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服饰 >古代服饰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明代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服饰掇英

效果图1:比甲交领整体


 武进王洛家族墓是比较典型的明代中期墓葬,出土了很多较为有代表性的服饰和器具。但可惜的是,一直以来只有简报,而未见其有详细的考古报告面世。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墓葬,主要是因为,其出土的狄髻(“狄”为上髟下狄的一个字)保存比较完整,而且配饰齐全,在研究明代冠服首饰的资料中,是较为典型的代表。另外,王洛之子,王昶的继配,徐氏的狄髻配饰相比她的婆婆盛氏更为完整,由此为切入点,我最终选择了徐氏墓的陪葬衣饰作为想象图绘制的摹本。下面将绘制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资料搜集整理出来,以资共享。

 

一、头上风光

 

狄髻,是明代妇女服饰中最具时代特征的饰物。它几乎贯穿了整个明代。在各个时期内,其形状细节各不相同,或高或矮,或圆或尖;材质也不一样,从文献来看,有假发编制的“头发壳子”,也有金银丝编织的金/银丝狄髻;还有代表身份地位更高的“金线梁冠儿”之属。

徐氏狄髻在简报中称为:漆纱珠翠庆云发冠,编号M2c:1。“以银丝编织长方孔网纹框架,框架上覆以黑绉纱”。围绕着这个狄髻,又有一套配套的首饰(明清两代称为“头面”)。徐氏狄髻,冠前中部有一尊金佛像,一般称为挑心;金佛像之下有一条呈弧形带状梅花金饰,共有11朵梅花,花蕊内有珍珠,均已腐蚀剥落严重,这件饰品可称为钿儿;冠后下部,有一月牙形云龙纹金饰,工艺十分精美,锤堞出立体浮雕效果,极为出色,这件饰品可称为后分心或者满冠;冠顶部,有一大簪,上部为大朵的金质葵花,大葵花下面,四周由小蜜蜂和小葵花间隔组合的纹样烘托,最下部为卷曲的叶子,这件饰品可称为顶簪,是整套头面中最为醒目的一件,直接定下了头面“蜂蝶赶花”的主题。

图1:徐氏狄髻正面

 

除了这几件大件的饰品插戴在狄髻上之外,另有些花头簪钗。徐氏的包金发簪有四件,簪头为花瓣状,应当是两两成对,插戴于狄髻冠体两侧(徐氏婆婆盛氏墓有三对簪头为花瓣状的金簪,出土时,就分别插在狄髻冠两侧),起到将狄髻固定在发髻上的效果(依据出土简报所述,冠出土时,两侧各有两根包金发簪将冠别牢在发髻上);还有鎏金发钗两件,簪头为蘑菇状,明代多称此种小簪为“一点油”,可以插戴在狄髻上,或者盘发髻时,用来固定发髻(盛氏墓亦有一对簪头呈三角塔状的细簪,出土时交叉插在死者头顶发髻上,应该起固定发髻的作用)。这些头面插戴在狄髻上都有一定的规矩,从明代容像中可以发现不少这样的实例。

图2:徐氏狄髻背面和花头簪

图3:盛氏狄髻和花头簪

图4:倪仁吉 吴氏先祖容像


此外,徐氏尚有一枚银簪,簪头为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和一只小蜜蜂。该银簪未指明出土时的插戴位置,参考江苏无锡“明代华复诚夫妇墓简报”图片,有可能插戴于狄髻下部,发髻之后的位置上。这枚银簪或可称为鬓钗或者掩鬓,从部分明墓出土现场来看,比较大的云头形的掩鬓簪常常就是被插戴在发髻后面,狄髻之下。徐氏这枚银簪,只有单只,插戴情况或与此类似。在纹样上,银簪和顶簪相呼应,结合两对花头簪,整套头面都以蜂蝶赶花(恋花)为题材,是比较完整的一套明代狄髻头面,极具代表性。


图5:徐氏银簪


图6:华复诚夫妇墓出土情况(侧面)

以上,就是徐氏的整套狄髻以及头面情况。

 

