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以纸为原材料,运用镂空、剪刻等方法表现美好心愿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剪纸传承源远流长,是传统民俗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以剪纸寻根溯源,较早的记载在晋代,当时民间有正月初七过"人日"剪纸人,唐宋时则很兴盛了,杜甫"剪纸欲招魂"的诗句,描述的恰是剪纸在巫术活动方面的运用。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剪纸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艺术。
《春风》——崔凤英剪纸作品
忻州剪纸艺术特征
忻州剪纸作为颇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和民俗文化,同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遍及于14个县市。忻州剪纸多为剪刀剪法,也有使用刻刀的,还有剪刻兼用的。所用纸品,有红纸和染色宣纸两种,其中前者多用剪刀,宣纸多用大小不一的刻刀。
《欢度春节》——李斌杰剪纸作品
忻州市传统剪纸内容多为人物、动物、花卉,神话传说,民间趣事,自然风貌,民俗活动。数百年来,当地的民间艺人,能工巧手,以生活为依托,将剪刻的人物事象与当地民情风俗融为一体,运用谐音,理喻,象征、夸张等手法,以物喻意,托物寄情,创作出一系列寓意深邃的吉祥喜庆图案,反映了当地老百姓祈福辟邪的信仰崇拜和主宰自己命运的理想追求,表现出他们朴素的追求形神意美相一致的审美蕴意。
戏剧人物——刘建萍剪纸作品
忻州剪纸多以单色为主,朴素大方,内容丰富。纸品运用红纸和宣红纸,鲜艳明快,富有表现力。"窗花"剪纸是依附于民俗活动最普遍,生命力最强盛的艺术品类。它玲珑剔透,意趣盎然。一般以一草、一花、一物、一事单独成形。所以又称之为"单花"。窗花的结构大小,一般随窗格的形状而定。忻府区在春节佳日或男婚女嫁时,要贴"全窗花"。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手,桂花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喜生贵子,幸福美满。代县窗花根据所贴位置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分为"走烟"窗花,"毡笔画"窗花,"勾线"窗花等。还有一种叫墙花,张贴于室内墙壁上的剪纸,又分为"单花"和"套花"两种。一张一个内容称"单花","套花"则是由一组相关联的单花组成。静乐墙花多为篇幅较大,故事性较强的剪纸。如《八洞神仙》,《老鼠嫁女》,《娶亲》等。
剪纸信封——王兴治剪纸作品
忻州剪纸艺术家
比较早一点的老一辈知名艺人有:岢岚县的赵花女,剪纸工艺精湛,其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代县西关已故剪纸巧手王拉弟,剪有样式近千种,部分作品曾被报刊选登。静乐县老艺人有辛芙英,高转英,王改平等。其中辛芙英老人终生从事剪纸艺术,造诣颇深,曾在国内外有过较高声誉。她的不少作品被国家级展馆收藏,有的还被选送国外参展。正是在这些有造诣的老一辈艺术家影响带动下,新人不断辈出,如河曲的任翠莲,定襄的张氏三姐妹、郭美英、丁芳莲,忻州有李斌杰、崔凤英、张林郁、张变娥、张永英、殷辅田、李存香、赵宏斌,五台的银三毛,繁峙的张斌,代县的张俊、郎俊梅夫妇、麻红伟、刘小青、宋白女、刍存娥、魏春霞,原平的朱未蝉,静乐的冯问成、吕慧、李凤鸣等人。
李斌杰长达45米长的500罗汉剪纸长卷,堪称剪纸艺术的珍品,多次在各种展览中获奖。2004年他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新中国剪纸艺术家"光荣称号,并当选为省剪纸协会副主席,同年又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评为"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市仅有四位)。定襄三姐妹6米长的巨幅剪纸作品《跤乡挠羊图》,被悬挂在国家女子摔跤训练馆的墙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曾进行过宣传报道。张俊夫妇、崔凤英等都曾获得过国家级或省部级的剪纸艺术作品展览的奖项。
王爱萍剪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