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戴花翎,长袍马褂:老北京的男子传统服饰
象征权利和等级观念的官服
老北京人将服装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故直呼为“身命”。“身命要齐,脸目要壮”,否则难以“公开于众”。当然,也就无法参加社会活动。
这里的“身命”指的是衣服。过去,老年人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注重身命,不要只顾吃喝”。身命虽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但却与其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
老北京人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言外之意,人的外表是先天形成的,美不美要靠后天的人工修饰,包括穿衣、戴帽、留头、蓄发、擦脂抹粉等。
的确,长相好的人,可以用穿着打扮来修饰、烘托,使之美上加美。而长相不佳的人,也可以通过衣着装扮来进行矫正或掩饰。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便是十分长相,也要靠衣裳来装饰,才能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反之,“十分长相”,如果不讲究衣裳方面的装饰,或衣裳穿得不得体,不讲究,也会使长相逊色,这与骏马、“宝马”要靠“金鞍”陪衬一样。
虽然说如果身材标准,五官端正,怎么打扮都美。但这里是为了强调一下衣裳在人体上的装饰作用,由此就可以看出衣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
清代冠服制度浩繁,等级森严。从皇帝、后、妃、嫔、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至公、侯、伯、子、男;从文正一品、武正一品,至文纵九品、武纵九品;从皇子、福晋、世子福晋、贝勒夫人、贝子夫人,至公、侯、伯、子、男的夫人;从一品命妇至七品命妇的冠服,除箭袖、蟒服、披肩、翎顶为王公大臣朝服所必有外,其四季色彩、质料、当胸补子、朝珠等级、翎子眼数、顶子的材料,以及应用场合,都有严格的定制。
皇帝的冠服
清代皇帝的冠服是历史上最华贵瑰丽的,其种类也是最多的。
据记载,皇帝的冠服分为四种:礼服、吉服、常服和行服,每种又分为冬夏二式。此外,还有雨冠、雨服。
礼服包括朝服、朝冠、朝带、朝珠、端罩、衮服等等。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万寿圣节(生日)、元旦、冬至、祭天地日月等大祀时穿朝冠、朝服。
朝服为明黄色,披领及袖子为石青色,但大祀时根据祭祀的对象则有所区别。
如祭天时用蓝色(因为古人认为“天青地黄”);祀日用红色;祀月则用月白色。两房前后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右衽绣正龙一条;襞积前后绣团龙九条;下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领绣行龙两条,马蹄袖端各绣行龙一条。
自乾隆以后,上衣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下裳绣宗彝、藻、火、粉米四章,合称“十二章”。龙纹图案之间的空隙,以五色云彩补充。下幅用八宝平水。龙袍分为棉、夹、纱、裘(皮)四种,依季节冷暖穿用。
朝冠亦分为冬夏两种,冬冠之檐上折,冠顶三层,以四条小金龙攀附支撑。夏冠是以玉草或藤竹丝编成,形如斗笠。
吉服冠,也称“彩服”,在庆贺性质的典礼上穿吉服冠,如慰劳将士、受俘、赐大臣饮宴及祝寿等活动。其冠冬用海龙、紫貂制成。冠顶为满花金座,上缀大珍珠一颗。夏用玉草或藤竹丝制成,用红纱绸衬里。
吉服的端罩是冬天穿的外套,用紫貂皮或黑狐皮制成,成为翻毛氅衣的形式。冬至郊天及元旦行礼时用之。
皇帝平时的便装叫常服,也称“燕服”,此常服用于皇帝在内廷召见臣下时穿。其冠以红绒结顶,至为尊贵。皇子、皇孙用这种冠戴作礼服,贵族则只有近支的亲王、贝勒、蒙皇帝赏赐才可以常戴。个别大臣也有蒙赏戴红线结顶冠的,只准元旦之日才能戴。常服褂子为石青色,左右开裾,衣饰花纹根据皇帝自己的意愿选择。