狄髻佩戴方法应该是扣在发髻上。对于发髻形状,出土报告未有描述,也无发髻图片发表。但依据其他明墓出土时死者发髻情况来看,当做比较简单的“一窝丝”,即头发总束于头顶之后,顺盘几圈,余发藏在底部,然后用小簪子固定。根据其他墓葬出土时的现场照片,结合盛氏墓出土时狄髻的情况来看,徐氏狄髻扣在发髻上,但不把发髻全部罩住。


图7:盛氏出土时照片,佩戴狄髻、额帕

 

徐氏狄髻,直径10.3厘米,高5.6厘米,比较矮小。因此,徐氏狄髻只罩住发髻上部,而露出下面黑发的可能性最大,正如《金瓶梅》里描述的一样“头上戴着黑油油头发狄髻,一迳里踅出香云,周围小簪儿齐插”,“头上戴金赤虎分心,香云上围着翠梅花钿儿,后鬓上珠翘错落”。由此推断,我认为“香云”即是狄髻下端露出的发髻下围,也可插戴首饰,如图6的华复诚夫妇墓,即刊登有狄髻插戴在发髻上的完整图片,以及图8明代唐白云夫人容像局部画像,均可补充王洛家族墓徐氏资料的不足。


图8:明代唐白云夫人容像

 

除了狄髻这个重头之外,头饰中还另有一额帕,出土时箍住狄髻下部和发髻。额帕两侧各缝有八朵金花,金花中嵌有红宝石;额帕中部有5朵若干珍珠缀成的梅花形图案,珍珠腐蚀剥落严重。此简报称呼的额帕,大体就是明代的箍儿。箍儿以布料为衬底,上面缝缀珍珠、金银饰品以作装饰,然后再套戴或者围系在头上,明代的画像以及小说里都有提及。另外,尚有其他明墓出土的箍儿可参考,如上海打浦桥明墓出土的箍儿。但是,徐氏的箍儿形状上(两端比较宽阔,即围合后造成后面有一定披幅)却与众稍有不同,比较少见。一般的箍儿,比如她的婆婆盛氏,都是两端稍阔,中间略窄的一条布带子(参看图7),其他明墓出土实物也多做如此,一直到清末民国,民间女子尚有戴勒眉的习惯,即从明代戴箍儿而来,形状也大致相似。因此,徐氏的这个,除了形状比较少见之外,在佩戴方式上却和明清妇女无太大区别。而此形状在明清儿童装束中却常见不衰,在邻国朝鲜,妇女和儿童中也有佩戴。所以,在箍儿的佩戴方式上,除了现代人的审美不太习惯之外,并无奇特之处。

图9:徐氏箍儿


图10:盛氏箍儿

图11:打浦桥明墓出土箍儿

图12:清代婴戏图中的小孩帽子以及实物


图13:清代妇女的勒眉

图14:朝鲜/韩国妇女、儿童的帽子

 

在颜色上面,因为王洛家族墓服饰基本已经褪色成黄色、褐色之类,难以看出本来面貌。查看箍儿文物照片,为上下两层颜色深浅不同的布料叠加缝合而成,上层的布料颜色较深,形状较窄,金花,珍珠等饰物先钉缝在上面,然后再整体缝缀在下层一条较为宽阔,颜色较浅的布料上。观看明代容像,额帕多以蓝、黑色为主,因此,在绘制的时候,将颜色选定为底部蓝色,上部黑色。钉缀的饰物,是从博物馆展示的照片,并结合简报文字的描述,综合分析绘制而成。


图15:明代画像中的箍儿

 

    此外,从箍儿上下两层织物钉缀在一起的情形来看。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推测:这条箍儿,上层的比较窄的那条本是可以单独使用的,那么其形状就和盛氏以及打浦桥明墓的箍儿基本一致,在秋冬的时候,为了头部的保暖,再另外钉缀在一条宽阔的织物上,即我们现在看到的徐氏箍儿的形态。这些还有待进一步的发现和论证。

 

上面即是徐氏的头上风光。具体的名物考证,以孙机、扬之水、孟晖三位先生对于明代狄髻头面的考证论述为主。这里限于篇幅,又无其他特别观点抛出,因此不再做具体论述了。

 

二、身上风光

 

