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服饰 >古代服饰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你所不知道的服饰历史,夏、商、西周服饰文化及特点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夏、商、西周时期服饰的文化及特点。

夏商西周的服饰文化

夏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当时的劳动人民使用一些比较原始的工具,发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平治水土,发展农业生产。不过,从二里头文化遗存中出土的青铜铸造的刀、锥、戈等工具,武器和容器以及同时发现的铸铜遗址及其出土的陶范,铜渣和坩埚残片的情况,反映出当时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且手工业内部已经出现了,明确的行业分工和专业技术分工。这一切对服饰的演进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殷墟宫殿遗址

正是在夏代农业、手工业分工出现并较原始时代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服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从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一方面反映了夏代奴隶主贵族享用丝织品的奢华生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夏代丝麻纺织手工业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玉龙 商代晚期

到了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工匠和商人都是官府的世袭奴隶,所以不仅私营手工业继续存在,而且还出现了官营手工业。正是这种手工业的官私分野和周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优待手工业工匠政策的情况下,西周的手工业在商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以与服饰密切相关的纺织业而论,纺织业已成为当时社会重要生产部门和官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布帛与黄金、铜币一样被法定为交换手段,在社会上流通。需要指出的是西周时期的桑蚕丝织业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特别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和以今天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丝织品除了罗、帛、丝、绫、绢等以外,还出现了各种色彩的提花锦和刺绣。刺绣技术也很娴熟,所用辫子股针法流传后世。但锦绣服饰在当时还是一种奢侈品,产量较少,仅提供贵族使用。

夏商西周服饰特点

从夏、商和西周的情况来看,尽管创造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的是广大劳动人民,但是统治阶级由于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套十分严格的服饰制造和管理制度,从而开启了后世服饰制度的先河。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服饰除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威”的工具,所以统治者对服饰资料的生产、管理、分配、使用都极为重视,并建立了一套十分严格周详的制度。从夏朝开始,王宫里就设有专门从事蚕事劳动的女奴;商代王室设有典管蚕事的女官——女蚕。到西周由于“工商食官”制度的完善和发达,在官府手工业方面,官府设有庞大的官工作坊,从事服饰生活资料的生产。

夏代服饰

从商代到西周,冠服制度、上衣下裳形制和服章制度开始确立。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丝麻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到了商代人们已经可以制造出精美的绸子。

商代服饰

西周时期对“德”和“礼”,对服饰的影响巨大,因为“礼”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就包含在服饰方面,统治阶级通过等级制度下的不同服饰款式体现等级制度,并把它当做提醒人们的礼仪符号。如,不同身份的人穿不同的服饰,同一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又穿不同的服饰。

西周服饰

周时的首服与服饰都有所改变。首先,此时产生了成年礼,即男子至20岁,女子至15岁时由家族为其举行成年礼,表示此受礼者长大成人,在社会和家庭中享有成人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使受礼者产生责任感。反映在服饰上,从此男子开始束髻顶冠,并给自己字号,而女子则束发戴笄。其次,反映在服饰制度上是首服的样式颜色区分别人的尊卑贵贱,形成了以首服为主要标志的冕服制度、朝服制度,并以象征五纩、五方的青、赤、黄、白、黑为正色。

御龙图

总之,夏、商、西周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服饰密切相关的属于农业部门的蚕桑、麻、葛业或从原始社会的自然采集式,或从地域分布不平衡的落后发展状况为人工种植和地域分布的渐趋平衡,使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与服饰有关的手工业工具的出现和制作技术的提高。这一切,使得夏、商、西周时期服饰文化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情趣,形成了这一时期鲜明的特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