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分布地区】云南彝族地区先后建立了1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和彝族同其他1至2个民族共同实行区域自治的自治州1个、自治县9个,分别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南部、哀牢山脉、乌蒙山脉和金沙江、红河、南盘江流域。昆明市、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以及玉溪、曲靖、思茅、昭通地区,是彝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云南彝族人口】1998年底,全省彝族人口为435.00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2.8%。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彝族有4705658万人。
【云南彝族支系】彝族支系众多,自称、他称繁杂。云南是彝族支系分布最多的省,主要的支系有诺苏、纳苏、聂苏、罗罗、腊鲁、撒尼、阿细、阿哲、葛濮、朴拉、勒苏、他鲁等。
【云南彝族历史】彝族历史悠久,族源为我国远古时期,生活在西南广大地区四大族群之一的“濮”人。而这些“濮”人是来自距今4、5千年以前,生活在我国西北部甘肃、青海省一带古羌部族的一个支系,南下后与当地土着融合、发展的后裔。这些落叶生根于西南地区的“濮”人,后继续与该地区古越人的分支“僚”及“昆明人”融合、发展,成为彝族的先民。彝族先民在先秦两汉时期称“昆明”;两晋时期称“叟”或“叟夷”;南北朝至唐初称“爨”;唐宋时期称“乌蛮”或“东爨乌蛮”;元称“卢罗”;明、清称“卢罗”或“夷人”。解放前计有自称、他称近百种。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并根据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统称彝族。
【云南彝族文化】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个方言,25种土语。彝族有本民族文字,彝文在明、清文献中称之为“爨文”、“爨字”或“韪书”,近代也称“倮文”、“夷书”、“毕摩文”等,是一种超方言的音节文字。彝文的创制起源年代尚无定论,汉文方志记述,有汉代起源说,也有唐代创制说。彝文字数,明、清文献称“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近代已发展至万余。唯其传承一直以于抄、木刻本为主,并各自结合当地的彝语方言发展,基本字少,变体较多、正规字仅3000余个,各地使用的彝文在音、形、意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彝族人民改革文字的要求,1980年国务院批准了四川《凉山彝文规范》方案,在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推行。云南省政府也于1987年批准了第一批表意彝文和一套借词拼音方案在全省试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彝族的创制过10个月为1年的太阳历,并有《历算书》、十二兽历法》、《太阳历》等彝文典籍记述,已引起天文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彝文药典《齐苏书》,其成书比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日》还干12年,根据景东县曲姓彝族祖传秘方研制的着名“云南白药”,其止血等方面的疗效在国内外有口皆脾。解放后发掘和翻译的《西南彝志》、《宇亩人文论》、《勒俄特依》、《指路经》等一大批彝文文献为研究彝族和西南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材料。生活在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属于彝族支系的阿细人,在夏季星回节的黄昏时节,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以预祝来年丰收之后,便集中到村里的旷场上举行传统的欢庆活动。届时,成群的未婚男女,围绕着噼啪作响的熊熊篝火频频起舞。头戴环形头饰、身着手绣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绣包的盛装姑娘们,在着白衣黑裤、腰系红色绸带的英俊吹笛者带领下,随着铮铮作响的大三弦与男子相对而舞,在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抒发着由衷的喜悦与欢乐。舞蹈中不时夹杂着的“阿啧啧!”呼号和尖啸的口哨声,为节日气氛更加欢快与热烈。虽说阿细人所跳的舞蹈也是“大三弦舞”,但认真地说,在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由于该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后又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