王洛家族墓,二号墓共出土了丝织品35件。其中,以徐氏的最为完整齐全。有单、夹、丝绵,各个季节的;织造装饰或华丽或朴素,不同式样的各类衣裙。在我绘制的图中,女子上身外罩一件蓝色方领对襟短袖衣。方领之内,其一,为一件白色护领红缠枝莲花纹样的交领大袖长袄;其二,为一件白色竖领红色落花流水暗纹对襟大袖长衫。腰系一条绿色折枝牡丹花暗纹织金璎珞杂宝裙襕的裙子。(颜色上因为达不到专业的颜色复原的程度,因此以自我发挥搭配为主。)

以上衣物分别是从以下实物中挑选而来的:

 

第一,方领对襟短袖衣。原物编号为M2c:22,主要数据描述为:面料为银灰色素绢,领、襟为银灰色素缎,方领,对襟,短袖,两侧开44厘米长的衩口,门襟有两副扣袢和一副长31.5、宽1.5厘米的扎带,银灰色素绢衬里,内铺丝绵。领宽3厘米,衣长87厘米,通袖长120厘米,袖口宽33厘米。


图16:博物馆比甲图片


图17:盛氏比甲


之所以对这件衣服比较感兴趣,是因为除了明定陵之外,其他时期或其他地域的方领衣服并不多见。盛氏墓葬中也出土了同样款式的方领衣服两件(一夹一单),说明这类方领对襟衣服的使用季节,应当是四季皆可的。


图18:定陵方领衣

 

另外,在徐氏的这件方领上,还使用了两对扣袢。从博物馆展出的实物图片来看,是长脚的布扣袢。而扣袢和系带同时在一件衣服上使用,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成为一种程式传承。直到现代,京昆衣箱中,各种帔上,依旧装饰有系带,上面再用扣袢扣系。而再往前的清末民国时期,妇女穿着的衣裳中此类搭配也一直存在。

图19:戏曲女帔

 

这件方领,就款式上来说,我认为明显当属半臂一类的服饰。但是,明代所用半臂称呼比较少见,因此,称作“比甲”应当比较合适。《元史·后妃传一·世祖后察必》:“﹝后﹞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於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比甲最初为士兵穿着的一类服饰,短袖或者无袖,方便作战,也称为罩甲。在民间,自古也存在着各类的半臂、坎肩式样的服饰。比如宋代,有对襟无袖的背心,唐代亦有各类半臂。故,比甲在明代民间流行穿着,也是传承固有的习惯,且使用比较广泛。


图20:元代半臂


图21:宋代背心


图22:唐代半臂


图23:明清版画中的比甲等

 

第二,黄绿色缠枝花缎立领棉袄。徐氏墓出土的其它衣物还有很多,为了能搭配上这件方领比甲,我在徐氏的其它衣物中进行了筛选。首先,方领比甲款式较为便宜,因此,排除掉带有补子的服饰(官服一类),剩下的衣服,基本就以交领为主了。另有一件编号为M2c:19的衣服,简报描述为:面料为金黄色落花流水花缎。盘领,对襟,宽袖。门襟用宽2.2厘米的米黄色梅蜂花缎镶边,此即《金瓶梅》里提到的眉子,两边个钉有三幅扎带。两侧各开有长52厘米的叉口。……领宽4.5、领深6.5、衣长100,通袖长210、腋袖宽35、袖笼宽64、,袖口宽15,腰宽60、下摆宽46厘米。


图24:徐氏M2c:19

 

对应简报所列图片(因为印刷为黑白,图片又较小)来看,疑似为立领对襟的款式。参照以往明墓出土的其它服饰数据,如果是盘领,一般为斜裁缘边的制作方法,因此领宽不会很大,基本维持在3厘米左右。如盛氏墓有一件盘领衣(圆领补服),领宽只有2.5厘米。所以判断,这件衣服有可能是一件立领对襟款式的衣服。另外,在北京南苑苇子坑发现的,明正德十年下葬的夏儒夫妇墓里,出土的女装,几乎都以对襟立领的衣服为主。这种趋势,直到定陵衣物出土的时候也未改变。因此,结合以上两个考古发现,也可以证明我的判断。于是,我便将这件衣服做立领对襟款式来绘制。但是,待博物馆文物发布以后,自然以文物为主,在这里只是我个人的推测。衣服纹样是从定陵出土文物中选取的落花流水纹和梅蜂纹。


图25:苇子坑明墓出土女衣

 