皇帝出巡、行幸、出征时穿行服,颜色及纹饰无严格规定。其冠与常服冠相同。行褂为石青色,马褂,长度与坐姿取齐,两袖的长度至肘。
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的雨衣是用羽缎、毡、油绸等制成,样式有六种样式,均为明黄色。分有袖、无袖两类,雨衣式样和常服褂基本相同,但加油领。两袖为平袖。
皇后、皇太后的朝服
皇后被册封时穿的礼服就是朝服,包括朝冠、朝褂、朝袍、朝裙等等。
冠顶为三层,每层缀有大东珠一颗,珠下缀一展翅之金凤,帽周围有金凤七只,嵌有猫金石、珍珠等。
帽后重金翟,上面装饰着三百多颗珍珠。
朝褂形如坎肩,石青色底,前后绣文龙两条。下幅绣八宝平水,襞积(衣褶)下绣万寿万福字文,除前后两条立龙,上面还有四条正龙。
另一种是在腰间绣行龙四条下幅绣行龙八条,无字文及平水。
朝袍也有三种,均为明黄色,披领及袖为石青色,亦为马蹄袖,非传统之水袖。至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冠服与皇后是相同的。
皇子的冠服
皇子的冠服仅存在雍正帝之前。雍正以后以密诏立储,太子的服饰制度遂废。
太子的朝冠为两层(比皇帝少一层),红宝石嵌于顶。吉服冠与皇帝的常服冠相同,为红绒结顶。皇子无行冠。朝服和端罩均为金黄色。
朝服有两种,以紫貂表披领和裳,下裳有襞积,绣以行龙六条,饰五色云是其中的一种;另一式则是披领和袖用石青色,海龙滚边,裳无襞积。
端罩以紫貂制作,金黄缎为里子。龙褂用石青色,正面为四团五爪金龙,两肩前后各绣一龙。
清初,亲王只有少数蒙恩赏者才可与太子穿同样的金黄色蟒袍,但至乾隆时,已有半数以上亲王蒙赏穿金黄袍,所以蟒袍的服制渐渐多起来。
王公大臣的朝服、补服
亲王朝冠与皇子相同,朝服、补服用蓝色和石青色。最初,亲王补服绣四正龙,乾隆时,根据朝臣傅恒奏请,改为正龙、行龙各二条。从此成为定制。诸王如蒙特赐四正龙朝服或金黄蟒袍,可以随时穿用,但异姓则无蒙赏穿四团龙服的荣幸。
郡王朝冠与亲王相同,只有东珠减一,补服上绣行龙四条,其余大体上如亲王。
贝勒朝冠东珠又比郡王减一,补服色为石青,前后绣蟒各一团。
清代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穿的礼服是补服。它的样式为圆领、对襟、平袖,袖与肘齐,衣长过膝,比袍短约一尺,门襟有五颗钮子,衣底为石青色。其特点是用“补子”装饰于前胸和后背,补子上的纹饰图案可显示出官位高低。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室宗爵用圆形补子;固伦额驸、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公、侯、伯、子、男,以至各级品官,均用方形补子。
清代补子纹样为:
亲王、亲王世子: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
郡王: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
贝勒: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
贝子、固伦额驸:四爪行蟒二团,前后各一。
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公、侯、伯:四爪正蟒方补,前后各一。
文一品:仙鹤方补,前后各一(以下均为前后各一)。
文二品:锦鸡方补。
文三品:孔雀方补。
文四品:雁方补。
文五品:白鹏方补。
文六品:鹭鸶方补。
文七品:鸂鶒方补。
文八品:鹌鹑方补。
文九品、未入流:练雀方补。
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御史、按察司各道:獬豸方补。
武一品、镇国将军、郡主额驸、子:麒麟方补。
武二品、辅国将军、县主额驸、男:狮子方补。
武三品、奉国将军、郡君额驸、一等侍卫:豹方补。
武四品、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二等侍卫:虎方补。
武五品、乡君额驸、三等侍卫:熊方补。
武六品、蓝翎侍卫:彪方补。
