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蟒袍蟒袍是文武官员最常用的礼服,因袍上绣有蟒文而得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其实不尽然。因为人们在各个时期对蟒和龙的概念并不是固定的。龙不完全是五爪,蟒也不完全是四爪。到了清代,尽管在名称上将龙、蟒划分得十分清楚,但在图像的反映上往往是一致的。地位高的官吏照样可穿“五爪之蟒”,而一些贵戚的到特赏也可穿着“四爪之龙”。至于,何时为龙,何时为蟒。主要在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比较严格,龙被视为帝王的化身,除帝后及贵戚外,其他人不得“僭用”,所以同样是一件五爪龙纹袍服,用于皇帝的可称为龙袍,而用于普通官吏时,只能叫蟒袍。本图为戴暖帽、穿蟒袍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