用夏儒夫妇墓出土的服饰与王洛家族墓出土的服饰对比来看,出现了南北流行的差异。观之明代帝后画像,在英宗的两位皇后画像中,大衫霞帔之下的圆领内,穿着的衣服即疑似为对襟的立领,但未缀金银子母对扣(徐氏这件疑似立领的衣服,情况与此相同,未提到领口有扣子,也可能是遗失了);而到了宪宗皇后那里,则已经是明显的立领对襟缀扣子的样式了。其后的皇后们,无论穿着大衫还是翟衣,里面必搭配有立领。对比看苇子坑明墓的衣服,其立领款式的成熟程度,就应远远早于其墓主下葬的年代。那么,在英宗,甚至更早,出现立领对襟加纽扣款式的衣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英宗 孝莊睿皇后

英宗 孝肅皇后

 宪宗 孝貞純皇后

  宪宗 孝惠皇后

神宗 孝端顯皇后


图26:英宗皇后像 宪宗后像等

 

王洛家族墓,几乎没有立领对襟的衣服出土(除了徐氏M2c:19这件疑似的之外),而徐氏下葬的年代,据考古人员推测,应当在嘉靖至万历年间(苇子坑明墓为正德十年下葬),我们从侧面可以推测知道,明代南北衣饰发展的不同步,而这也正是服装流行的一种规律(因为地域不同,文化略有差异,流通速度不一,局部地区相对闭塞等因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


效果图2:立领全身图

 

与此印证的有钱穀绘制的《董姬像》。钱穀,江苏苏州人,其生活年代为明嘉隆至万历早期。他所绘董姬半身像,董姬素挽乌髻,略插珠钗,穿圆领/方领扣子夹衣,神态静穆。上书有项圣谟篆书“董姬真容”四字,此画据考画于万历六年。另有黄姬水所写词《题董姬描像寄远二首》。黄姬水也是江苏人,生活于正德至万历初年,因此可知董姬本人也应当与两者生活年代相当。其画像所着衣服款式,正好和徐氏墓出土衣物如出一辙:外罩一件短袖比甲,里面为交领。


图27:董姬像

 

据此,我又重新补绘了徐氏比甲内穿交领的图片。徐氏出土交领衣服很多,也有单、夹、绵的区别。衣身皆长于比甲,在90至112厘米之间(交领补服长130厘米),皆是50至67.5厘米的大袖。于是,我选择编号为M2c:29的黄绿色缠枝花缎交领棉袄搭配方领衣(缠枝莲花纹纹样选自定陵)。


图28:黄绿色缠枝花缎交领棉袄

 

第三,裙子。徐氏墓一共出土了14条裙子。亦有单、夹、绵的区别。其中,单裙提到有裙襕:“M2c:35、39有两条捻金线织金襕,其他(4条)金襕均为三条。金襕图案有八吉、宝瓶、莲花、伞盖、幡状纹和茶花、犀角、方胜、珊瑚枝、银锭、珍珠等杂宝。”这里提到的金襕,是明代女裙喜欢用的装饰款式。在裙子的底端和膝部,装饰上一整条宽度统一、纹样各异的横向纹样,称为襕。简报内提到的三襕和二襕,对照博物馆展出的图片,应当是说横襕的襕边,并非裙襕的数目。裙款式为明代通用的马面裙,两侧各三个裥,马面较窄,宽度仅为13至17厘米左右。其裙襕纹样,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清理报告上有基本一致的大样给出。由此,结合以上资料,我绘制了一条折枝花缎璎珞杂宝金襕的马面群。此类带有璎珞裙襕的裙子,在明代画像上也常见,颜色主要以蓝、绿色为主,所以,绘制的时候,裙子处理为深绿色。

图29: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裙襕纹样

图30:王洛家族墓展裙子

   

三、王洛家族墓徐氏服饰效果图

 

效果图1:交领正面


效果图2:狄髻箍儿

 


效果图3:发髻

效果图4:狄髻佩戴

效果图5:常见狄髻佩戴方式

效果图6:交领 狄髻

 


效果图7:立领正面

 


效果图8:立领 狄髻

 


效果图9:纹样局部 立领落花流水纹,眉子(对襟镶边)梅蜂纹,裙子折枝花纹

 


效果图10:纹样局部 交领衣上的缠枝莲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