武七品、武八品:犀牛方补。
武九品:海马方补。
从耕农官:彩云捧日方补。
长袍的渊源与普及
清末民初,老北京男子的服装都是长袍,这种长袍又叫“旗袍”,在民国革命前,甚至在民国后的一段时期里,为北京平民的主要服饰。
北京人把夏天穿单的长袍叫作大褂。其衣料一般为棉布的,较好的为葛布或夏布的。高贵之家多穿丝质的。
春秋时节穿夹袍,入冬后就要穿棉袍或皮袍了。
鸦片战争后,“洋布”大量输入,北京人曾用它为料制做棉袍。这种布料相对便宜,但布料质量差,不禁穿。
长袍的特点是:袍长过膝,领子是圆的,带大襟有扣襻,袖子不肥不瘦,下摆留有开禊。
长袍原本为满族人所特有的服饰,满人入主中原后,满汉文化交融,汉人也渐渐穿上了满服。
当初,满族人穿的长袍,袖子是窄的,同时在袖口上还带有“马蹄袖”(箭袖)。
所谓马蹄袖就是在本来已经很窄的袖口上,再接上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其形状酷似马蹄。马蹄袖的发明和使用,完全是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形成的。这种马蹄袖有保护手背的作用。
此外,原来的旗袍是四面开禊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两面开禊,甚至还有不留开禊的。这种演变也与马蹄袖的隐去相仿。四面开禊的长袍是为了方便驰骋,日后驰骋渐少,自然就不要四面开禊。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人就不再穿马蹄袖四开禊的长袍了。只有清代的官服和有地位人的长袍还保留着原样。
以前,北京男女都穿长袍,因此讲究装饰的妇女,在长袍的衣襟、领口、袖边处镶上绦子花边,作为美的点缀。
清末北京时兴瘦长袍,长能覆足,袖仅容臂,形不掩臀,若猛然一蹲,就可能撕裂。据说当时这是仿西装而制。
马褂的流行及变迁
马上所穿的短褂就是马褂。清初,它流行于八旗军旅,只是一种征途中的“行服”(当时有“行袍”与“行褂”之分)。
据说,清乾隆以后,马褂被用作常服、礼服。其由来是出自一桩历史事件。
当时曾发生大小金川叛乱,清廷先是派川陕总督张广泗进剿,半年以后,损兵折将。乾隆帝震怒之下,将张广泗正法,改派满族经略大学士傅恒率八旗劲旅进剿。傅恒全力以赴一举平定叛乱。归来后,被乾隆帝加封为忠勇公,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褂,宝石顶戴。
因傅恒喜穿对襟马褂,美其名曰“得胜褂”,所以,人们便开始纷纷效仿。起初,只有跟班扈从者和出使者用作礼服,人们常见的是一套出行的轿车,前边开道的“顶马”上,骑一官员,长袍的外边罩上一件对襟马褂。
后来,无论迎宾、作客、游览,都喜欢在旗袍上罩上一件马褂。时间一长,马褂就逐渐成了普遍性的礼服。
马褂一般有短袖与长袖两类。
短袖马褂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的数种,其中,对襟马褂即上述之“得胜褂”,流传最为普遍。它的样式与今天人们穿的中式对襟小棉袄很相似,圆立领,有开禊,有算盘疙瘩式的扣袢,身长齐脐,袖长到肘,因为它的身和袖子都很短,天冷时便可以做成皮的或棉的,套在长袍外边。
琵琶襟马褂是右襟短缺,而略以短襟袍,襟呈弧形,排扣如琵琶状。长袖马褂为对襟,身长、袖长,俗称“卧龙装”。
清代,马褂的颜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统治者的喜好所决定的。
对襟马褂初为天青色,至乾隆中期流行玫瑰紫,乾隆晚期又流行福文襄公福康安所穿的深绛色,谓之“福色”。
嘉庆时,流行香色、浅灰色,而棕色纱制的马褂则是夏天比较流行的。此外,深青色大袖对襟马褂,也可作为一般场合的礼节性服装。
至咸丰、同治间,流行行蓝、驼、酱、油绿、米等色。至光绪、宣统时,用宝蓝、天青、库灰色铁线纱、呢、缎等做短到脐部以上的马褂,在南方尤为风行,甚至用大红色的。
清朝皇帝穿明黄色的马褂,其身边的扈从大臣、御前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兵等,也可以穿黄马褂。正黄旗的官兵可穿金黄马褂。凡是担任现职的皇帝侍卫和内大臣等穿的,谓之“职任褂子”。
