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节日 >龙抬头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农历二月初二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龙头节,也称青龙节,俗称“龙抬头”。清代《燕京岁时》一书中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


  龙抬头的渊源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所以山西民谚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明沈榜《宛署杂记》云:“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蛇蜒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引龙回”习俗在山西演变为“引钱龙”或“司钱龙”,举行这种风俗活动的目的在于祈盼一年风调雨顺。晋西北就盛行“司钱龙”,早上太阳未出山,家家户户都提壶提桶到河边或井边汲水。按推测当年几龙治水,壶中就放几枚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钱龙就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


  有的地方如原平一带,在二月二日大早选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头,用灰围洒一圈并用红线拴一枚铜钱置其中,用线牵住,拉回家置容器内,是为引钱龙。晋东南的风俗是用灶灰在门外洒一圈然后弯弯曲曲接连不断洒向厨房,围水缸洒一圈即完成“撒灰引龙”。龙抬头的习俗,与山西民间的龙神信仰与祈雨习俗相连。俗以为龙是雨的主宰,二月二晚上龙出来活动,在空中行云布雨。因此,此日人们早早就去汲水回家,以免惊动雨龙。


  其实,唐代就有了二月二日踏青、挑菜、拾菜等习俗。所谓“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是明代以后才产生的,并形成了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习俗。据史书记载,民间在此日吃饼谓之龙鳞饼,吃面谓之龙须面,闺房中要停止针线活,恐伤龙目。是日,男人们普遍要剃头,谓之剃龙头,以此来助龙抬头,祈求龙布云作雨,保佑丰稔。


  山西龙抬头的另一习俗是驱毒活动。俗话说:“惊蛰过,百虫苏”。《阳城县志》载:“百蛰初惊,悬天师符以辟虫。”阳城人是日早上起床时,忌说“起”字,怕毒虫应声而起。晋南人喜欢此日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下,谓之“禁百虫”。也有的全村集合,抬神像到各家门前,向院内洒米汤,家家门前围洒石灰,以禳瘟祛病。许多地方还有二月二吃麻花习俗,谓之“咬蝎子尾巴”。晋东南农村习惯画一药葫芦,内画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虫,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


春节前制成的人形面食,有头(三角形)、脖子(两个馒头),在春节供神,正月十五摆完火炉后,第二天火炉残了,人们纷纷拿上枣山去残火上烤,当地人相信,正月十五的火炉烤的枣山治百病。大人们把枣山的“身子”、“胳膊”给小孩吃,而把“头”留到二月二早上让壮年男子吃,当地人说二月二吃了枣山,犁地时碰不上石头,耕地也有力气。


  晋南芮城匼河的龙抬头可称得上中华一绝。匼河龙抬头最令人瞩目的是“三社典”古会,相传此会始于汉光武年间,为纪念东岳大帝黄飞虎治水有功而当地三社联典庆贺,故名“三社典”。是日,村民们把自己家中的珍宝都展示出来,民间因此又称“亮宝会”。俗以为珍宝能辟邪消灾,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届时,妇女们身着彩装,演唱民间小戏;男子们则扮演粗犷强悍的天神、地祗、武将及文臣等。而古会中最令人振奋的则是号称“匼河二杆子”的“背冰亮膘”壮举,一队赤身裸体的男子,腰系野藤或土布裤衩,身背铡刀、石磨和一大块冰凌,冒着春寒赤足列队缓缓行进,大展阳刚之气。“匼河二杆子”名声震撼四方。整个表演伴以古朴的锣鼓,俗称“撤锣鼓”。队伍从村外出发,一直行进表演到泰山庙旧地结束,浩浩荡荡,煞是气派。


雨水之惠。距匼河不远的稷山县,历史上遇旱年向稷王求雨时,祈雨队中就有一名重要角色称“下嚼子”的,此人赤着上身,用铁铡刀上的铁钉从嘴左边刺穿到右边,好像牲口的嚼子。一手端碗凉水不停地喝,以止疼痛,一手挥动长鞭甩打开路。匼河的“背冰亮膘”比起“下嚼子”要文明多了,匼河二杆子的壮举场面也要雄浑壮观得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行为的祈雨目的和自虐心理已经完全淡化,节庆娱乐和追求健壮体魄的文化内涵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中期,背冰活动逐渐演变为一种体育竞走形式,于每年正月、二月零度以下气温举行竞走活动,背冰者身负20多公斤的冰块、铡刀、石磨、粗檩绕村一周约三里多路,以快者为胜。背冰活动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及特有的审美观念,折射出黄河文化尤其是中原农耕文化的社会意识和风俗习惯。今天的匼河古会仍然是山西民俗文化中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