,衣袖忽长忽短,衣领开衩时高时低,变化多端,逐渐形成了一种改良旗袍。新式旗袍吸取了西式的裁剪方法,造型完美成熟,设计合理,成为兼收并蓄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正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旗袍的魅力与兴衰


  旗袍在近代妇女的服装中是非常讲究的。晚清,京师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坐在“红轱辘骄车白马拉”的时髦女性,这些女士头上梳着大“两把头”,穿着筒式旗袍,缎绣镶边,手执团扇,气质非常高雅。


  老年妇女则是头上梳着“旗头鬏儿”,穿着素缎暗团花的旗袍,身旁还伴一身穿蓝布短褂的“跟妈儿”。


  穿旗袍没有贫富之分,只是在质料花色和装饰繁简上有所体现。穷苦妇女只是穿一件毛蓝布衫儿,夏天敞穿,冬天套在棉祆外边。富贵人家的太太、少奶奶所穿的旗袍,则比较讲究。


  女旗袍有多种样式:有穿在外边的敞衣,有穿在里边的衬衣,还有“两截衫”(皆属旗袍一类)。


  从衣襟的式样来分,有掩襟的、琵琶襟的,有“十三太保”钮扣的,风格各异。


  还有夏天穿的不带袖子的长褂,也属旗袍一类,谓之“褂襕”。穿用时,内外衣服都要合理搭配,使之款式、颜色更富有艺术美。


  女旗袍的面料颜色各种各样,有的素雅,有的鲜艳。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年龄、身材或季节、场合自由选择。


当年,旗袍各种颜色都有与之“派生”的几种:

  红:正红、维红、桃红、粉红、枣红、杏红、樱桃红、荷花红;

  紫:绛紫、玫瑰紫、雪青;

  黄:明黄、杏黄(皇族专用,满王明黄;蒙王杏黄)、酱色、香色、楠木色;

  蓝:宝蓝、二蓝、三蓝、浅蓝、淡青、湖色;

  白:雪白、乳白、鱼白、芍药白、牙色;

  绿:老绿、豆绿、铜绿、菜绿、墨绿、浅绿、月白;

  黑(青):黑色、元青、红青、石青、佛头青;

  灰:银灰、瓦灰、深灰、浅灰、砖色、蓝灰等。


  讲究的旗袍还要绣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有苏绣、湘绣、川绣等。


  此外,旗袍上各种各样的钮扣也形成了一大特色,这种钮扣都是用青缎打成的“算盘疙瘩”和凿铜扣。讲究一些的则用各种颜色玻璃做的扣子,最引人注目的是假金、假钻石、假珠子做的扣子,虽假犹真,甚是美观。


  女旗袍分为皮、棉、夹、单、纱五种,有钱人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气候换穿。


  阴历正月,天气还很冷,多是穿用大毛皮旗袍。按清制,除了紫貂、猞猁、玄狐,百姓不能穿用外,其它狐皮等,都可以穿。


  时至二月,则穿小毛皮旗袍,有灰鼠、银鼠、羊皮、珍珠毛、骨中羊皮、棉旗袍。以后则逐渐换上夹旗袍和驼绒旗袍。


  到了初夏,改穿单衫,如纺绸湖绸、茧绸、薄纱花布旗袍等。到盛夏时节,就要穿实地纱、麻纱、亮纱旗袍。但是,里边必须以夏布或白布遮体,谓之“官防”(满语,有礼貌之意)。


  入秋初凉时,即穿夹祆,如绸夹、缎夹、布夹旗袍。要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换季旗袍。

 
  入冬以后,则与初春时所穿的皮棉旗袍无异,按季节寒冷程度换穿小毛、大毛皮旗袍。


  如果出门办事或参加亲友家的红白喜事时,为了更加“富态”,外边还要加披一件敞衣(即外罩)、“褂襕”。


  这是一种大外罩,通常用大红宁绸制作,周身沿几道绣花绦子,白缎袖口也是绣花的。讲究的还要在红宁绸面上绣全身“五福捧寿”、“万字长春”等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


  说到“褂襕”的颜色,最常见的用淡绿、芍药白、荷花色、浅粉、淡雪青等等,要与穿在里边的旗袍颜色及刺绣图案异色对衬,或近色相衬,形成良好的艺术效果。但不能用明黄、杏黄两色,以别于天潢华胄。


  上面所说的四季旗袍,在满人嫁女时,都将列入妆奁之内,由娘家陪送。

  辛亥革命以后,旗袍的样式、花色和以前有所不同。尤其是20年代以后,因受西式服装的影响,旗袍的领子、袖管、袖口、滚边、衣长,都进行过多次改动和更新,穿起来比以前更称身合体。