清朝的普通侍卫(分三等,分别为三至五品官),以及与皇帝一起出巡,不分品级的御前待卫(王公、贝勒、都统、国成均可充任),都必须穿明黄色的绸缎或黄纱做成的马褂。被解除职位的御前侍卫,则不能再穿。
有幸穿黄马褂的,还有荣立军功或战功的大臣,那是皇帝对他们的奖赏。
例如:每年秋季“行围打猎”(既是传统习俗,又是军事训练)时,皇帝对多次获得优胜者,即赏给黄马褂。但只限“行围”时穿,平时则不能穿。
再一种是奖给有功将领或带兵立功文官的黄马褂,谓之“武功褂子”。
这种褂子与职任褂、行围褂有所不同,虽然都是明黄色的,纽拌却分黄、黑,黄色纽拌的是武功褂子;黑色纽拌的是职任褂、行围褂;职任褂、行围褂平时都不能穿,武功褂子却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穿。
还有与马褂类同的是坎肩,也叫背心、紧身、马甲,实际上是件无袖的马褂,它的样式也是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襟和多纽式等几种款式。
这种马褂除多组式的无领外,其余均有立领。多纽式的坎肩除在对襟的门襟有直排的纽扣外,还在前身腰部缝有一排横列的纽扣。
这种坎肩可在袍套之内穿,如果乘马行走觉得热时,只要探手于袍内,解开横、直两排纽扣,便可在袍内将其曳脱,避免解脱外衣之劳。满语称为“巴图鲁坎肩”。
“巴图鲁”是好汉、勇士之意。俗谓之“十三太保”。原来这种多组坎肩只许王爷及公主穿用,后来才允许普通人穿。
坎肩有皮、棉、夹、单、纱多种,可根据季节而选择。
早年,坎肩讲究在襟领之处镶上异色边缘,用料和颜色与马褂基本上相同。奴仆所穿的坎肩以红、白鹿、鹿皮制作,以图牢固。
满族人未入关以前,一些猎户、农户穿的皮坎肩都是毛朝外的。
在皮坎肩中,以刮成白板的鹿皮坎肩为贵。这种装束,在老北京的市面上,只能从王公、贵族死后出殡的仪仗中看到它的影子——一些雇用的执事夫,身穿翻毛坎肩、架鹰、牵狗、拉骆驼,以象征满、蒙游牧习俗。
民国以后,马褂、坎肩(马甲)还一直被人们所青睐。它与长袍被民国政府规定为男礼服,与燕尾大礼服、西服分庭抗礼。
此后的一段时间,长袍、马褂、坎肩成为中、老年人及公务人员的流行服饰。还有一些人穿着早已不流行的金貂绒、银貂绒的马褂或绣着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吉祥”图案的坎肩招摇过世。
不过,到20世纪40年代末,长袍、马褂就逐渐淘汰了。
老北京男子的官场服饰
在民国以前,老北京男子的服饰基本上遵从清制。
清代官府与历代官府一样重视等级尊卑,最能体现此特点的便是他们的官场服饰。人们从某人的顶戴和补服上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官职及品衔。
顶戴,俗称“顶子”,指品官所戴官服顶部镶嵌的宝石。按照清朝制度,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均须在所戴的冠顶安放一个表示本人品级的顶戴。
皇帝本人采用大东珠,文武官员一品为红宝石,二品珊瑚,三品珊瑚(文)、蓝宝石(武),四品清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七品素金等。
另外,清朝官服当中,等级的特点还能从朝珠、腰带、蟒纹、花翎等装饰中体现出来。
清朝规定,朝珠只限五品以上及内廷官员佩戴,其质料按品级也各不相同。
腰带,皇帝本支用黄带,叔伯兄弟之支用红带,其余人只能用石青和蓝色,腰带上的宝石及带扣亦品级分明。
蟒袍上的蟒纹,三品以上九蟒,四至六品八蟒,七至九品五蟒。
帽子上面的花翎,一般只限于有爵位的和皇帝近侍、王府护卫、禁卫京城内外的武职营官等配戴,有一翎至三翎不等,其他人则必须有军功或皇帝特赐方可戴用。
清代官场服饰,其无论是布料的质量,还是做工的精细程度都是历代绝无仅有的。
北京男子的平民服饰
清末北京男子的服饰主要有长袍、衬衫、马甲、短衫、袄、裤、套裤等等。
一般从上衣下裤,外罩长袍马褂的穿着方式,其中以长袍和马褂最为重要。
长袍属于中式长衣,北京人又称之为大褂,较为单薄的则称为长衫。
袍子的结构和式样比较简单,有圆领、大襟、窄袖、扣襟,可以做成单、夹、皮、棉各种。
袍子多为月白、湖蓝、枣红、雪青、蓝、灰等颜色。
但是,下层老百姓如农民、商贩和小手工业生产者,基本不穿长袍马褂,以免劳作时不方便,他们多以短式衣裤为主。老北京的服装一般采用深色,这样的服装防尘耐洗。
