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服饰掇英
效果图1:比甲交领整体
武进王洛家族墓是比较典型的明代中期墓葬,出土了很多较为有代表性的服饰和器具。但可惜的是,一直以来只有简报,而未见其有详细的考古报告面世。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墓葬,主要是因为,其出土的狄髻(“狄”为上髟下狄的一个字)保存比较完整,而且配饰齐全,在研究明代冠服首饰的资料中,是较为典型的代表。另外,王洛之子,王昶的继配,徐氏的狄髻配饰相比她的婆婆盛氏更为完整,由此为切入点,我最终选择了徐氏墓的陪葬衣饰作为想象图绘制的摹本。下面将绘制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资料搜集整理出来,以资共享。
一、头上风光
狄髻,是明代妇女服饰中最具时代特征的饰物。它几乎贯穿了整个明代。在各个时期内,其形状细节各不相同,或高或矮,或圆或尖;材质也不一样,从文献来看,有假发编制的“头发壳子”,也有金银丝编织的金/银丝狄髻;还有代表身份地位更高的“金线梁冠儿”之属。
徐氏狄髻在简报中称为:漆纱珠翠庆云发冠,编号M2c:1。“以银丝编织长方孔网纹框架,框架上覆以黑绉纱”。围绕着这个狄髻,又有一套配套的首饰(明清两代称为“头面”)。徐氏狄髻,冠前中部有一尊金佛像,一般称为挑心;金佛像之下有一条呈弧形带状梅花金饰,共有11朵梅花,花蕊内有珍珠,均已腐蚀剥落严重,这件饰品可称为钿儿;冠后下部,有一月牙形云龙纹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