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有人口87697人。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
撒拉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沿岸,这里气候温和,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适于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长。“循化椒”是驰名的土特产。
撒拉族,早在元朝时,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撒剌”、“沙剌”、“沙剌簇”、“萨拉”、“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生活习俗大体与回族相似。
撒拉族男子喜留胡子,头戴黑色或白色圆帽,身穿白汗褡,青夹袄;妇女头戴盖头,喜佩耳环、手镯等金银首饰。善于从事商业、园艺、采伐、制革等。在湍急黄河激流上扳筏,尤为撒拉人的一手绝技。
袖筒里捏价是撒拉人作买卖时秘密讨价还价的一种方式。在撒拉族地区,做买卖的人并不把物品价格标出来,而是双方都看了货以后,在袖筒里定价格,而且物价可在一定的数字之内浮动。这种不用语言而在袖筒里捏提头谈价钱,其目的加强隐秘性,以免旁人听见。撒拉人袖筒里捏价,一般捏住食指表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捏住食、中二指,表示二、二十、二百、二千、二万;再加无名指表示三、三十、三百、三千、三万;再加上小指表示四、四十、四万、四千、四万;捏住五指表示五、五十、五百、五千、五万;捏住拇指与小指表示六、六十、六百、六千、六万;捏住拇指、食指与中指表示七、七十、七百、七千、七万;拇指与食指展开表示八、八十、八百、八千、八万;食指捏弯表示九、九十、九百、九千、九万。双方讨价还价时,往往手在袖筒里活动,而嘴中只说:“这个价,怎么样?”直捏到双方合适为止。若双方捏的数字差距较大,就各自做罢,另觅交易对象。
过去,撒拉人冬穿皮袄,夏穿“(衤冬)”(长衫),袖子长且宽,在袖筒里讨价比较方便。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撒拉人的穿着逐渐改为制服或西服。即使有人穿传统的皮袄,其袖子也不是太宽了。所以,今天不少撒拉人捏价改在及襟、羊皮袄下如专事羊皮买卖的,将羊皮往手上一盖,即进行交易。这种较古老的捏价方式,在青海省的几个民族及西北一些地区还非常流行。撒拉族民间体育活动很多,踢毽子是其中之一,为男女青少年普遍喜爱。撒拉族的毽子做法是:先准备一枚清代铜钱,然后用一块布片裹住铜钱,将布头从钱孔中翻穿上来,再拿几根鸡毛穿在钱孔中,用布头包好,拿线捆紧即可。还有一种做法是:将一块铜钱大小的石头用布包好,再剪一些鸡尾上的羽毛根,长约0.5厘米,把一头拆开,将其牢牢缝在包有石块的布中间,然后在另一头塞满鸡毛,公鸡毛最好,但忌用鸡腰子上的毛。民间传说用了以后家里的锅底会穿孔。
撒拉族踢毽子的方式很多,难度大。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技巧踢法。届时,先用猜手背的方法分开甲乙两队,然后各队施展各种技巧踢毽,按踢的时间长短分胜负。撒拉人踢毽子的技巧令人叹服,有的在大腿上踢,有的用脚向里摆或向外摆踢,有的是用左右脚分别从身子的后面踢上来。
在林边空地上,打麦场,闲暇时到处都可以见到撒拉族男女青少年踢毽子,女孩尤喜此游戏。它可以锻炼身体各部的灵活性,舒展肌肉,活动腿脚,既象舞蹈,又似技巧表演。民间乐器——“口细”和“宰靠”“口细”是撒拉族保存至今的民间乐器,长不到0.5厘米,重不到0.05克,小巧玲珑,在各种乐器中可能是体积最小的一种。
“口细”的制作并不复杂:将一火柴杆粗的细铜(或白银)制成马蹄形状,中嵌一片极薄级细的黄铜片,尖端弯曲。含入口中靠舌尖拨动或夹在牙缝用指弹拨发音,以收敛嘴唇的大小和吹气的强弱调节音量、掌握音符。其音量极弱,即使隔门都很难听见。音符起伏、跳动也不太大,但听起来却十分悠扬缠绵,如泣如诉,动人心弦。
“口细”是撒拉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乐器。尤其是妇女更是爱不释手。在过去,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撒拉人特别是妇女弹唱歌舞被视为非法,唯独吹弹“口细”不受任何制约,并颂其美,民间对此有着这样的传说。相传,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哈三、胡才,双双阵亡于沙场,其母法蒂玛(先知的独生女)悲伤至极,哭得嗓子哑了,泪水干了,便以“口细”代替,倾诉失子之痛。所以,撒拉人吹弹“口细”非但不忌,反当“圣行”而遵行。过去,撒拉族男人们常因徭役支差,扳筏经商,从戎出征而远离家乡,妇女们牵肠挂肚,惦念不已。每当深夜人静,妇女们便三五成群,不约而同相聚一起,尽情吹弹“口细”,使满腔的忧愁、焦虑、思念。一泻而出。随着岁月的推移,“口细”成为人们随身携带,聊以自慰的伴侣。它以其悦耳动听的音质,倾诉着撒拉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口细”还是青年男女们倾吐爱慕之情的主要媒介之一。
“宰靠”(笛子)在撒拉族地区称“敲尔”。其制作方法是:用一把粘性强的红泥土捏成两块喇叭花状的凹片粘在一起。再在合缝处掏一小孔,用以吹气,两边各掏几个按指音符的小眼,晾干即可吹奏。“宰靠”音量大,不亚于竹笛,音质高亢、嘹亮、悠扬、清脆,多为男青少年所吹奏。特别是在野外牧羊、田间劳作休息时,高昂嘹亮的“宰靠”声往往使人浮想连翩,精神为这一振。今天,撒拉族人民用这别具风格的民间乐器歌颂幸福的生活和未来。
撒拉曲是撒拉族民间演唱的主要艺术形式,多用本民族语言演唱,亦有用汉语演唱的。撒拉曲格调优美,旋律动人、节奏明快、比喻贴切,有着深隽的意境及和谐的声韵,深为广大撒拉族人民喜闻乐见。
“玉尔”(情歌)是撒拉曲的一种,实际上是撒拉人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一种传统情歌。从前,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玉尔”只能在田间、野外、磨房等背人外唱,“玉尔”集中地反映了撒拉族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其表现手法中,大量运用了民歌中的比兴。借物咏情,借物喻人。“玉尔”又多以四、六、八句较多,每句又以五字居多,外加衬词,其节奏短促而明快,旋律奔放且激昂。在语言上,“玉尔”歌词优美,寓言深刻。“玉尔”中影响较大的有《巴西古溜溜》、《撒拉赛巴祭》、《皇上阿吾尔》及《艳姑居固毛》等。
撒拉“花儿”是撒拉曲中的又一朵奇葩,它吸取了回族宴席曲、藏族民歌、汉族俚歌小曲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特点是:音调高昂嘹亮,婉转悠扬,长于抒情。节奏自由而不松散,再加上用撒拉语作衬句,更显得独树一帜,别有韵味,成了撒拉族文学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哈依勒”(号子)是撒拉曲的又一种形式。它是撒拉族人民集体劳动时喊唱的劳动号子。其语言朴素简单,旋律顿挫明快,节奏感较强,撒拉族人民进行拔草、打碾、打墙、伐木、运木、打场等集体劳动时,都有各自的号子。抒发了撒拉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激情,起到了鼓干劲、助兴致、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较为著名的有《伐木号子》、《打场号子》、《打墙号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