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民俗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服饰最初是为了避寒和遮羞,而随着等级的出现,它越来越成为身份和礼制最为外在的表现。


判断一部古装剧故事发生的年代,我们除了可以根据主人公以及历史事件外,对于一些制作精良的作品,有时候还可以依据其中的服饰特征。


服饰最初是为了避寒和遮羞,而随着等级的出现,它越来越成为身份和礼制最为外在的表现。


《论语》中记载了一句孔子评价管仲的话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可能会被蛮夷统治,就不得不和他们一样,穿左衽的衣服了。


古代的服饰往往采取前交领的款式,究竟是向左交,还是向右交,左衽、右衽这就是中原与蛮夷的区别。中原人尚右,右衽遂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而左衽除了象征少数民族的统治,在后世又用来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都可见左衽,这是表明阴阳有别。



左衽(左)    右衽(右)


在形制上,衣裳最初指的是两件:上衣和下裳。殷商时期上衣和下裳是连在一起的,到了春秋时期,二者才逐渐分开。而且男子为了骑马方便,也才逐渐不穿像裙子一样的裳,而改穿裤子,被称为“绔”。“纨绔”就是丝绢制成的套裤。中国很早就发明了丝绸,但像绫罗绸缎等丝织品都只有贵族才能消费得起,所以后世往往用“纨绔子弟”形容贵族少爷。


服饰——等级的密码

服饰除了款式能够表明正统意识,区别华夏与蛮夷外,乃至通过材质区别等级外,它的颜色的变化,尤其是统治者推崇的颜色,往往与改朝换代后意识形态的建构有关。衣裳在先秦时期就和治理天下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重色彩的民族,殷商尚白,因而在《诗经》中,白色往往象征着殷商遗民。如《白驹》中提到“皎皎白驹”,就是暗示殷商遗民的到来。沈从文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了商代的服饰特点:素色,短衣小袖。


到了周朝,既有殷商短衣小袖的沿袭,又有宽衣大袖的创制,而且王室有了专门管理服饰的官员,以服饰区别等级的特征更加鲜明。周朝最高的礼仪服饰是冕服,用于祭祀典礼,冕服上绣有章纹,冕服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天子在隆重典礼时还要穿赤色的鞋,这都可见周人对红色的推崇。

点击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