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服饰中的内衣在古代通称为“近身衣”,也称之为“亵衣”,《释名?释衣服》曰“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中衣,古代也写作衷衣,衷,指内里,贴身之意。《说文?衣部》解:“衷,里亵衣”唐人注:“亵衣,亲身之衣也”。由此可见,亵衣是指贴身穿着的内衣,而穿在内衣之外和大衣之间的,叫做中衣。亵衣另外也有穿过的脏衣和家居便服的意思,本文单表兜类贴身衣。
“亵”意为“轻浮、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和隐讳的。在传统礼教和封闭人体的着装观念制约下,我们只能窥其一角。
下兜“芾”——太古蔽膝
古人将皮毛先遮于前体,再遮后体,后来用骨针将蔽前与蔽后的两片连缀缝台起来,形成了最早的“裳”。而最早只遮于前的“蔽膝”又称为“芾”,后演变为皇帝冕服的附件之一。“芾,太古蔽膝之象,冕服谓之芾”(《诗经》郑笺)。
?赤芾与皇帝冕服蔽膝
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五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也……以人情而论,在前为形体之亵,宜所先蔽,故先知蔽前后知蔽后,且报芾于前,是重其先蔽而存之也。(《诗?小雅?采菽》孔颖达疏)
这种先围体前的方式,表明原始人类为了保护生殖系统和腹部免受伤害,从而保证人类后代繁衍的一种方式。强调了衣服最贴体最具防护性的功能。芾的产生,为后来衣裳形制的完备和内衣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1、内衣之初——夏商周时期的内衣
“膺”:
也称作为“膺心衣”,出自《诗经楚辞?九章?悲回风》:“纠思心以为攘兮,编愁苦以为膺”。
“衵衣”:
也称“衵服”,东周时期的一种近身衣。《说文解字?表部》日:“衵,日日所常衣”、“衵,近身衣也”。从“衵”的造字结构上分析,“衣”和“日”组合,也能反应出“日日所常在”的意思。
“泽”:
商周时期,有一种名叫“泽”的内衣,《诗经全注?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泽,”据汉代郑玄解释,因为这种亵衣紧贴身体,可以吸收体内排出的汗泽,故以“泽”字命名。汉代干脆将它称之为“汗衣”,也有称“汗衫”。
以上是我国较早关于内在的一些文字记录,然而,对于较早时期内在的形制与形态,我们已经无从考究。
2、形制初定——秦汉时期的内衣
“汗衣”,“鄙袒”、“羞袒”:
“汗衣”其实是“鄙袒”或“羞袒”的另外一种称呼,也是前朝“膺心衣”的承袭和演变。相传汉高祖刘邦是“汗衫”一词的发明者:楚汉变战时,刘邦从战场上回到营帐,一看自己的内衣,已全部被汗水浸湿,于是戏称其为“汗衫”。由此流传开来,汗衫就成了内衣的别称。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经常如此称呼。
“抱腹’、“帕腹”、“心衣”:
东汉刘熙在《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尔雅注疏?释名?释衣服》中称:“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包裹其腹上,无上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档以奄心也。”这里的“奄”同“掩”,就是遮掩之意,从制式的描述上来看,都是单片形式,以系带来连结穿着。“抱腹”,是在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系于后背;“心衣”更复杂一些,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心衣是在抱腹上加以“钩肩”及“裆”,则成了“心衣”,可见心衣为上掩于胸,下达于腹,两端缀有钩肩,钩肩之间施一横裆,穿时双臂贯入钩肩。
?“抱腹”、“心衣”猜想图
从以上对“抱腹”、”帕腹".“心衣”的描述可以看出,三者均以功能和身体的部位来命名,正是后来中华典型内衣形态——“肚兜”的前身。
3、自由随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衣
“裲裆”:
裲裆,俗称“两当”。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曰:“其一当胸,其一当背,谓之裲裆。”又《骈雅?释服食》:“裲裆,胸背衣也。”说明裲裆的形制简单概括为有前后两片衣襟,一片当胸,一片当背。腋下与肩上以襻扣之,男女均可穿着,既可穿着在衣服内部,也可着于外,且有绣、有棉、有夹,也有军事用的裲裆铠。
?宋人婴戏图中着红纱裲裆的孩童,裲裆内是肚兜哦
“抱腰”:
抱腰也称围腰,是南北朝时期内衣的一种。抱腰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围之于腰腹之间。由此可见,抱腰与裲裆相似,同属内外皆可穿的服饰形制。
?《北齐校书图卷》中的人物:胸背有二带相连措于肩上,类古之心衣,夏日穿着以掩胸腹
裲裆和抱腰的出现丰富了古代内衣的形态,特别是裲裆“内衣外穿”的方式,可谓是开创了内衣外穿的先河。虽然古代内衣在结构、款式上并不十分吻合人体,更没有现代内衣的矫形功能,但在其穿着意识上、个性表现上与现代内衣有共通之处。
“缠弦”:
