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诗人们舞文弄墨,风花雪月,或寄情山水或借山水以咏志,所以仙游的地理风水常被历代文人雅士所乐道,被喻为“神仙出没之地”。古代朝廷官员陈效奉命巡行仙游,下车伊始就发出了:“碧山如画溪吟眸,信是神仙此地游”的感叹,从此之后仙游在历代文人墨客眼里仿佛是一座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宋朝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成书的《仙溪志》在描述仙游县城的地理形势时称邑治“西接蜚山,东列石鼓,北枕瀑布,南带仙溪,夹以二塘。水由艮出,文笔峰、铜鼎环列其旁。水绕山蟠,面势环翕,真东南之壮邑也!”清末流传的《仙游乡土志》亦赞美邑治形势“秀钟二蜚(指大飞山、小飞山),翠挹九朝,东山左峙,宝幢右纳,百川之水汇于虎啸潭,瀑布、兰溪环流屈曲会入木兰陂,又地界莆、惠之间,海陆舟车所会,土田之美,此天然造化,是以据莆之上游也!”
仙游县城负山带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规模面势雄壮伟丽(三面环山),比他邑为冠”,“山川卓砾,秀气所锺”,故造化无穷。自宋以来“异人辈出,甲于他邑“,”魁颜胜流,不可胜书”,就连南宋时期莆田籍诗人刘克庄也赞叹不绝:“岂水深土厚,所产皆秀杰欤?”
置身仙游县城,放眼望去,东二里处有一座山叫走马山(又名清明山,今城东中学校址),山顶上有座塔叫镇国塔(相传为康熙年间邑绅徐万安所建,可惜毁于1966年围溪造田),走马山对岸是石鼓山(因地处县城以东,习惯称为东山),山顶上高高耸立的那座石塔就是东山塔,俗名东渡塔,山脚下有座东山寺。两山之间夹着一条木兰溪,一弯碧水自西而东缓缓流过。走马山以北也有一条小溪汇大飞、小飞二山之水沿九龙岩潭流经水磨坑诸涧注入木兰溪。关于这两条溪水和两座塔,历史上还曾留下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传说两座塔建成之后,有好事者在木兰溪渡口竖着一块大石,上书:“两溪两塔,儿孙坐八座”(八座即八抬大轿,形容儿孙大富大贵)。有一年,自称“十全老人”的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特地来到巡幸,途经过木兰溪看到渡口摆放的那块石碑顿时心生妒意,这老头儿就故意把句子倒过来读,读作“两塔两溪,儿孙做溜子”(溜子意为不务正业的流氓、混混),就这样仙游的风水被这位满族血统的皇帝一口给破了。但是老皇历过失了,乾隆也早已化为灰烬,如今东山依旧,仙溪常绿,仙游人杰地灵,代代不乏栋梁才俊,如今的国务委员陈至立的祖籍就在坐落在兰溪之滨、东山之麓的南埔里。
东山塔雄踞石鼓山顶,与走马山上的镇国塔隔水相望,扼仙游咽喉之要塞。历史上人们常将石鼓山和走马山称为仙游“水口之捍蔽”,这两座山峰上原先都造有两座宝塔,宛如镇守在水道门口的护法神将。其实,早在清代之前与走马山邻近的塔埔山上亦建有一塔,名为“宝缨塔”,传为黄瑞鹤倡建,宝缨塔与走马山、石鼓山三塔并峙,形成鼎足之势。“三塔”又与仙游县城门前的“三湖”(东湖、西湖、南湖)相映成趣,可惜宝缨塔不知毁于何年,于今仅剩下一处旧址(今鲤城街道万福村塔埔),始建年代痛莫考矣!
据考证:东山塔始建于明代,为石构楼阁式,八角形七层实心,叠涩出檐,塔刹为葫芦形,通高12米,五十年代间遭雷击崩塌,1985年由爱国侨僧坚操法师捐款重修,至今保存完好,为仙游城外一大景致。旧时的一些文人雅客常相约石鼓山,登高望月,尤其是月朗星稀之夜,石鼓山犹如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人站在山顶上伸手便可摘月,至今仍遗下“绮云丽月东山塔”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