【云南彝族节日】彝族的节日很多,有密枝节、彝历节、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插花节、赛装节等,尤以火把节最为隆重,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是彝族最普遍而又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此外还有滇东南撒尼、阿细人的“密枝节”,滇中楚雄的“插花节”、“赛装节”、滇南纳苏、聂苏支系的“咪嘎哈节”和“祭倮节”,凉山彝族的“十月年”等是带有浓厚农业祭仪和祭祖色彩的地方集团性节日。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节期5—6天,节日里要杀猪、羊,富裕者要杀牛,届时要盛装宴饮,访亲问友,并互赠礼品。补年节: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
【云南彝族宗教】彝族的宗教属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及其祭祀活动足以始信仰和宗教活动共同的重要内容。祭祀祖先亡灵的大典,凉山彝族称“尼木”或“玛都毕”。贵州彝族称“做□”,云南彝族称“作斋”。多数山区彝族无来世观念,也无偶像崇拜,其祭密枝、祭山、祭咪嘎、祭倮(□)等宗教活动带有自然崇拜的性质。宗教祭仪由巫师执祭,巫师有毕摩和苏尼两种。前者识彝文,有经书。“精者能识天象,断阴晴。”后者专司跳神禳鬼,另称巴尼(端公),女称莫尼(师娘)。彝族人崇拜自然、动植物、祖先等,认为天地日月、山川水石等都有神灵,在众多的神灵中,格兹天神被认为是最大的,其次是山神。但有的彝族支系有天神而不敬(不是格兹天神),还常常发生人与天神之战,天神放下各种灾物,试图毁灭人类,都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更多的彝族支系认为天神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类的生死福祸都掌握在他手中,因此特别重视祭祀天神。
【云南彝族丧葬习俗】彝族历史上行火葬,死后制作灵牌,彝语称“玛都”。祭毕,送往深山岩洞。明、清以后,渐习汉风,除人、小凉山彝族外。已改用棺木土葬,灵牌用松(柏)或梨木制作,供于厂家中,称神主。
【云南彝族家庭结构】彝族实行父系小家庭制,婚后分爨别居。通常幼嗣承家,余嗣分出。家财诸子均分,女子无财产继承权。
【云南彝族传统服饰】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姆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云南彝族婚嫁习俗】云南彝族姑娘长到十六七岁时,就要离开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姑娘房是专供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大小不一,大的可以住十余人,小的可以住三五人,一般都建在村头或村尾,一是方便小伙子与姑娘幽会,二是避免影响村寨中的父母和长辈。姑娘们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里纺线织布绣花,有的姑娘房中还会准备一些香烟、糖果、瓜子之类的零食,有小伙子来相会时,便陪坐聊天。在姑娘房里,姑娘可以留宿来会自己的小伙子,二人同床而睡。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不见怪,无拘束。但是照彝族规矩,姑娘小伙同床,只能动口,而决不能动手。稍有越轨,就会群起而攻之。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唱歌跳舞是他们交往的主要方式,青年男女相识恋爱也离不开它。彝族青年男女通过唱歌跳舞相识、相恋男女相识并产生爱慕之情后,男方会把女方叫到一个僻静处向女方表达爱慕之情,而女方会拉起男方的手咬一口,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咬得轻,表明姑娘在拒绝,如果咬得重,表明姑娘愿接受小伙子的爱。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婚礼中唢呐、歌声不断,而新娘则在房中用从自家带来的饭菜。婚礼则是五花八门的,背新娘就是婚礼中的一个十分有趣的风俗,新娘出嫁时,先由媒人从楼上背下来,送到大门外交给新郎,再由新郎的男朋友伴郎背起,在讨亲队伍的护送下一直到家。