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诗人们舞文弄墨,风花雪月,或寄情山水或借山水以咏志,所以仙游的地理风水常被历代文人雅士所乐道,被喻为“神仙出没之地”。古代朝廷官员陈效奉命巡行仙游,下车伊始就发出了:“碧山如画溪吟眸,信是神仙此地游”的感叹,从此之后仙游在历代文人墨客眼里仿佛是一座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宋朝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成书的《仙溪志》在描述仙游县城的地理形势时称邑治“西接蜚山,东列石鼓,北枕瀑布,南带仙溪,夹以二塘。水由艮出,文笔峰、铜鼎环列其旁。水绕山蟠,面势环翕,真东南之壮邑也!”清末流传的《仙游乡土志》亦赞美邑治形势“秀钟二蜚(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