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美誉的余杭,是杭州的门户。余杭三面环抱西湖,南望宁波,东接上海。历史上,著名的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就在余杭。如今,这里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已成为旅游胜地。而且,从杭州到余杭只需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
径山茶的产地径山,就在余杭境内。径山,是天目山之余脉,因径通天目山而得名,这里风光绮丽,有著名的千年佛教古刹--径山寺;出产优质名茶--径山茶。
茶史追溯
径山产茶历史悠久,始栽于唐,闻名于宋。宋朝的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文集》中说: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清代《余杭县志》载: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贮之以馈人,开山祖法钦师曾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即今径山茶是也;又据《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
南宋时,日本佛教高僧圣一禅师、大应禅师(即南浦绍明)渡洋来我国,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归国时带去径山茶籽和饮茶器皿,并把抹茶法及茶宴礼仪传入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重新研制径山茶并获得成功。1979年径山茶在浙江全省名茶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1年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
茶诗为证
径山采茶歌
清金虞
天子未尝阳羡茶,百卉不敢先开花。
不如双径回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
石泉松籁春无那,惊雷夜展灵芽破。
峰回寺掩路丫叉,恰喜茶歌相应和。
半阴半晴谷雨时,一旗一枪无几株。
氤氲香浅露光涩,颇觉深山春到迟。
紫黄落脚空名重,白绢斜封充锡贡。
拼向幽岩觅翠丛,年年小摘携筠笼。
游径山
宋苏轼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途中踏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此诗虽未言茶,但气势磅礴,径山之貌可见一斑,故而选赏)
名茶鉴赏
径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径山茶的优秀品质。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绿翠,内质有独特的板栗香且香气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
成朵。径山茶的制作工艺要点为:鲜叶摊放、小锅杀青、微型揉捻、竹笼烘焙,密封贮藏。
茶导游
径山因山上小径直通天目山而得名,这里风光绮丽,历史上以佛教圣地、茶道祖庭而闻名。山上有古刹径山寺,始建于唐朝,在宋朝时径山禅寺已成为江南五山十刹之冠。相传法钦和尚在此结茅传教,为径山开山寺僧,被赐封为国一禅师。鼎盛时,殿宇楼阁林立,僧众达3千,被誉为东南第一禅寺。
径山因寺而开,因佛而名,径山茶与僧而来,径山寺、双溪四岭、兰花坪一带,既是景区,又是产茶区。这里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流水淙淙,云蒸霞蔚,气候温和温润,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结构疏松,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游人漫步景区,但见溪流纵横,竹林茶园相间,一片鸟语花香,十分惬意。
径山的其他主要景点有:松源天风、灵岩喝石、吊桥溪歌、龙鼻喷泉、龙呤垂钓等。古迹有唐代龙井、宋代御碑、元代古塔、明代铜钟、陆羽泉等。陆羽泉又称陆家井,位于双溪镇凉亭头,井深不盈尺,遇旱不竭,相传为陆羽汲泉烹茗之处。
顺道一游
余杭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京杭古运河的最南端。五千年灿烂的良渚文化及先余杭、后杭州的历史渊源给余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加上迷人的江南水乡风光,构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良渚文化博物馆;江南五山十刹之首、佛教临济宗祖庭和日本茶道之源的唐代古刹径山寺;杨乃武与小白菜墓;千年古桥广济桥和乾隆七下江南留下的御碑;茶圣陆羽之泉、宋代科学家沈括之墓、近代革命家章太炎故居、西泠印社创始人吴昌硕纪念馆,新近开发的江南第一漂--双溪竹海漂流、东明山森林公园和大禹谷、九龙瀑景区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万游客。
民间传说
苏轼游径山的传说
宋时,佛教兴起,香火日盛,以茶助禅,参禅悟道,成为一种风尚。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居五山十刹之冠的径山,更是茶以禅名,禅助茶兴。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于僧客,一时间,进山品茗论道者日众。
当时大文豪苏东坡久慕径山大名,一日来游径山寺。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只淡淡说:坐。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小和尚于是端上一杯普通的茶。稍事寒暄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诗人苏东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东坡先生一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看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