彝家山寨,山高路远,一路上,背新娘的伴郎累得汗流浃背,喘息不止,新娘的陪伴——伴娘就在地上铺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草席和毛毯,让新娘坐地休息,待伴郎喘过气来,又继续上路。新娘必须在太阳落山前背回男家。新娘一到,就举行“迎亲”仪式,让新郎、新娘坐在大门前的凳子上,乐师们奏起热烈的“迎亲调”,亲朋好友燃放爆竹,点起火把,祝贺新人。然后,伴娘背起新娘,前面一个举着火把,一人撒青松毛铺路,新郎和伴郎随之于后,在众人簇拥下人洞房。“迎亲”仪式一结束,就开始跳舞,歌声合着舞步响了起来,大家通宵达旦的欢乐。这场喜事刚结束,许多青年男女便找到了自己的对象。大部分彝区有“喝喜酒”(也称为“结亲酒”)习俗。凡娶亲嫁女,在庭院里或者场坝上,用树枝叶搭起一个大棚,俗称“青棚”。棚内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象征吉祥,主要供客人闲坐、吃饭。吃饭时,围成一个个圆圈,席地而坐,一边倾心交谈,一边开怀畅饮。婚宴多为“八大碗”。饭前,先饮烤茶,后饮蜜糖水,象征“先苦后甜”。席间,破长辈和贵宾坐上方之例,由新郎、新娘坐上方。新郎、新娘要提酒端盘,一一向长辈、亲友、来宾敬酒。饭后,新娘端盘送瓜子、松子、花生、核桃和捏成小酒杯大小的圆形米花糖请客人食用,象征“多子多孙”。
【云南彝族食俗】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手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午餐以粑粑做为主食,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女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山地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除鲜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另一种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菜肴。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云南彝族特产】彝族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人民擀制的羊毛披毡、刺绣优美图案的挎包、精制木漆器皿,是日常生活用品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云南彝族传统建筑】互板房、闪片房、土掌房、三房一照壁、干栏房等,是彝族丰富的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闪片房”是云南南部山区彝族的一种民居,房屋墙壁是用土石垒成,房顶搭五至七根横梁,梁上覆盖条形木板,并用牛筋,棕绳等固定成顶,此种房屋一般是一楼一底,楼上为一通间,楼下分为三个开间,楼下三开间正中是堂屋,堂屋中央设火塘,左右房为寝室。“土掌房”也是滇南彝族的民居形式之一,是一种夯土筑墙、墙上架梁的平顶土房,亦多为一楼一底,底层隔作卧室,堂屋厨房,楼上储放粮食及一些大的物件。土掌房的最大特点是房顶的建造,先是搭放圆木梁,梁上铺层松柏枝,然后再覆撒一层松毛上再摊一层细泥,最后压一层沙土。这样的房顶可做到防晒、防寒、防雨,并由于其铺建结实,又可作为夏日纳凉的阳台和晒粮食的的晒台。“三房一照壁”是云南大理、巍山一带彝族主要的民居形式。房舍分主房和两侧耳房,主房高,依山势而建,两侧耳房较低,院中置照壁。主房左右、后三面墙壁为土墙,前面则为木板墙,房顶从后墙各前壁倾斜成一面坡,房檐挑出,以柱承架,在这房正形成前廊。
主房多为上下两楼,一楼隔为一大两小开间,左边为大间,大间中央设火塘;中间是堂屋,靠后墙处有壁龛,供祖先灵位,右间多为新婚夫妇所居。主房两侧的耳房也多为上下两层,楼下储粮食或住人,楼上存放农具或饲料,前廊堆放柴禾或拴母幼牲畜。
【云南彝族礼仪禁忌】各地彝族的住宅不是相同。但屋内大多设一个火塘,塘火终年不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会客的中心。火塘的锅庄石或三脚架,不能用脚去踩,严禁往火塘里吐吐沫,烧烤不洁之物,并禁忌在火塘边裸露身体。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伺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头。兄弟可与嫂嫂开玩笑,但兄长不能与弟媳开玩笑。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禁穿草鞋上火坑床;上楼要脱掉鞋子;禁裸体、半裸体成年人入家门;不能用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妇女的衣裤不能晾晒在过路的地方和蜂窝旁边;禁面对着太阳大小便。彝族极喜饮酒。酒是彝胞表示礼节、遵守信义、联络感情不可缺少的饮料。