  民国14年(1925年),从上海、苏州等地引进来的新样旗袍在西欧服装样式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革、调整,彻底突破了清朝服饰的老规矩,使之更新潮。与此同时,罩在旗袍外边的“马甲”在当时也比较流行。这是辛亥革命后,在女装上的又一突破,是中、西结合的重要成果。


旗袍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旗袍的长短、高低发生了变化。例如;民国17年(1928年)受国民军北伐成功的政治影响,旗袍的长度改成仅及膝盖的短大褂。后来受保守势力的影响,三年后,又改回原来的长度。


  其次是旗袍的领子也与前有所不同,先是流行高领,领子几乎将下巴颏都拢住了,既使盛夏的旗袍,也必配以高耸及耳的硬领。不多久,又流行起低领,领子越低越好,低到无法再低时干脆省去,成为无领的旗袍。

低越好,低到无法再低时干脆省去,成为无领的旗袍。


  再者,旗袍的袖管一度改成肥大的喇叭袖,后又改成仅能伸进胳膊的紧袖,而且时长时短。甚至根本无袖。不过只有那些个性奔放不受封建礼法所约束的大胆女子才敢穿短袖或无袖旗袍。


  再有则是花边装饰,从衣边和袖缀蝴蝶格,发展到整个旗袍四周都加上花边,大有前清旗袍“十八镶”回潮之势,被称之为旗袍的“花边运动”。


  旗袍从30年代开始讲究突出形体美,也就是将旗袍的腰部收紧做瘦,显得抱身、合体,突出女性全身的曲线美。


  民国26年(1937年)抗战开始后,一般妇女所穿的旗袍式样和装饰,开始从简,以简便舒适为主,身长和袖长缩短,领子也多用低式,尤其是夏天大多不用袖子。这时的旗袍造型和现在的式样差不多,基本上没有了满族人原始旗袍的影子。


老北京传统的汉族女子服饰


  清代汉族妇女的服饰和明朝的风格差不多,一般服饰有:围巾、披风、背心、一裹圆、裙子、马甲、袄衫、裤、腰子、抹胸、腰带、膝裤、手笼、手套、手帕等。


  衣服的领、袖、襟、下摆及裙摆等处都装饰有镶边或绣花。


  在这些服饰中,裙子是最突出的,一般无论褶裙、斜裙,一律裁成“筒式”,


  系于袄衫之内。


  官宦富室的女式裙子,做工精致,款式新颖,一般妇女则系单衣裙和夏布裙。


  妇女衣、裙的颜色根据年龄不同而有所区别。新婚嫁娘及妙龄少女,多穿金绣浅色的衣服,中年以后即以青、蓝、酱、紫为正宗。


  一般婚嫁、节日、喜庆大事,妇女都穿红色的裙子,以表示喜庆。


  汉族妇女的袄衫的样式也很多,多为圆领、右衽大襟、对襟、琵琶襟、扣襟系结,在整个清代未发生重大改变,但是其宽窄肥瘦及局部装饰却是改之又改。


如衣袖的变化,顺治年间比明代减窄,镶边也较少;嘉庆年间则衣袖越来越肥大,镶边也比以前有所增加;到咸丰、同治年间,北京的妇女的衣袖以镶边的多少来体现时髦程度,当时有“十八镶”之称;光绪、宣统年间,则衣袖变得细小而短,甚至露出了里面的衬衣,镶边则不像原来那么复杂。


  袄的质料多用锦、缎,衫则多为纱、罗、绸等,也有家织蜡染的花布,颜色以天青、湖蓝、粉、白、红等色居多。


  北京汉族妇女,除极少数贫苦劳动人家外,绝大多数都缠足,缠足女子的鞋子宛如弓形,被称作“弓鞋”。


老北京传统的满族女子服饰


  老北京满族女子的传统服装主要是旗袍。旗袍的满语称为“衣介”,它有单、夹、皮、棉四种形式。这种“衣皆连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与汉族的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裳截然不同。


  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花边越多则越新潮时尚。


  有一种女式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里,“挽”出来更显得美观。


  满族妇女所穿旗袍,不管是款式方面,还是做工的精细度都是很有特色的。旗袍的领口、衣襟、袖边等处一般都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


  清末,旗袍的样式与以前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原来的四面开禊改为两面;下摆也由宽大改为收敛;袖口由窄变肥,又由肥变瘦等。