老北京人从头到脚的穿着讲究
不在中国的历史上,同历史时期,各民族、各阶层的服饰也各具特色,但宽袍大袖一直是基本的特点。相比之下,清朝的服饰形制最为庞杂、繁缛。
300年前,以满族为主的清廷迁都北京以后,服饰融入了政治色彩,以马褂、箭袖、垂辫代替了宽袍、大袖和束发。此后,老北京以前汉族的服饰渐渐吸收了满族服饰的特点,并且具有了独特性和普遍性。
按定制,清代男子需剃发垂辫,北京人不论种族与老幼都须戴帽子。
帽子的种类很多,一般常用的有礼帽、便帽和风帽三种。
礼帽即是官帽,北京百姓称之为“大帽”,以寒暑之故而分为两种:三月至八月戴“凉帽”,八月至次年三月戴“暖帽”。
凉帽为斗笠状,以藤、竹等制成,外裹绫罗,多为白色,间有湖色和黄色。
暖帽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多以皮、缎、呢或布混合制成。
官帽顶上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子”;顶珠装饰在帽纬之上,分红、蓝、白、金等色,以区分品级;顶珠之下装一支两寸长的,安插花翎(鹖羽毛)、蓝翎(孔雀翎毛)的翎管,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为便帽,俗称“小帽”,是官吏士庶等各阶层人士日常居行所戴之帽。
便帽的式样很多。最常见的是由6块下宽上尖同质地料子拼缝而成的瓜皮帽。帽分6瓣,取“天地、四方”“六合统一”的含义;瓜皮帽不分尊卑、无论老幼都可以戴。
便帽的原料春冬用缎,夏秋则用纱;颜色多为黑;帽顶是用红丝线编的“算盘结”。
风帽是冬季老北京人的专用帽,又名“风领”、“马虎”。分皮、棉两种;多以绸缎、呢绒作面,颜色以红代表尊贵。
男子的服装有袍、袄、衫、褂、裤等,其中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
长袍的特点是,长过膝、领为圆,带大襟有扣襻,袖适中,摆开衩。
皇室宗族的长袍前、后、左、右开四衩,官吏士人的长袍开两衩。
开衩的长袍,袖口要装饰箭袖,形似马蹄,故名“马蹄袖”,平时翻起,行礼时放下。
普通平民百姓穿的长袍下摆是不能开衩的,又称“一裹圆”,袖口为散口状。
穿在外面的,叫外褂、行褂。类似外罩衣的,叫马褂。其长仅及腰,对襟,圆领,有开衩,带扣襻儿,大襟马褂。还有一种大襟马褂,腰身和袖都较长。
无论是对襟,还是大襟马褂为适应季节变化,都可做成单、夹、皮、棉几种形式。
另有一种马褂,其长不过腰、其袖仅掩肘,目的是为了方便骑射,发展到后来主要用于装饰。其中以杏黄色为贵,没有皇帝特赐不得穿戴,其他颜色则可随意选择。
男子着便装时,脚上以穿布、缎材质的鞋为主。着公服时,则需穿布、缎、皮等材质的靴。
清代妇女的发饰跟男子剃发易服不同,可保留原有的发式和服装。
但到了清朝中期,汉族妇女的发式,多模仿满族宫女发式,崇尚高髻,梳头时将头发分为两把,俗称“叉子头”、“两把头”、“把儿头”,也有“燕尾式”在脑后垂下一绝头发,修成两个尖角。平髻、圆髯、如意髻等式样也曾流行过。
满族贵妇发饰,多以钿子为饰,即以铁丝、藤丝为骨,外核黑纱,上饰翠翟。满族普通妇女入关后多习汉族梳“叉子头”,之后受汉族文化影响越来越深,头发也会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
到晚清时,发髻逐渐增高以致形成“牌楼式”的固定装饰,用时只需套在头上,加花朵装扮即可,名为“大拉翅”。
汉族妇女的服装变化相对较小。一般妇女穿着披风、祆、裙等。披风即外套,与男人的马褂作用相似,其制有对襟,有大襟,大袖,摆下长及膝。披风内依次为大袄与贴身小袄。下装是遮足长裙。
满族妇女一般以长袍为便装,样式与男袍大体相同,领、袖绣有花边,袍外套马甲,下装多为裙。
汉族妇女穿着弓鞋(尖足鞋);满族妇女因不裹足,多穿装有木底的绣鞋,俗称“高底鞋”、“花盆鞋”。
汉、满族外,北京还有蒙、回、藏等民族。蒙族世代在草原生活,服装与满族相类似,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其外衣多是色泽艳丽的绸缎制成的窄袖长袍,腰间围系宽宽丝绦的各色腰带;袄、裤穿在袍内,脚上多穿长统皮靴或缎靴。
女子长袍之外多套一马甲,除帽式、发式、头饰之外,男女衣着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