无论在家里或街上,甚至路旁、河边,几位彝胞碰到了一起,便拿出酒来,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酒碗或酒瓶,不停地从一人手中传到另一人手中,依次轮饮,倾心叙家常,俗称“轮轮酒”。茶也是彝族的主要饮料,多喜欢烤茶。饮茶时,每次只斟浅浅半杯。在场者都可饮,但要按年长辈分依次轮饮。有的地方习俗,则谁烤制茶谁独饮,互不同饮一罐烤茶。客至时,每人发给一个小沙罐、一个茶杯,互不占用,意思是:饮别人饮过的茶不过瘾,同时也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诚意。客人到家,必敬酒、传烟、递茶,这是云南彝族的传统习俗。若客人不会抽烟,或不能饮酒,不要拒绝主人的盛情,可收下而不抽不饮,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感谢。彝族素有“打羊”“打牛”(杀羊杀牛)迎客的好客之风,客至,必须杀牲款待客人。杀牲之前,执活牲于客人客人面前让其过目,俗称“领牲”,以些表示对客人的诚意和敬意。宰杀后,自首至尾、四腿、肚杂一锅煮之,煮熟后一一摆于客人面前,称为“全席”。待客肉食以膘肥、肉厚为体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称“砣砣肉”。吃饭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烧羊肝、牛肝给客人吃,表示敬重。鸡头送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人吃。席间,主妇时刻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末等客人碗中饭吃光,便添饭给客人。彝族认为,客人碗里的饭吃光后才给他添饭是不礼貌的。
有一种“拜干亲”(也称“撞名”)习俗。意为孩子“找靠山”以“壮阳气”,避免夭亡。孩子在1周岁以前,若体弱气虚、多病多灾、经常夜哭,家长要择一吉日,带孩子等待在某条小路上,用树枝搭一座小桥在路中。有谁第一个经过这里,就拜谁为干爹、干妈;若碰到的第一个人也是孩子,则拜其爹、妈为干爹、干妈。当场举行拜亲仪式,设酒菜招待,干爹、干妈给孩子再取一个名字和送礼物(如当时身上确实拿不出可送之物,扯下自己一个衣扣也必须送)。过路人遇到此事要欣然接受,不能拒绝。拜过干亲,干亲抱着孩子走过路中小桥,要来回过三次,表示孩子从此摆脱病魔的缠扰。仪式结束,干亲要到孩子家中坐坐,认认家门,以便以后保持来往。大部分彝区有“喝喜酒”(也称为“结亲酒”)习俗。凡娶亲嫁长,在庭院里或者场坝上,用树枝叶搭起一个大棚,俗称“青棚”。棚内地上铺上一屋厚厚的青松毛,像征吉祥,主要供客人闲坐、吃饭。吃饭时,围成一个个圆圈,席地而坐,一边倾心交谈,一边开怀畅饮。婚宴多为“八大碗”。
饭前。先饮烤茶,后饮蜜糖水,像征“先苦后甜”。席间,破长辈和贵宾坐上方之例,由新郎、新娘坐上方。新郎、新娘要提酒端盘,一一向长辈、亲友、来宾敬酒。饭后,新娘端盘送瓜子、松子、花生、核桃和捏成小酒杯大小的圆形米花糖请客人食用,像征“多子多孙”。彝族一年中有许多节日,如十月年(彝年)、二月八节、春节、火把节、密枝节等。上述节日期间有一些禁忌:大年初一禁食荤和香油,禁串门子:二月八节女子不能参加;女子不能参加过密枝节,节日期间不能出村串亲访友等。还约定俗成一些禁忌:不能爬、砍象征山神、土地、祖宗神的神树;禁爬坟头等。彝族说生育是“喜事降临”。生育时,多在自家门头插以松枝、小布旗或挂上笠帽、小瓶等物,以示谢绝外人入内。生育时不许在室内饮酒、煎炒刺激物,不除圈粪挖地。产妇不满月,一般不出门,也不得走进别人家门。
【云南彝族待客习俗】彝族人是出了名的豪爽热情,这从他们的饮食待客礼节上也能看出来。到彝族人家做客,主人多数会为你奉上两样东西:砣砣肉和转转酒。彝族三道酒是云南彝族待客礼节,第一道酒为栏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响长号、唢呐,弹起月琴,载歌载舞,欢唱“迎客调”,客人一下马,就由盛装的彝家姑娘捧上一杯美酒,如果酒杯内放有木叶,则表明要客人当场回唱一首酒歌。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远方高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酒歌有现成的曲调,声调热烈高亢,唱词内容有传统词,也有即兴发挥的创作,根据客人的身份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敬酒歌可一人独唱,也可以数人集体唱。第三道酒为留客酒,即客人要离开主人家时,主人送客到门口时请客人喝下离别时最后一杯酒。敬酒时,长号、唢呐同时吹奏“留客调”,男女青年欢歌起舞,主人手捧酒杯,唱起送客人的酒歌,内容为祝福客人幸福、吉祥,以及主人的牵挂‘、挽留。客人必须把这杯酒喝掉,才能启程。敬三道酒是云南旅游地楚雄州彝家接待贵客的最高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