  与历代妇女相比,满族妇女给人的感觉是最高挑的,这也是因服饰的衬托。


  此外,满族妇女穿的“花盆底”旗鞋,也比普通女鞋高出二至三寸,有的甚至达四、五寸高。


  这样两者加起来就要高出一尺左右。加上满族妇女所穿的服装,多以长袍为主,长袍的下摆多垂至地面,掩住旗鞋,更显出高挑的身姿。


  满族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面罩一件马甲。这种马甲与男式马甲一样,也有大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长度多到腰际,并缀有花边。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


  这种鞋以三寸多厚的木头嵌于鞋底中间,用细白布包上,使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


  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


  满族的妇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民国时期的国服——旗袍


  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北洋政府在国家大典上,规定文官和文职人员的礼服有两种:第一种是西式黑色燕尾大礼服、白衬衣、黑领花、高筒大礼帽、皮鞋;第二种是蓝长袍、黑马褂、白袜、青(黑)便鞋。


  民国十七年(1928年),民国政府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当年11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民国十八年(1929年)将孙中山先生灵榇由北平西山碧云寺迎往南京紫金山麓中山陵安葬。这就要各政府官员统一服装,以便参加这一隆重的“奉安大典”,所以,国民政府很快就在民国18年(1929年)4月,公布了服装条例。

 

  民国服制遵照满服的基本模式,而且考虑到当时民众的生活习惯,在既已形成的旗装基础上制定了“国服”——礼服。这也说明了旗袍、马褂的影响已深入到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当中。


  民国的“国服”分为男、女两种服装形式。


  男子礼服。褂,即套在长袍外边的对襟马褂,为青(黑)色;袍,即长旗袍,立领左大襟,为蓝色;帽,分冬夏两种:冬式凹顶软胎,质地用丝毛织品;夏式平顶硬胎,以草编织;鞋,皮鞋、便鞋都可以,丝棉、毛织品或皮革质地。衣服鞋帽的质料必须是国货。


  女子礼服。根据女子下裳为裙的着装习惯,女子礼服分为两种。一种为长衣旗袍,不必着裙;另一种礼服,上身穿短衣,下裳仍然穿裙。


  孙中山“奉安大典”上,发源于满族的袍褂成了主角,甚至孙中山的遗体也在去世4年之后改用这种“国服”进行殓葬。


  值得一提的是,16人抬的遗像亭(影亭)里的孙中山画像却是中山服。


  由此可见,所谓民国“国服”、礼服,规定虽有,但在国家大典时,标准仍是清末民初民间既已形成的较为体统、礼貌的服装。在某种程度上是中西合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六月二十日,北平市政府民政局主办的首届集团婚礼反映了旧政府对旗袍、马褂的态度。


  礼反映了旧政府对旗袍、马褂的态度。


  原本“文明婚礼”的礼服已成定式,新郎是西式燕尾大礼服、白衬衣、黑领结,足登皮鞋,手捧高筒大礼帽;新娘身穿覆盖至脚面的白缎裙,头戴花冠,披拖地的银纱。


  但在这次首届集团婚礼上,新郎礼服则是中国的蓝袍青马褂,佩戴普通呢帽、穿白袜、青便鞋,新娘礼服为白软缎的小领长衫长袖,肘以下用纱料,头戴四码长的头纱,脚穿长筒袜高跟鞋。执事人员(知宾)的服装分为长袍、马褂和西服两种。


  此外,将长旗袍当作礼服,在旧时一些高等院校的毕业典礼上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女大学生穿旗袍的传统。


  一些高校还将长袍、马褂定为校服,这确实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


  五四运动之后,为统一制服,同学们赞成以长袍、马褂为校服的居多。


  新文化运动之后,为抗议列强对中国侵占,人们开始抵制西服。


  民国中、后期在高校学生和青、中年知识分子当中,较为流行“中西合壁”的衣饰,基本模式仍以长袍为主,下身穿西服裤,外边罩上长袍,头戴美式毡礼帽,脚登三接头式皮鞋。冬天还要佩上围巾。长袍的开禊要撩起来,插在西服裤的裤兜里,这样既

  显示了民族内涵,又增添了男性的潇洒英姿。


  当时的上层精英,无论平时是穿中山服,还是西服,但到年节接神、祭祖时总要换上长袍、马褂。


  要换上长袍、马褂。


  过去的士、农、工、学、商各界,凡头面人物,在平时都忌讳穿短装。尤其是被称为“先生”的文职人员,如账房先生、教书先生、看病先生、风水先生都必须长袍加身,才不失自己的身价。


  既使是穷人,为保体面,在应酬场合中,也会想方设法改改往日短装的打扮。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长袍已经成为正统、规范,符合礼法的代名词,其他着装则属于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