南北朝时期的妇女以布帛为材料,做成一种叫做“缠弦”的内衣,在其四角缀上带子,穿时两带系于颈部,两带缠弦于腰。庾信有《梦入堂内诗》中有句曰:“小衫裁裹臂,缠弦搯抱腰”
4、开放飒爽——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内衣
“诃子”:
“诃子”是“抹胸”的一种,”是一种无肩带、侧开合、上可覆乳、下可遮肚腹的内衣,故以此而名之。诃子穿着在裙子里面,无带,胸际为“一字形”的包缠式。诃子常用"织成"(一种名贵织物)为面料,挺括而略有弹性,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
5、简洁朴素——宋代内衣
受理学的影响与制约,宋代人们的美学观点相应也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的舆论主张服饰不应过分奢华,而应该崇尚简朴。此时的内衣趋于短而窄。
“抹胸”、“裹肚”、“腹围”: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清末徐坷所作《清稗类钞?十三册?服饰类》曰:“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袜腹,又名袜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男女缘有之。”
“裹肚”是在宋时的另外一种贴身内衣,与抹胸形制是极其一致,因其不覆盖后背,仅仅覆于胸腹部而得名。
“腹围”是一种围胸、围腹的帛巾,时称“腰上黄”。 宋 岳珂 《桯史·宣和服妖》:“宣和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
6、个性、奔放一辽元时期的内衣
这一时期的内在比较富有异域情调,在名称与形制上除了沿袭前代的“抹胸”以外,还出现了富有特色的“汗塌”、“合欢襟”。
“抹胸”崇尚简洁。辽代的女性“抹胸”非常简洁,仅用一横幅布帛,裹于胸部;契丹女子大胆得将“抹胸”作为“女飐”(女子相扑运动员之称)的比赛服装。
“汗塌”、“汗替”:
“汗塌”也称“汗替”,是元代很多地方男女老少都穿用的内衣,其实就是汗衫,顾名思义,其功能就是用来吸汗。“汗塌”、“汗替”的称谓在暗示功能的同时也隐喻着元代的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个性特征。
“合欢襟”:
“合欢襟”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7、多元发展——明代内衣
“主腰”:
主腰是明代对束身内衣的一种称呼。主腰的繁简程度和形制不一,称之为“主腰”的贴身内衣,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级有三条襟带,肩部有档,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明代五彩绣盘龙纹套头式红绸缎主腰,仅以一根简约的绳带在颈部套戴,形制非常大胆。
8、成熟发展——清代内衣
“肚兜”:
中国最传统的女性内衣“肚兜”在清代基本定型,清代把“抹胸”改称为“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形制更加多样,色彩、图形又溶入了满清的元素。至清末,人们渐渐从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肚兜”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尺寸大小随意自由;纹饰的内容更加广阔;功能性与装饰性同行井进;技艺更加繁复精美等,使“肚兜”更具魅力和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在造型理念上,强调在内衣的方寸之间通过巧妙分割来塑形修身。在款式结构的经营中注重平面形态的不同分割与布局,在奇巧的方寸分割中体现独到的创意理念,达到平中出奇、平中出神、平中生韵。中国古代女子内衣的制式既具有合乎人体装束的自然属性又与习俗礼仪的社会属性相对应。它所包含的“因人定制”、“因题定性”、“因俗定款”等一系列制式特征,充分体现着中国古代女子内衣文化的深邃广奥。
9、塑身外穿——民国胸衣
“小马甲”:
到了中国近代,即民国初年,女性开始注重身体曲线的变化,这时对胸部的约束力就来自内衣了,于是便产生了形制较窄的“小马甲”。面料以棉、丝为主,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施数粒纽扣,穿时将胸腰裹紧。
小马甲”通常情况下以对襟上的扣子开合,它进一步吸收了西方内衣的收腰束胸的特点。中国传统的胸衣习俗,彼时在激进的文化健将的攻击下,在西方风气的影响下,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带动下,已渐渐被彻底颠覆。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政治表情的变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肚兜被列为扫荡和批判之类,由于受到查禁妓院、改造妓女、改造资本家阔姨太、打击社会旧势力及社会动荡所引起的战事等因素影响,肚兜逐步由外显走向内敛,由兴盛转向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