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与土地有着说不清的渊源关系。上古神话中,女娃捏土造人,万物生长所需的的粮食,也是来自黄天厚土。田野中,毫不起眼的稻草、泥土,都能变成各形各色的人物、动物,这就是民间工艺——泥塑。
泥塑是民间古老的传统手艺,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比如,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可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到了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在陪葬物中出现了很多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两汉以后,道教兴起,佛教传入,道观佛寺随之增多,泥塑偶像获得了发展。唐朝更是达到了全盛,雕塑圣手杨惠之就是杰出的代表。
宋代,除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例如,七夕前后,北宋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平民百姓和达官显贵都买回去供奉、玩耍。之后的几代,泥塑都经久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人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风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是天津人,名叫张明山。小时候,张明山家境贫寒,家里常会卖一些泥玩具补贴家用,所以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加上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就连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时,都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除了继承传统的泥塑工艺,张明山还吸取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的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他捏制出来的泥人个个神态逼真,色彩典雅秀丽,极具现实主义特色,一时蜚声四海。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
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产生的时间很早,到现在也不知其确切的时间。每逢农闲季节,家家善塑泥人,户户会彩。到了过年,在庙会和集市上,人们托个盘子叫卖自己作的泥人,赚取收入。在清代,惠山有袁、朱、钱等姓的专业作坊。清同治到光绪年间,是惠山泥人在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戏剧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四十多家,专业匠师三十多人。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地方官供奉了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蟠桃会》,从此惠山泥人成为贡品。
惠山泥人有粗货、细货之分。粗货为玩具,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翻制,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制作精细。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着重刻画表情。如果说泥人张的作品清新雅致,那么惠山泥人则鲜明艳丽。
泥塑的制作要经过一套复杂程序,首先泥土需要精心挑选、过滤、晾晒,有的泥土粘性和细腻度不够,需要加棉絮、纸进泥土进行捶打、摔揉,这个单调的动作往往需要五六个小时之久,非机器所能代替。
泥塑模型要经过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将一块和好的泥塑造成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合、晾干,必要时还需火烧来加强泥土的强度。然后将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就是翻模。脱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俗话说有“三分塑,七分彩”。为了让颜色更加持久,一般上色都需要三四十遍。
从挖泥开始,炼泥、捏塑、彩绘,一个泥塑才能完成。除了原材料,每一步都是用手塑造出来,这工艺技巧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现如今,在这花花世界,泥塑工艺的寂寞滋味显然无法吸引今天的年轻人做出继承父业的选择。许多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也是这样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